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2017-12-05 05:14张凤翔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跗骨踝关节韧带

陈 曦,张凤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影像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

陈 曦,张凤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影像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探讨MSCT结合MRI对跗骨窦综合征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6例跗骨窦综合征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41例行MSCT检查、45例行MRI检查),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6例中,MSCT显示跗骨骨质异常41例,窦腔容积减小7例,跗骨窦内积气2例,颈韧带增粗模糊或形态异常32例。MRI显示跗骨局部骨髓水肿10例,跗骨关节边缘唇样增生9例,跗骨窦内脂肪信号增高34例,颈韧带信号增高及形态异常42例,跗骨窦周围滑膜增厚3例,关节腔积液5例,合并腱鞘囊肿2例。结论MSCT及MRI结合,能更好显示跗骨窦骨质结构及其内软组织改变,为临床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信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踝关节;跗骨窦

跗骨窦综合征是在1985年首次由O’Conner[1]提出,指踝部内翻损伤后,因跗骨窦内引起的一系列淤血、水肿、变性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伴足背前外侧固定压痛、后足及距下关节不稳等临床症状[2],临床上较易与其他踝关节病变混淆。现回顾性分析86例跗骨窦综合征的MSCT与MRI表现,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

月136例行踝关节MSCT及MRI检查的患者,其中

MSCT检查41例、MRI检查45例被临床诊断为跗骨窦综合征,男52例,女34例;年龄10~73岁,平均40岁。其中56例有明确外伤史。跗骨窦正常伴其他踝关节病变 50例,男 31例,女 19例;年龄 7~55岁,平均33岁。

1.2 仪器与方法

1.2.1 MSCT检查 采用GE Discovery 750 HD宝石能谱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患侧踝关节置于扫描中心。扫描参数:120 kV,300mA,螺距0.969,层厚1.25mm,FOV 16 cm×16 cm。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MPR。

1.2.2 MRI检查 采用GE Discovery MR 750 3.0 T成像仪,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踝关节置于表面线圈内。扫描序列: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FSE TR 754ms,TE 15ms,FOV 18 cm×18 cm,矩阵 320×256;矢状位及冠状位 fs PD FSE TR 2 500ms,TE 30ms;斜冠状位 T1WI FSE TR 832ms,TE 15ms;斜冠状位 PD FSE TR 2 500ms,TE 28ms,FOV 16 cm×16 cm,矩阵 320×256。

2 结果

2.1 正常跗骨窦的MSCT与MRI表现 MSCT表现:正常跗骨窦内充满脂肪,窦内的颈韧带、距-跟骨韧带及伸肌下支持带的内、中、外侧束清晰显示[3],韧带及肌腱均呈软组织密度影(图1a~1c)。三维立体重建可直观显示跗骨窦的立体结构。MRI表现:跗骨窦内多种软组织,包括脂肪组织、韧带及血管神经等在MRI图像上较易区分,跗骨窦T1WI、T2WI均呈高信号,T2WI压脂像呈低信号,跗骨窦在跟骨上、距骨下是1个圆锥形结构,另外还可显示2条低信号的韧带,较浅的是颈韧带(图2),较深且靠后的是距-跟骨韧带[4]。

2.2 异常跗骨窦的MSCT与MRI表现

2.2.1 MSCT表现 ①邻近骨质结构改变,41例跗骨窦综合征表现为跗骨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下小囊变影等退行性改变;跗骨窦退行性改变伴窦腔减小3例;骨窦邻近距骨、跟骨骨折14例,其中伴窦腔变形、容积减小4例(图3);跗骨窦内积气2例。②跗骨窦内密度增高29例。③颈韧带改变32例,其中颈韧带增粗模糊、密度增高14例;颈韧带部分断裂伴走行迂曲2例;颈韧带完全断裂16例。

2.2.2 MRI表现 ①骨质改变,距骨、跟骨局部骨髓水肿10例(图4a);跗骨关节边缘唇样增生9例,其中伴关节囊下小囊变2例。②T2WI抑脂像跗骨窦内脂肪信号增高34例(图4a)。③韧带改变42例,其中单纯颈韧带信号增高6例;韧带增粗模糊、信号增高29例;韧带部分断裂伴回缩4例;韧带完全断裂,断端卷曲者3例(图4b)。④合并腱鞘囊肿2例。⑤跗骨窦周围滑膜增厚3例,关节腔积液5例。

3 讨论

3.1 跗骨窦的解剖结构 跗骨窦是大致由后外上向前内下走行的腔隙性结构,由距骨颈下方、距-跟后关节前方、跟骨上方、距骨头及距-跟前中关节后方构成[5]。外缘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内缘略呈椭圆形,窦内包括神经、血管、韧带、脂肪,以及跗骨窦滑囊和距-跟关节滑囊。韧带损伤易引起关节不稳,因此韧带是影像学检查最重要的部分。跗骨窦主要有颈韧带、距-跟骨韧带、跗骨管韧带、伸肌下支持韧带内侧束、伸肌下支持韧带中间束、伸肌下支持韧带外侧束等韧带支持。颈韧带位于跗骨窦外口后方,覆盖并封闭外口,韧带连接距-跟骨。距-跟骨间韧带位于距骨和跟骨之间的中心。

3.2 跗骨窦的MSCT及MRI断层解剖结构 横轴位上跗骨窦由上向下在距骨颈层面呈杯口状,距骨颈下方层面呈横置“Y”形,跟骨上缘为不规则形。矢状位上跗骨窦位于图像中央,由内向外层面窦腔逐渐增大,形态由类圆形渐变为矩形。冠状位经距骨颈前缘层面呈横置“V”形,向后渐变呈横置“U”形,开口向外。

3.3 发病机制 公认的说法有2种[6]:一种窦内压力增高易引起跗骨窦综合征,外力引起窦内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使其渗出、粘连和软组织增生、肥厚,引起局部压力增高。另外,窦内血管损伤后,局部出现瘀血,血肿机化后局部压迫周围组织,亦可使窦内压力增高。再一种是由于跗骨窦间韧带损伤,易造成跟距关节不稳,距-跟骨间韧带主要维持距下关节的稳定,颈韧带损伤易造成距下关节内脂肪垫、滑膜等软组织发生嵌顿,形成瘢痕而引起疼痛。

3.4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踝前下方的局部疼痛、压痛,并在内翻和外翻时加重。踝关节失稳,常有距下关节旋内、旋后不稳和后足不稳定。

3.5 MSCT与MRI表现

3.5.1 MSCT表现 MRI可多角度观察跗骨窦的较隐蔽骨折、细微的骨小梁形态的变化,以及骨质疏松或硬化,可发现一些X线平片无法观察的骨质结构的变化;足部创伤后骨关节炎或关节退行性改变可引起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变尖,当累及距骨沟和跟骨沟时,跗骨窦形态上会有一定的改变;正常跗骨窦内有较多脂肪、血管、神经等结构组成,较粗大的韧带、肌腱在CT也可清晰显示。在损伤急性期,韧带表现为密度增高、肿胀,跗骨窦内均匀低密度脂肪间隙浑浊。损伤慢性期时,韧带形态不规则,可呈波浪状改变,部分韧带断裂可表现为局部韧带卷曲、回缩。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卷曲[6];当窦内发生无菌性炎症或血肿机化、瘢痕组织形成引起跗骨窦综合征时,窦内软组织结构密度不均匀增高。

3.5.2 MRI表现 MRI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可多方位扫描,相对于X线、CT有明显优势,对跗骨窦内的脂肪、血管、神经、韧带显示较清楚。正常跗骨窦内因脂肪组织的存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T2WI抑脂像呈低信号,周围韧带在T1WI、T2WI呈均匀连续的条带状低信号。当跗骨窦内存在炎性反应和积液,T1WI呈低信号,而T2W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踝关节扭伤时,急性期窦内积血、水肿,信号较混杂;亚急性期窦内充满血液时,T1WI、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慢性期,由于窦内纤维化及瘢痕组织形成,T1WI、T2WI则均表现为低信号;当韧带损伤时,根据韧带的走行及完整性的改变分3度[6]:Ⅰ度,轻微韧带损伤,即韧带内轻度信号改变,完整性不受影响。Ⅱ度,韧带不完全损伤,即增厚或变形的韧带在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韧带局部纤维断裂。Ⅲ度,韧带完全断裂,韧带的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卷曲。跗骨窦综合征还可伴腱鞘囊肿及跗骨窦周围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表现[3]。

3.6 鉴别诊断 跗骨窦综合征需与距骨的剥脱性骨软骨炎鉴别,两者部位症状相似,但后者在MRI上可有距骨关节面软骨及关节面下骨髓信号异常,关节软骨变薄,可显示关节软骨下剥脱的死骨[7]。另外,本病还需通过MRI检查与踝关节跟距韧带、距腓前韧带陈旧损伤鉴别。

综上所述,MSCT及MRI对诊断跗骨窦综合征均有一定价值。MS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利用图像后处理,可清晰显示跗骨窦的形态学变化及骨质结构细微改变。MRI因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以及多平面、多参数成像特点,能弥补CT对跗骨窦内脂肪、韧带等软组织相关病变显示的不足[5]。因此,MSCT及MRI相结合,对跗骨窦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图1 男,36岁 图1a MPR矢状位显示在正常跗骨窦内低密度脂肪组织(白箭)的衬托下,窦内的韧带及肌腱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白箭头)图1b,1c MPR斜位显示窦内的颈韧带(细白箭)、距-跟骨韧带(细黑箭)及伸肌下支持带的内侧束(黑箭头)、中间束(粗黑箭)、外侧束(粗白箭)图2 男,11岁 图2a,2b 均为斜位PD FSE图像 图2a 清晰显示伸肌下支持带的中间束(细白箭)、外侧束(细黑箭) 图2b 在跗骨窦内高信号脂肪衬托下清晰显示的颈韧带(粗白箭)及伸肌下支持带的内侧束(黑箭头) 图3 男,47岁,外伤1 d,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跟骨骨折,窦腔变形 图4 男,52岁,右踝关节外伤半年 图4a 矢状位fs PD FSE图像,可显示距骨头、后距下关节邻近跟骨内条片状高信号,跟骨变形,跗骨窦内信号增高,韧带断裂(粗白箭) 图4b 斜位T1WI FSE,可见跗骨窦内脂肪组织信号减低,颈韧带及伸肌下支持带连续性中断(粗白箭)

[1]O’Connor D.Sinus tarsi syndrome:a clinical entity[J].J Bone Joint Surg Am,1958,40:720-729.

[2]靳宏辉.跗骨窦综合征32例的MRI诊断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4,40(1):49-51.

[3]林帆,雷益,宋晓蕾,等.28例跗骨窦综合征的磁共振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5):2266-2267.

[4]彭光明,卿时汉,黄新华,等.跗骨窦综合征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7,9(5):426-428.

[5]孙延豹,张伟强,王军燕,等.MDCT多方法重建结合MRI诊断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08-2020.

[6]庞亚平,李长勤.跗骨窦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研究[J].中国CT和 MRI杂志,2013,11(6):105-107.

[7]杨汉玖,蒋瑾,陈加源,等.8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6):114-116.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6.042

张凤翔,E-mail:zc890308@sina.com。

2017-05-10)

猜你喜欢
跗骨踝关节韧带
距下关节镜治疗训练伤致跗骨窦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3.0T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韧带损伤中的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观察在外伤性踝关节及跗骨骨折中多层螺旋CT 的应用价值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