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4 00:05窦育英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窦育英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找到自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接着从关爱和尊重、理性的激励等方面提出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赏识就是对学生的肯定,是对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培训学生自尊性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满足之后,就向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出发,就是对尊重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即便是小学生也是如此。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会表现出渴求别人认同和肯定的特点,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从这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注重赏识教育中激励、导向等功能的有效发挥,迎合新课标需求,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对于小学生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都有兴趣,但是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其学习的欲望并不强烈。这点除了跟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有关,还跟教师的教学方式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试成绩仍旧是最终检验教学成效的标准。在课堂讲解上,教师仍习惯把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在学习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太多,更不用说教师的赏识与鼓励环节。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很好的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成长环境更是不一样,灌输式的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并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成效受到限制。而且在进行语文知识训练的时候很多都是借助试题训练,教师会针对学习状况进行提问检查,这时学生为了怕出现错误产生的精神压力比较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厌倦和恐惧学习,无法取得实质性进步。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关爱和尊重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改造知识,让语文知识具备个性化含义。也就是说,语文知识学习不只是局限在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上,还要逐步扩展到情感领域,要能够体现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语文课堂不但是为了传授基础的知识,还要成为 发展生命的重要场所。在语文课堂评价学习中,关爱和尊重是一项重要指标,这是赏识教育的灵魂所在。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持着一个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缺点持宽容的态度,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其点滴进步,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对于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其性格特点,鼓励他们不要怕出错,把充满爱意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们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愿意分享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2.2理性的激励

众所周知,赏识的力量非常巨大,但是也不能经常开展不切实际的夸奖,这就助长他们随意应付学习的作风,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甚至会让学生觉得虚情假意。因此,要注重理性的激励,防止笼统性的夸赞,教师要扮演一个“法官”的角色,能够及时评价学生反馈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个理性的认识,明确需要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像“你很可爱、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学生”等此类的话语缺少明确的指向性,学生不明白自己哪个地方做的比较好,这样的赏识教育就显得比较苍白。比如,请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诵课文,结束之后夸赞一句:“你读的不错。”如果能够换成:“你的声音很响亮,挺好。如果在个别句子处能够适当的放慢语速,效果会更好啦。”这样的鼓励方式客观公正,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懷与激励。

2.3科学化的艺术

微笑是一种不露痕迹的赞许,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要善于给学生真诚的微笑,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小学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艺术,需要浪漫主义情怀的表现,这才是“语文味道”。赏识的语言是科学化的艺术。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片段让男女生分开阅读,这样的效果很好。在点评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男生队声音响亮、奔放,女生队声音甜美、柔和。男生读起来让人感觉置身于深海,坚定而又沉着,女生读起来让人想到美人鱼,温柔动人。”这样艺术性的赏识教育让学生的阅读情绪高涨,还能够产生联想,明白了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区别,意境深远。

结论

综上所述,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会走向成功。赏识教育属于理解基础上的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一种赏识的心态,用爱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明白赏识策略的应用原则,尊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心态才会一片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平措.小学语文赏识教育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2).

[2]王立春.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学刊,2015(02).

[3]韩轶.浅论小学语文赏识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