磨出一堂好课

2017-11-30 09:08吴夕龙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塞特达斯瀑布

吴夕龙

参加市小学校长优质课展评活动,有幸获得一等奖,短暂的欣喜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笔者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课文语言优美,感情充沛,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笔者先后设计了两份教学预案并进行实际教学,结果大相径庭。这让笔者对如何发现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磨出一堂好课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设计理念是否科学,是一堂课成功的先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第一次课案预设中,笔者有意无意地将教学思路绕着媒体资源转,在包括大瀑布今昔景象、大瀑布衰竭的过程、若干背景音乐等在内的一段段媒体资源的呈现中掺和进文字,美之名曰:画面中感受、文字中内化。结果学生被画面的新奇所吸引,文字的内化是苍白的。所谓保护生态环境的心灵震撼也是在背景音乐《热爱地球妈妈》中字幕呈现的“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视觉冲击下强加的。

第二次课案预设中,笔者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将设计理念定格成自读自问、自探自究,因为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目标确定是否合理,是一堂课成功的至要

原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在语言实践中,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现教学目标: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次执教中,在原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教学过程预设为入情入境,读出课题的情感基调;入文入句,体会瀑布的前后变化;入心入脑,从大瀑布的衰竭中明晰事理;心动行动,坚信明天更美好,教学的过程完全成了师教生学。一是将描写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优美句段给予肢解,不断地追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为什么?怎样读好这句话?”然后进行所谓朗读指导,无非是找重点词,读得重一些,突出一些。二是抛开课文,安排了多处语言实践,如在欣赏完昔日瀑布雄伟壮观景象的画面后,让学生想象表达:假如我是画家,我要( );假如我是诗人,我要( );假如我是( ),我要( )。一派讲读气息,不但体现不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而且教化意味浓厚。

第二次执教中,在现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将教学过程预设为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再读质疑、自主探究、拓展内化。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后,进行充分质疑,如“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过去的景象怎样?今天又变成什么模样?”“大瀑布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巴西总统为什么亲自主持这场特殊的葬礼?”还有学生提出,“巴西总统为什么把水电站建在塞特凯达斯瀑布上,建在别的地方不就得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一自然景观是怎样形成的?”笔者与学生一道对所提问题进行筛选,将关键词板书在黑板左侧。“问题出来了,该怎样解决?问题从阅读中来,还要通过阅读解决。”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出已有閱读方法,板书在黑板右侧,如联系上下文读,联系生活实际读,抓关键句段读,有感情地读,作批注等,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解决尽量多的问题。学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教师讲得少,学生收益多。

三、教学过程是否务本,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尺

语文教学提倡简约、务本、求实、有度,简约务本的教学流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笔者试撷取来自原预设和现预设中的几处案例加以反思。

原预设中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播放一段音画视频):这样的场景你们见过吗?

生:见过。

师:什么情况下见过?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1:在为亲人举行葬礼或其他悼念活动时见过。心情非常沉痛。

师(板书“葬礼):看到过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场面吗?

生:没有。

师(板书 “大瀑布的”):谁愿意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现预设中则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课前谈话:课前我了解到,××小学的同学平时爱读并积累了不少古代诗文,谁能把印象最深的展示给大家听听?(学生争先恐后举手并起立展示。)老师在这里特地向大家推荐一首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引诵、齐诵)

在此基础上,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原预设强调了形式,忽视了内容,导入新课便耗时4分钟,而本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间仅为1课时。为了达到课题上“葬礼”和“大瀑布的”先后板书出来的目的,教师为提问而提问,缺乏实际意义。现预设中,由优秀诗文展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入手,为师生双向活动奠基。更重要的是引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给学生带来瀑布雄伟壮观的感知冲击,进而进入新课,实现感知迁移。课题的揭示也直截了当,只是边板书边提醒学生注意“瀑”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穿插”和“避让”;“葬”字读作“zàng”,不翘舌。现新课导入比起原新课导入简洁、明快。

原预设中引导学生体会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采取了抓句子分别讲读的方式,现预设中学生知晓大瀑布的昔日景象与今日模样后,课件呈现其衰竭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段引读训练,其目的是在读中对比,既感悟了文字,又认识其表达方式。

师: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但这雄奇的景观,竟在逐渐消失。

生: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而变得形容枯槁,奄奄一息。endprint

师: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令世界各地的观赏者纷至沓来,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生:几年过去 ,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略读课文不要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因为略读课文一般内容比较简单,文字比较浅显,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扣词扣句讲读,或者逐节逐段讲读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上,原预设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说话训练,即“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如果能说话,他会向人类呼唤些什么?”“作为人类应当向这位老人表白些什么?”“我们少先队员应当向这位老人表白些什么?”乍看上去訓练学生说话表达,实质上在给课堂教学“穿靴戴帽”,自觉不自觉地落入说教的俗套,说来道去,还是离不了“保护环境,珍爱地球”。

现预设中,则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令巴西和巴拉圭人民骄傲的自然景观将完全消失,多么令人惋惜和苍凉。生态学家来了,环境学的专家教授来了,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们来了,××小学五(2)班的学生也来了,他们来到大瀑布脚下,屏息聆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所作的悼词——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聚集在塞特凯达斯瀑布前,沉痛悼念塞特凯达斯瀑布。因为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塞特凯达斯瀑布就会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也许你们不会忘记,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可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她将逐渐枯竭,最后完全断流。昔日的风光不再有,留给我们的,将是一片沉默的大山。

这一切,都是谁之过?

……

为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保护自然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塞特凯达斯瀑布,你安息吧!

厚重低沉的男中音,加上悠缓苍凉的音乐,学生完全沉浸于那时那景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完全与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起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不是机械的、作秀的,而是自然的、真实的。

由此我想,语文教学确实要以学生需求为起点和落点。围绕学生需求这个中心,师生共同绘出完美的同心圆。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endprint

猜你喜欢
塞特达斯瀑布
瀑布之下
美23岁小伙1分钟击鼓1208次
迟到20年的道歉
瀑布
辨析“李普塞特命题”——国外经济发展与民主关系的理论之争
出版名家巴尼·罗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