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18:36刘道生李永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压缩率后路前缘

王 宇 刘道生 李永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王 宇 刘道生 李永成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目的:探讨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15例)和跨伤椎组(15例)。为跨伤椎组患者应用后路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为单侧组患者应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单侧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跨伤椎组患者,其Cobb角明显小于跨伤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时,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单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跨伤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矫正其脊柱的后凸畸形。

胸腰椎骨折;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侵占率

胸腰椎骨折是指遭受外界暴力所致的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破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损伤[1]。过去,临床上常应用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但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用此疗法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易导致其发生脊柱后凸畸形和椎体高度丢失[2]。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笔者将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15例)和跨伤椎组(15例)。单侧组的15例患者中有男8例,女7例,其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5.2)岁;其中胸腰椎骨折节段为T12的患者有4例,为L1的患者有7例,为L2的患者有3例,为L3的患者有1例;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8例,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4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3例。跨伤椎组的15例患者中有男7例,女8例,其年龄在32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7±4.8)岁;其中胸腰椎骨折节段为T11的患者有1例,为T12的患者有3例,为L1的患者有6例,为L2的患者有3例,为L3的患者有2例;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7例,为从高空坠落的患者有3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1)病情符合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3]。2)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50%。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骨折椎体≥2个。2)合并有严重的脊髓损伤。3)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4)合并有骨质疏松。5)合并有双侧椎弓根破裂。

1.4 手术方法 为跨伤椎组患者应用后路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施术方法如下:1)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常规备皮。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对其进行消毒、铺巾和全身麻醉。3)于伤椎后侧正中处做一个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使伤椎及相邻椎体的关节突、棘突充分暴露。4)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将4枚椎弓根螺钉拧入伤椎上下相邻椎体的两侧。在确保固定效果良好后,使用连接棒对伤椎处进行加强固定。5)观察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相邻节段的矢状曲度,以确保复位效果良好。6)对椎管侵占率较高或脊髓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进行椎板减压处理。7)对椎板关节突进行植骨融合,直至骨折间隙填满。8)冲洗并缝合手术切口,然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引流和抗感染治疗。为单侧组患者应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施术方法如下:1)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常规备皮。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对其进行消毒、铺巾和全身麻醉。3)于伤椎后侧正中处做一个切口,使伤椎及相邻椎体的关节突、棘突充分暴露。4)将椎弓根螺钉拧入伤椎椎弓根相对完好的一侧,置钉方向与椎间盘终板间的角度为5~10°。在确保固定效果良好后,使用连接棒对伤椎处进行加强固定。5)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对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相邻节段的矢状曲度进行观察,以确保复位效果良好。6)对椎管侵占率较高或脊髓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进行椎板减压。7)经椎弓根钉道使用克氏针钝头扩大伤椎前缘的骨折间隙,然后对椎板关节突进行植骨融合,直至骨折间隙填满。8)冲洗并缝合手术切口,然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常规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在手术结束后,指导两组患者多卧床休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后1~2d内为其拔除引流管。在术后14~21d左右,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训练。在术后21~28d左右,指导患者佩戴支具进行离床活动。

1.5 观察指标[4]1)观察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2)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疼痛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患者的Cobb角和VAS评分用(±s)表示,采用t检验,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在术后1个月时,对这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单侧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2.1±0.7)分,跨伤椎组患者的VAS评分平均为(3.5±1.1)分。单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跨伤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4,P=0.041)。

2.2 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单侧组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均明显低于跨伤椎组患者,其Cobb角明显小于跨伤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的比较(±s)

Cobb角(°) 椎体前缘压缩率(%) 椎管侵占率(%)n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单侧组 15 21.6±4.3 9.5±1.2 58.7±4.2 12.5±2.6 34.1±3.9 26.1±2.4跨伤椎组 15 21.4±3.9 11.3±1.8 57.9±6.0 16.0±4.7 33.5±3.7 28.7±1.9 t值 1.608 7.546 1.367 12.881 0.379 7.161 P 值 0.174 0.027 0.082 0.016 0.211 0.030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手术结束后的1个月内,这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内固定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张玉新[5]、徐桂军[6]等人在临床研究中应用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他们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传统的跨节段固定术相比,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骨折处的固定效果更好。龙浩[7]等人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术联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椎体高度的丢失率较低,其Cobb角由术前的20.2°降为8.5°,椎管侵占率由术前的37.1%降为21.9%。此研究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用后路单侧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矫正其脊柱的后凸畸形。

[1] 曾至立,程黎明,李山珠,等.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7):2117-2121.

[2] 沈毅弘,王庆敏,李毅嵩,等.Wiltse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J].中医正骨,2014,26(10):43-45.

[3] Padua,M.R.A.,Yeom,J.S.,Lee,S.Y.et al.Fluoroscopically guidedante rior atlantoaxial transarticular screws: A feasibility and traj ectory study using CT-based simulation software[J].The spine jour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2013,13(11):1455-1463.

[4] 李超,吴大江,谢杨,等.经伤椎短钉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压缩性胸腰椎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35(2):216-220.

[5] 张玉新,马信龙,徐桂军,等.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6):507-510.

[6] 徐桂军,马信龙,张弢,等.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常规短节段固定的力学性能比较[J].医用生物力学,2014,29(2):126-130.

[7] 龙浩,肖杰,邹伟,等.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7):59-62.

R683

B

2095-7629-(2017)4-0047-02

王宇,男,1982年出生,汉族,江苏赣榆人,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创伤+脊柱。

猜你喜欢
压缩率后路前缘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