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期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7-12-05 13:49邓世英
长江丛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校园党员建设

邓世英

基于转型期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邓世英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要充分发挥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优势,营造风清气正校园氛围,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

地方高校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对策思考

地方高校在全国高校规模发展浪潮中,经历教育资源整合、合并升本;新校区建设、基建规模大;生源扩招、生均经费逐年增加;教学科研经费加大投入等过程,由此滋生的腐败行为和现象频发。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开展高校廉政文化研究,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高校育人环境,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和现状

(一)廉政文化建设缺乏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

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下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对建设工作的内容、时间、方法、要求等没有系统周密的总体规划。廉政文化教育不分层次,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笼统式的教育多,针对性的分类教育、专题教育少,千篇一律,无法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其感化力、渗透力较弱,只图表面形式,教育实际效果不理想。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因人、因岗实施教育做的不够,存在一剂药房防治百病现象,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做的还不够。

(二)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古板、单一,说服式、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仍然是一项主要的宣传工作方式,被动接受教育多,互动、启发教育少。一些部门存在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比较低,读文件、念条例,一味简单地采用填鸭式灌输的办法,往往是效果不佳。创新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廉政文化活动缺少活力,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宣传教育形式偏少,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宣传反腐倡廉的形势、做法、成果不够,在入脑入心、真学实用上仍有差距。

(三)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不明显

缺乏引发工作对象思考与共鸣,也缺少感染性,入脑、入心、入行还不够。一些党员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对基础性作用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可有可无,是一项务虚的软工作,对宣传教育工作抓而不紧,落实不力。有的部门甚至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己无关,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还有少数党员干部觉得反廉政文化建设是搞花架子,得不偿失,劳而无功,不如监督和惩治的收效大,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热情不高。有的干部不爱学习,不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学习效果不佳,没有长期的学习计划,甚至借口工作繁忙,让学习“靠边站”。有的干部学而不思,学用脱节,对上级精神吃不透,对基层情况摸不准,对形势任务不熟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开展工作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工作难题束手无策。

(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督查考核机制不完备

在实际工作中,对整个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还没有整体规划和格局设计,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没有常规督导检查,对工作成效没有考核,造成以材料应对文件要求,以材料应对工作检查,以材料应对考核评定的形势和局面,所以难免造成广大师生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假、大、空”理解。

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实施

(一)理顺机制,形成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要将其与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完整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高校所有工作完美结合,形成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管理、统一检查的格局,使廉政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粘合剂和净化剂。一是纪检监察部门发挥“牛鼻子”作用,组织协调好整个高校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划、统筹、指导、督促及检查工作;二是宣传部门发挥“播种机”作用,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宣传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挖掘高校丰富文化资源,坚持正确的价值和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了校园媒体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岗位意识;三是高校的组织人事部门发挥杠杆作用,严格按照《条例》和《准则》,强化选人用人标准,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党员教育、师资培训、人才选拨等廉政教育,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作用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倡导和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廉洁从教、廉洁从学、廉洁从政;四是团学部门充分发挥“青年先锋”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作用。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引领清风气正的校园风气;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廉政教育融入日常学生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自己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二)搭建平台,锻造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品牌

通过建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组织引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学者专家,面向学校、面向师生、面向社会通过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廉洁论坛、廉洁课堂等形式,下基层宣讲;通过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创作优秀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发挥好艺术学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组织开展大学生廉政文化艺术演出,面向师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公益汇演,不断扩大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面,形成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品牌,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民风、社风。同时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抓住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效应大的特点,整合各种资源、内容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建设好纪检监察网站,开设专栏,开设互动平台,让广大师生参与,听到大家的声音。要通过纪检监察网站、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项清理、治理活动宣传活动,全面展现纪委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发挥新媒体作用,建立廉政文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各类廉政文化教育的图文信息,将学校特有的廉政文化建设标签化。

(三)队伍建设,培养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主体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这两大主体。全面从严治党、党员管党,关键抓好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抓好“四风”永远在路上。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教的正面教育、警示教育纳入高校党课教育、干部党员培训体系和中心组学习。高校进一步规范和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示范岗、党员警示教育、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等工作;同时,抓好每一个主体作风建设,其实就是抓住党风、政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等五风建设,在作风建设中做到了无缝对接,有什么样的党风、政风,就有什么样的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同样,好的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又促进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协调发展,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廉政文化良性“生态圈”。另外学校、教学院(校直各单位)、学生团体三者都应履行各自职责和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三者既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也是自下而上递进关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层级联动机制。

(四)评价体系建设,建立校园廉政文化测量机制

在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廉政文化测量机制。在高校引入廉政文化测量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借鉴政府机构廉政文化测量机制,制定高校廉政文化测量机制,依据定编定岗的情况,从测量主体、测量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三方面出发,植入涉及单位年度综合考评、教师年度考核、学生评奖评优等因子,设计了一套综合性的“高校廉政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校园廉政文化整体情况进行测量,防止高校这个综合体“病变”。在日常工作方式中,强化原始数据、工作台账、活动开展等痕迹意识,运用“大数据”概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提出整改提高建议,确保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科学性。

[1]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教社政厅[2005]3号[Z].

[2]中共江西省教育纪工委、教育工委宣传部[J].崇廉尚洁——大学生廉洁教育读本,2011(2).

[3]孙飞.重点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学习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体会(一)[J].中国监察,2010(4).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党员建设
我是党员向我看
党员之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