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切实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

2017-12-05 00:39黄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举措教育管理国企

黄慧

摘要:最近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企改革,下岗分流,分流党员干部存在不稳定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研究解决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举措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32

国企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从1992年至今,国企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成效显著。最近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企改革,下岗分流,分流党员干部存在不稳定因素,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有几个特点:一是分流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二是学历层次不高;三是有一定领导经验或管理水平。国企分流党员干部很多在原单位担任了一定的职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有一技之长。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研究解决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迫在眉睫

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教育工作,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是当前党建工作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工作。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有转换了身份的,有下岗国企的;有的得到了一批补偿金,有的仅拿到一点基本的生活保障费,而有的只能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维持生活,他们思想有情绪,生活有压力,未来有忧虑,党员的先进性也难以得到体现,这就要求组织以浓厚的感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作风,真正把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企分流党员干部面对重大切身利益的调整,各种情绪难以平息,各种矛盾容易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多,只有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深入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平衡心态,才能增强党性,激发热情,发挥作用。

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一方面能让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迅速转换角色,实现由“单位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过渡,另一方面又能为国企解除一心一意谋发展奠定了基礎。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对待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舍小家为大家,实现新的人生价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通过创建示范达标工作社区工作,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等力度得到不断加强,社区的办公环境明显改善,社区的职能不断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有特色,有成效,但成批的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进入社区后,势必打破现有的这一平衡格局,使社区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使社区党建工作面临新的问题。

问题一:活动经费不足。有的社区过去党员少,支部组织学习、开展活动相对容易,支部工作开展得很好,但自从成批量的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转入社区党支部后,由于经费来源有限,开支出现问题。

问题二:活动场地缺乏。一些老旧社区,由于早期开发建设过程中没有规划到位,致使社区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目前,虽然有的社区基本实现“一社区一支部一活动室”,但活动场地明显不够,容量太少,难以满足要求。

问题三:管理教育缺位。国企分流党员干部中,部分青壮年党员为了维持生计,有的远离故土外出打工经商,党员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相距甚远,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成为“口袋党员”、“档案党员”、“挂名党员”、“流浪党员”,党组织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党员管理已经失控;有的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组织淡化,心理失落感强,认为跟党干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连饭碗都丢了,心存怨恨,无所适从;有的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进入社区后,难以适应社区党支部的规范化管理,出现抵触情绪,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由于社区党员人数增加,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流动性大,致使社区党支部活动参与率偏低,甚至于党内选举时可能出现党员参加人数难以过半的现象,同时,由于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能力有限,对于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履行管理教育党员的责任没有到位。

3切实加强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的举措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指导支持力度。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是各级党组织一项严肃而重要的政治工作,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管好是天职,不管是失职,管不好是不称职”的思想,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教育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方式方法,要明确责任人,建立责任制,实行考核制,确保指导有力,支持到位,工作有效,常抓不懈。

(2)要理顺关系,搞好接转,确保分流党员不流失。做好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组织关系的接收,是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在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接转过程中要理顺好“三个关系”,一是理顺国企与社区党支部的关系。国企要主动搞好摸底造册工作,统一将党员的姓名、年龄、入党时间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社区党组织也要做到提前衔接,提前介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国企要主动做好与社区党支部的衔接工作,取得社区的同意、理解与配合。要做好与区、街道党委的衔接工作,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促进接转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理顺党员与社区党支部的关系。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转好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后,要主动与社区党支部取得联系,留下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社区应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让国企分流党员干部尽快转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保持与党组织的联系,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国企分流党员干部再就业后,其党组织关系应及时转到就业单位党组织。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关系。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党员居住地为准,纳入到当地社区党支部管理。社区党支部做好党费收缴、组织支部活动、慰问困难党员等工作。endprint

(3)要保证经费,增强力量,夯实基层党组织阵地。要加大对社区党支部活动经费的投入,可采取党员原国企支持、各级党委政府解决一点、驻街单位筹措一点的办法,积极改善党支部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新转入党员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国企分流党员干部较多的国企,建议一次性拨给接收街道、社区一定的经费,或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国企经费中优先予以考虑。可采取适当降低上缴党费比例的方式,补充社区党员管理、活动经费的不足。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在没有场所的社区,应将党员的活动场地建设纳入社区建设规划,由党员较多的国企与政府共同筹资建设。要引导、鼓励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的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要通过向街道党建联络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形式,加强指导力度,切实筑牢党的基层组织阵地。

(4)要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对国企分流党员干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按照“方便、就近、灵活”原则,以户口所有地或实际居住地为基础,把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纳入社区党支部,通过强化服务来抓好管理教育工作。各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档案,成立“国企分流党员干部之家”,定期对他们进行走访,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对外地就业党员,可通过微信平台、微信群、QQ群等方式,建立信息平台,加强联络沟通,随时了解掌握情况。要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大力开展再就业工程,建立扶贫帮困基金,让国企分流党员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温暖。要改进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特点,变固定式为灵活式、讨论式,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要进行分类管理,帮教并重。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党员活动日”,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向我看齐”党员承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5)要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做好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管理教育工作。把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同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教育结合起来,把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同保障国企分流党员干部的党员权利结合起来,加强沟通联系,形成管理网络,对国企分流党员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要畅通出口,对一些连续六个月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納党费、不完成组织分派工作的“三不党员”,所在党组织要及时教育,并限期改正,经教育不改,或意志不坚,在群众中缺乏威信,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应按规定作出劝退或党内除名的处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Z].2017-10-01.

[2]胥印和.如何加强对企业下岗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J].大庆社会科学,1999,(2)

[3]孙国华.关于加强下岗分流职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举措教育管理国企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