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胆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探讨

2017-12-05 11:12赵培忠梁金波刘云辉李朝辉王建新李景民宋艳文吴艳君曹立建胡连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胆囊炎西药病程

赵培忠 梁金波 刘云辉 李朝辉 王建新 李景民 宋艳文 吴艳君 曹立建 张 旭 胡连军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 河北 香河 065400)

爽胆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探讨

赵培忠 梁金波 刘云辉 李朝辉 王建新 李景民 宋艳文 吴艳君 曹立建 张 旭 胡连军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 河北 香河 065400)

目的:探讨用爽胆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香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西药组(40例)和爽胆畅肝汤组(40例)。对常规西药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爽胆畅肝汤组患者使用爽胆畅肝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西药组患者相比,爽胆畅肝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爽胆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用药较为安全。

爽胆畅肝汤;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胃灼、恶心、反酸等。慢性胆囊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硫酸镁、甲硝唑等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但效果一般,且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1]。近年来,我们使用爽胆畅肝汤对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此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这80例患者纳入标准是:1)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2)病程在2个月以上。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疾病。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不能遵医嘱用药。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西药组(40例)和爽胆畅肝汤组(40例)。在常规西药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7例和13例,其年龄区间为51~81岁,平均年龄为(64.72±3.52)岁,其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73±1.18)年。在爽胆畅肝汤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9例和11例,其年龄区间为53~84岁,平均年龄为(65.17±4.19)岁,其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82±1.23)年。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1)对常规西药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用硫酸镁、甲硝唑和头孢唑林钠对患者进行治疗。硫酸镁的用法为:口服,10ml/次,1次/d。甲硝唑的用法为:将剂量为7.5mg/kg的甲硝唑注射液溶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头孢唑林钠的用法为:将1g的头孢唑林钠溶于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次/d。用这3种药物连续为患者治疗1个月。(2)对爽胆畅肝汤组患者使用爽胆畅肝汤进行治疗。爽胆畅肝汤的药物组成及制用法为:柴胡10g,天花粉12g,黄芩10g,白芍15g,清半夏6g,生大黄6g(后下),石菖蒲6g,枳实10g,元胡10g,郁金10g,川楝子10g,茵陈蒿30g,栀子10g,炒白术12g,炙甘草6g。将上述药物用清水进行煎煮,叮嘱患者每天服用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用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经B超检查显示其胆囊壁光滑。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经B超检查显示其胆囊壁略变薄,且光滑度欠佳。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改善,经B超检查显示其胆囊壁变薄较严重。总有效率=(治愈的例数+有效的例数)/40×100%[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WPS和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爽胆畅肝汤组患者及常规西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常规西药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皮疹、食欲不振、腹痛等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5(3/40)。爽胆畅肝汤组中没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黄疸”、“胆胀”的范畴,且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不调、饮食不节、肝气郁结、寒暑失调、胆气亏损、肝胃失调等临床表现,故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应以“舒肝利胆”为主要原则[3,4]。本研究所用的爽胆畅肝汤中的柴胡具有解表退热、升阳举陷之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之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白芍具有平肝止痛之功效,清半夏具有化痰燥湿、消痞散结之功效,生大黄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之功效,元胡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石菖蒲具有化湿开窍之功效,枳实具有破气消积、散痞化痰之功效,郁金具有解郁行气、破淤凉血之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之功效,茵陈蒿具有利湿清热之功效,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利胆之功效,炒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效,炙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行气、清热解毒、化淤镇痛之功效[5,6]。另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用爽胆畅肝汤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其胆汁的分泌和胆红素的排出。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爽胆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用药较为安全。

[1] 韩勤芬,陈炯华,华文进,等."胆囊炎方"治疗慢性胆囊炎4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2,44(5):24-25.

[2] 闫建锋,陈卫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32(6):71-73.

[3] 关欣兰.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治疗83例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1):2080-2081.

[4] 陈方,张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128例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23(3):362-363.

[5] 李春.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4):59-60.

[6] 张永良, 刘小利.中医治疗肝脾不和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6):78-79.

R575.6+1

B

2095-7629-(2017)4-0128-02

猜你喜欢
胆囊炎西药病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