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比较研究

2017-12-05 09:17范彩虹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许慎尔雅谓之

范彩虹

《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比较研究

范彩虹

《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对古代玉器相关名词的收录有重合部分。在训释方式上,《说文·玉部》继承了《尔雅·释器》里设立界说和描写形象的训释方式,发展出了因声求义和以形说义的训释方式。在内容上,许慎也在继承《尔雅·释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解释。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反映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尔雅》继承发展。

《尔雅·释器》 《说文·玉部》 训释方式 训释内容

古代生活中处处和玉相关。著名金石学家马衡先生说:“玉为石之类,故《说文》训玉曰‘石之美,有五德’。我国自有史以来即知以玉为宝。朝聘以玉,祭祀以玉,服御以玉,甚至含殓亦玉。窃疑古人之所以贵玉者,为石器时代之遗风。”《尔雅》作为上古产生的第一部汉语辞书,并且作为最完整、最系统的名词书,收录条目的内容几乎包涵了社会生活每个领域,可谓是大规模研究名物文化的典籍。《尔雅·释器》的主要内容关于人类生产生活,是解释名物称谓的章节。《尔雅·释器》可以称之为是中国工艺技术科学的总结,中国发明创造的器物罗列其中,概称为器,器是器物、工具,是人民智慧劳动所创造而成的器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已经与玉息息相关了。本文就《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做比较研究。

一、研究概况

历来学者关于《尔雅》的研究内容颇为广泛,但关于《尔雅·释器》的研究却比较少,一则因为《尔雅·释器》内容繁杂,包含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各个方面;二则古代对“器”的定义较为含混,《尔雅·释器》中的个别条目的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目前对《尔雅·释器》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尔雅·释器》所反映出的文化现象,这其中有吕杰的《浅谈<尔雅·释器>的餐饮器具词语》,有谢美英的《<尔雅·释器>名物性初探》等等,二是关于训诂方面的对比研究,比如王也的《<尔雅·释器>与<说雅·释器>比较研究》。本文将两者结合,将《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有关玉的条目做比较研究,从而分析出许慎对《尔雅》的继承与发展。

二、《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有关玉的内容简列

《尔雅·释器》中共收录了七条与玉相关的内容。现列举如下,词条前数字代表条目序列:

21.璲,瑞也。玉十谓之区。

28.玉谓之雕。

29.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30.璆、琳,玉也。

36.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以金者谓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珪。

37.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璋大八寸谓之琡,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38.繸,绶也。

41.雕谓之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专门设有玉部,共收录玉部字126个,并做释义,今列举与《尔雅·释器》中重合的玉部字条目如下:

球:玉声也从玉求声。璆,球或从翏。

琳:美玉也,从玉林声。

璧:瑞玉圜也,从玉辟声。

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好谓之璧。

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从玉睘声。

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从玉章声。

玠:大圭也,从玉介声。

瑞:以玉爲信也。从玉、耑。

琢:治玉也。从玉豖声。

瑄:璧六寸也。从玉宣声。

琡:玉也。从玉叔声。

另:

圭:瑞玉也。上圜下方。

珪:古文圭,从玉。

《尔雅·释器》中38条“繸,绶也。”意为:繸是绶,系玉的带子。郭璞注:即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玉者,因通谓之繸。繸,古代贯穿佩玉的丝织带子。绶,《说文·糸部》:韨维也。段注:古者韨维皆系于革带,佩玉之系谓之璲,俗字为繸,又谓之绶。邢疏:所配之玉名璲,系玉之组名绶,以其连系璲玉,因名其绶曰繸。由此可知,繸原为璲,是璲的俗字,后繸专指“系玉之组”意。因此把38条列入此,《说文解字》未收录“繸、璲”二字。

《尔雅·释器》中37条“壁大六寸谓之宣”。《汉书》所云“瑄玉”是也。此“宣”即为“瑄”,因此《说文·玉部》列出“瑄”,而不与“宣”比较。

“圭”与“珪”并非属于《说文·玉部》,许慎将其归为“圭部”,但仍表示与玉相关的意义,因此也将其列出与《尔雅·释器》进行比较。

三、比较《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的训释方式

上述《尔雅·释器》中与玉有关的条目运用了三种训释方式。

(一)同义相训

即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解释。

38.繸,绶也。解释为“繸是绶,系玉的丝带。”

雕谓之琢。解释为“雕玉叫做琢。”

这两条虽然训释词不同,38条前者为被释词,后者为训释词语。41条“谓之”前为训释词语,后为被释词。但两条的训释词语和被释词的意义相同,是同义相训的训释方式。

(二)设立界说

即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

21.璲,瑞也。玉十谓之区。解释为“璲是瑞,作信物凭据的瑞玉;十块整齐的玉叫做区。区,双玉谓瑴,五瑴为区。”

28.玉谓之雕。解释为“玉石开料叫做雕。雕,郝疏:琱之假借也。”

37.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璋大八寸谓之琡,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解释为“长一尺二寸的珪叫做玠,长八寸的玉璋叫做琡,长六寸的玉璧叫做宣(瑄),周边为孔大一倍的圆玉叫做璧,孔比周边大一倍的圆玉叫做瑗,周边同孔一样大的圆玉叫做环。肉,边也;好,孔也。”

这里给“璲”、“雕”、“玠”、“琡”、“宣(瑄)”、“璧”、“瑗”下了定义,属于设立界说的训释方式。《尔雅·释器》有关玉的内容还有29条、30条都属于此种训释方式。

(三)描写形象

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以金者谓之铣,以蜃者谓之珧,以玉者谓之珪。解释为“用生丝绳缠绕并上漆的弓叫做弓,不上漆不缠绕生丝的弓叫做弭、角弓,用金属装饰弓两头的叫铣、铣弓,用蚌壳装饰弓两头的叫做珧、珧弓,用玉装饰弓两头的叫做珪、珪弓。”这里描写了“珪”的外形,是用玉装饰的。所以属于描写形象的训释方式。

上述《说文·玉部》所列条目运用了三种训释方式。

(四)因声求义

也就是通过字、词的声音线索(主要是指古音)去探求字、词的古义,声音相同或相近,其义往往可以相通。

球:玉声也从玉求声。璆,球或从翏。

这里关于“璆”的解释就直接用“球”表示,两者同音同义。属于因声求义。

(五)设立界说

例如:琳:美玉也,从玉林声。解释为“琳,是一种美玉。”

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从玉章声。解释为“削尖上部为圭,圭的一半叫做璋。”

许慎直接对“琳”、“璋”做了下了定义,直陈语义。属于设立界说的训释方式。其中《说文·玉部》里“玠”、“琢”、“琡”、“圭”的解释也属于此种。

(六)描写形象

璧:瑞玉圜也,从玉辟声。

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从玉睘声。

许慎解释了“璧”瑞玉、圆形的形象性状,解释了“环”孔与周边一样大的形象,属于描写形象的训释方式。其中“瑗”的训释方式也属于此种。

(七)以形说义

《说文解字》在“圭部”对“珪”解释为“古文圭”,说明“圭”与“珪”是古今字,这里运用了以形说义的训释方式。

四、比较《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的训释内容

在第二部分列出《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的条目时,就对两者的内容做了陈述,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

五、《说文·玉部》对《尔雅·释器》的继承与发展

《尔雅·释器》中的“繸”、“璲”,《说文·玉部》未收录,《尔雅·释器》中

的“玠”、“琡”,《说文·玉部》对其的解释义界模糊化,《尔雅·释器》解释“玠”为“珪大尺二寸谓之玠”,而《说文·玉部》解释为“大圭也”。《说文解字》在这一方面没有《尔雅》释义清晰完善。

(一)在训释方式上

在训释方式上,《尔雅·释器》与《说文·玉部》大都使用了义训的方式。其中《说文·玉部》继承了《尔雅·释器》里设立界说和描写形象的训释方式,且多使用设立界说的训释方式。这两种训释方式将各种与玉相关的器物或技术直白清晰的展现出来。

《说文·玉部》在《尔雅·释器》关于玉的内容的训释方式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因声求义和以形说义的训释方式,因时代原因,在历时过程中,字音和字义都发生了改变,这是《说文·玉部》在解释“璆”、“珪”时的特殊需要。在《尔雅·释器》的其他器物的解释中,也有使用这两种训释方式。

(二)在训释内容上

《说文·玉部》在解释“瑗”、“环”时直接引用了《尔雅·释器》里的原文。如《尔雅·释器》第37条“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璋大八寸谓之琡,璧大六寸谓之宣。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说文·玉部》里有“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好谓之璧。”、“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从玉睘声。”《说文·玉部》在解释“琢”、“瑄”时也和《尔雅》中的内容一样。这是继承性。

《说文·玉部》在解释“琳”时比《尔雅·释器》里的内容更为详细,比如《尔雅·释器》里解释“琳”为“玉也”,而《说文·玉部》则解释为“美玉也”,增加定义了“琳”的“美”这一性状。另外,《说文·玉部》还增加解释了“璋”、“瑞”、“圭”、“珪”的意义。这是在内容上的发展部分。

另外指出《说文·玉部》的一处不足。《说文·玉部》在解释“璋”时指出“剡上为圭”,即“上部削尖为圭”,但在解释“圭”时却说“上圜下方”,即上部为圆形,这里两者产生矛盾。

通过比较《说文·玉部》与《尔雅·释器》的释义与释义方法,可见《说文》的释义与释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尔雅》,但又有很大的创新,并形成了《说文》独特的释义特点。科学化、系统化、明确化的释义方法对后世辞书的编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尔雅》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训诂工具书,汇集了大量先秦古语、方言、名物词汇,其释义方法基本上臻于固定化与程式化,其释义内容也相对清晰,解释了词语在当时的意义,这对《说文解字》产生了很大影响。许慎在《说文·玉部》中,对《尔雅·释器》的训释方式和内容都有了继承和发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从小见大,从而反映出《尔雅》对《说文解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尔雅》这部书的价值。

[1][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李传书整理,徐朝华审定.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4~152.

[2]郭郛注.尔雅注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74~196.

[4]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10~14.

[5]孔明玉.说文“玉”部字小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1).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范彩虹(1994-),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许慎尔雅谓之
英文目录与摘要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木鹊和车辖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许慎德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游许慎文化园
好班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