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ORIF+EF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析

2017-12-01 18:36燕志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粉碎性偏角桡骨

燕志远

(徐州市矿山医院骨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用LORIF+EF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析

燕志远

(徐州市矿山医院骨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分析用LORIF+EF(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2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采用LORIF+EF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石膏外固定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桡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的屈角、伸角、桡偏角及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LORIF+EF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支架外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因外部暴力所致,多发生于妇女及中老年人群。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用LORIF+EF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2月~2016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年龄为49~74岁,平均年龄为(61.5±3.5)岁,其中致伤原因及类型为车祸伤的患者有10例,为跌倒伤的患者有4例,为高处跌落伤的患者有5例,为重物压伤的患者有1例。我们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在观察组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例,女性患者有5例,其年龄为52~74岁,平均年龄为(62.2±3.6)岁;在对照组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例,女性患者有6例,其年龄为49~72岁,平均年龄为(60.5±4.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对其骨折部位进行X线摄片、CT扫描及立体重建,以明确其骨折块的大小、形状和移动位置。采用石膏外固定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患者取坐位,医师先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伤处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牵引手法对其伤骨进行复位。②对患者的伤处进行X线摄片,待确定其伤骨复位良好后方可实施石膏固定。③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若患者的伤骨康复良好,医师可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恢复训练,以促进其患肢的康复。④嘱患者定期回院检查骨折处的愈合状况。⑤3个月后,为患者拆除石膏,并酌情指导其进行患肢的康复锻炼[1]。采用LORIF+EF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①患者取仰卧位,并对其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②先在桡骨骨干处垂直钻入两枚外固定螺钉,再在骨折近端5厘米左右处垂直于桡骨骨干钻入两枚螺钉,在此过程中需注意避开桡神经浅支。③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对患者的断骨进行牵引复位,并观察掌倾角及关节面的恢复状况,然后对伤处进行外固定。④对于关节面处存在骨块塌陷的患者,医师需使用多根克氏针对该部位进行小切口内固定;对于关节处松质骨缺失较多的患者,医师需采用植骨的方法避免其桡骨发生移位或短缩[2]。⑤复位成功后,嘱患者定期回院检查骨折处的愈合状况。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良好:通过治疗及为期6个月的恢复,患者的伤处已无疼痛感,活动自如,其患肢的伸屈、抓握等功能均恢复正常。②较好:患者的伤处偶有疼痛感,活动较为便利,其患肢的伸屈、抓握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③一般:患者的伤处偶有疼痛感,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其患肢的伸屈、抓握等功能有所改善。④差:患者的伤处仍存在明显的疼痛感,活动不便,其患肢不能完成伸屈、抓握等动作[3]。总恢复率=(良好例数+较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屈角、伸角、桡偏角及尺偏角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的屈角、伸角、桡偏角及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恢复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恢复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0000,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屈角、伸角、桡偏角及尺偏角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高发人群是妇女及中老年人群。这类人群多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其桡骨远端的稳定性较差,这无形中加大了对其桡骨进行固定的难度。因此,寻找一种有效对桡骨进行固定的方式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4,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的屈角、伸角、桡偏角及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用LORIF+EF疗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卢旭,侯念宗,李晔等.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4):301-305.

[2] 徐丽辉.动力性外固定支架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28):3368-3369.

[3] 王虹,丁焕文,涂强,等.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6):2652-2653,2655.

[4] 程千,狄东华,赵建忠,等.两种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11,40(21):2147-2149.

[5] 王万宗,王秋根,张秋林,等.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3):165-169.

R683.4

B

2095-7629-(2017)4-0021-02

燕志远,本科学历,现为徐州市矿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粉碎性偏角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侧偏角估计的电动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