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7-12-05 09:28杨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先天性呼吸机心脏病

杨柳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护理探讨

杨柳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各31例.术后所有患儿均使用呼吸机, 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 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24.4±4.2)d、(176.3±20.8)h, 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34.4±8.5)d、(229.1±38.2)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小儿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予以呼吸机辅助进行呼吸, 可减轻心肺负荷, 将患儿的心肺功能予以改善[1-3].但长期使用呼吸机, 会延长气管插管拔管时间, 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均造成了严重影响[4].本文现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效果作一则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31例.实验组中, 男女比例为16∶15, 年龄最小3岁, 最大11岁, 平均年龄(7.03±1.25)岁.参照组中, 男女比例为18∶13, 年龄最小4岁, 最大12岁,平均年龄(7.34±1.3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所选取的患儿均经常规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无其他严重疾病.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不同意的患儿;患有精神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 需对其呼吸机的每个接头均予以详细检查, 观察其是否有漏气的现象存在.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ICU护理.将呼吸机连接好, 对患儿的呼吸进行听诊, 与麻醉师进行配合, 观察气管插管的深度以及是否通畅, 将其位置予以调整, 并固定和标记好, 避免气管插管脱落和易移动;气囊的压力不可设置过高, 避免压迫气管黏膜, 使部分组织出现缺氧的情况.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之优质护理干预.①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保证静脉输液时管路畅通, 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 对血压、心电图以及相应器官功能进行监测, 如出现异常, 须立即上报于医生.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吸痰, 避免出现缺氧情况而使心功能出现衰竭.对患儿进行吸痰时, 将呼吸机氧浓度调至为100.00%, 防止出现低血氧情况.防止吸痰时间过长而导致器官黏膜受损, 在吸痰前需对气管进行湿化.要保证此护理操作均属于无菌操作, 动作需轻柔.当呼吸机停止使用之前, 需对患儿口腔、气管等分泌物进行吸净.②呼吸机回路管理:确保呼吸机的相关操作均属于无菌操作;对气道进行相应的湿化, 使用灭菌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对于带呼吸机的患儿, 帮助患儿取半坐卧位, 并将头抬高20~30°, 及时有效的将其口腔分泌物清除, 防止出现误吸情况.③脱离呼吸机后护理:在患儿拔管以后, 医生需对患儿两肺的呼吸音进行听诊, 密切观察缺氧症状, 采取鼻导管的形式进行吸氧, 7~8 L/min,并密切观察呼吸深度、次数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并对患儿进行血气分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并进行比较.患儿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误吸、感染、消化道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均短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呼吸机辅助时间(h)实验组 31 24.4±4.2a 176.3±20.8a参照组 31 34.4±8.5 229.1±38.2 t 5.8725 6.7588 P<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 使用呼吸机可减轻患儿自身的呼吸肌工作负荷, 使萎陷的肺泡予以膨胀, 进而吸入氧气, 使动脉的血氧饱和度处于正常, 降低心肺负荷, 进而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5,6].但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7].护理人员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要严格监控患儿的病情变化, 确保机械与气管之间良好的通气, 防止肺部出现感染,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尽早的停止使用呼吸机, 并将气管插管予以拔除, 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 减轻患儿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 促进患儿病情恢复[8-11].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24.4±4.2)d、(176.3±20.8)h, 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的(34.4±8.5)d、(229.1±38.2)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5.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可提高患儿的恢复效果,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治疗中,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治疗时间, 有助于患儿病情康复, 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1] 罗雯懿, 何萍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5):1873-1875.

[2] 罗雯懿, 何萍萍, 韩萍, 等.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的建立.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3):186-188.

[3] 管咏梅, 傅丽娟, 何萍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全科护理, 2006, 4(4):10-11.

[4] 陈焱, 范祥明, 李志强, 等.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 33(2):182-185.

[5] 龚霄雷, 朱丽敏, 柳立平, 等. 头盔无创支持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7, 24(1):44-49.

[6] 赵明霞, 苗晓蕾, 冯正义, 等. 体外循环无血浆预充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恢复与凝血功能的影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4, 35(11):816-821.

[7] 宋振江, 李晓峰, 柏松, 等. 镁对预防1岁以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异位性交界区心动过速的作用.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 22(6):395-399.

[8] 王风. 腹膜透析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低心排的应用.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2):157-159.

[9] 陈伟敏, 付丽娟, 何萍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撤离呼吸机的护理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5):32-33.

[10] 周燕萍, 史珍英, 陈玲, 等.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的早期撤离. 上海医学, 2003, 26(9):690-692.

[11] 李俊, 傅丽娟.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4):2913-29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88

524500 吴川市人民医院儿科

2017-09-26]

猜你喜欢
先天性呼吸机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Smog in Los Angeles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