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事件报道的媒介框架分析

2017-12-05 08:00张雅婷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

【摘 要】 本文首先假设存在“公关危机框架”“个人丑闻框架”和“社会责任框架”三种基本框架。再运用媒介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关于赵薇事件的新闻报道。在百度新闻里确定时间段和设定几个重要的搜索关键字进行搜索,对所有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筛选得到足够的样本。最后,通过消息源分析、关键字频次分析、视觉图像分析来论证上述三种框架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赵薇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确实存在上述三种媒介框架。

【关键词】 赵薇事件;新闻报道;媒介框架分析

一、引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传播媒介凭借其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渗透力强大等特点,对人们的公共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通过生产符号和形象,构建着社会意义,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印象。在新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当代公共领域及公共生活——媒介框架理论。媒介框架分析,“就是考察人们如何展开公共生活”(潘中党,2006:36)。具体来说,就是考察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即选择和诠释现实生活的某一部分,将之置于某特定意义体系内(潘中党,2006:22)。

通过对赵薇事件媒介报道的系统分析,本文期望考察媒介是如何再现赵薇事件的,并希望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分析来探讨大众媒介以何种规律再现其他同类事件。所以,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赵薇事件的媒介报道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媒介框架?不同的框架又是如何呈现和诠释这一事件的?

二、文献综述

框架分析的理论概念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科传统。其后又被其他学科吸收,在内涵上有了一些转化,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其中也包括新闻传播学。托马斯(Thomas,1993)认为框架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管理和组织研究、社会运动研究和媒介研究。诸多学者针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框架分析进行了论述。恩特曼(Entman,1993 )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吉特林( Gitlin,1993 )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把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伍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陈阳,2007)。

目前,我国对框架分析的引介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从媒介框架的角度分析新闻文本,来研究媒体所塑造的群体形象;第二,通过辨识媒介文本中的媒介框架,并以此来考察不同媒介框架对受众认知的影响;第三,通过分析关于某一事件的新闻文本中的媒介框架,来研究公共话语的模式、结构与变迁(万小广,2010)。

这三类研究的基础都是对媒介框架的辨识。关于框架辨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首先假设出框架类别,并给出操作化定义,再将媒介文本分别归入其中。第二,通过对新闻文本中的“主题”“关键字”“消息来源”进行统计,在解释量化资料的基础上对背后的框架进行分析。第三,通过内容分析软件,统计文本中语言出现的频次得出关键字,然后归类辨别框架,之后结合历史背景进行阐释(万小广,2010)。

本文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选择赵薇事件的媒介报道样本,也就是新闻文本;第二步,在阅读新闻文本的基础上,归纳出框架类别,将新闻文本分别归类;第三步,分别统计不同框架类別的新闻文本中的“消息來源”“关键字频次”,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否能够作为上述框架类别存在的证据。

三、研究方法:媒介框架分析

1、样本选择

在百度新闻里进行多关键字搜索,对得到的所有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筛选从而得到足够的样本。首先确定时间段。从2016年6月27日截止至同年8月31日。其次,设定几个重要的搜索关键字。选定的关键字有“赵薇事件”“戴立忍”“电影《没有别的爱》”“赵薇、万惠”“戴立忍、台独”等。

2、类目建构

(1)媒介框架的类目建构。①公关危机框架:企业因某一事件而面临危机,品牌形象、实际利益因之受损,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公关措施,将利益损害降到最低。这里的“企业”主要指的是《没有别的爱》片方,同时,明星公关在公关危机框架中也占了较大比例。②个人丑闻框架:个人因某件事被公众揭发并指责,其个人声誉受损,采取回应、澄清、道歉等措施将个人名誉受损降到最低。(包括赵薇、戴立忍、水原希子等人)。③社会责任框架:公众人物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应该符合道德准则并符合公众期待。比方说拍电影不用“台独”艺人,并且积极参与慈活动。④其他:不符合上述框架描述而无法归类。

(2)消息來源的类目建构。 在阅读新闻文本的基础上,本文将消息来源分为以下几项:

①记者观点:记者自己的观察和意见;②赵薇(赵薇微博、赵薇工作室官方微博):直接或间接引用赵薇(微博)的言论;③《没有别的爱》官方微博:直接或间接引用《没有别的爱》官方微博资讯;④网友:以“有网友表示”、“很多网友认为”、“网名为xxx的网友认为”、“网上名为xxx的帖子指出”等字样为消息来源;⑤戴立忍、以及水原希子(官方微博):直接或间接引用戴立忍、水原希子(微博)的言论;⑥政法界人士/机构:表明了消息来源是政法界人士/机构;⑦娱乐界人士/机构:表明了消息来源是娱乐界人士/机构;⑧身份不明的消息来源:“一些公众”“很多人说”“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等难以辨明身份的消息来源。

(3)关键字类目建构。本文先从三种媒介框架的新闻文本中分别提取出频次较高的关键字,然后统计这些关键字的出现频次,根据各类框架的新闻文本篇数计算各关键字的“平均每篇频次”,即每一种媒介框架出现的某关键字的总数除以文本篇数,以此来判断媒介框架是否存在。在阅读全部样本的基础上,本文提取出以下关键字:

①个人丑闻框架:道歉、致歉、声明、澄清、爆料、“台独”、同情、解释解释、否认等。

②公关危机框架:宣传、公关、形象、舆论、撤换、删帖、指责、名誉、换角、劣迹等。

③社会责任框架:民族感情、影响、祖国统一、抵制、政治立场、舆论控制、国家、爱国、资本等。

四、研究发现

1、媒介框架类别

本文将50篇新闻文本进行归类,其中,“公关危机框架”的文本有12篇(10%,N=50),“个人丑闻框架”的文本有24篇(46%,N=50),“社会责任框架”的有12篇(36%,N=50),其他有2篇(8%,N=50)。

2、消息来源分析

(1)在“公关危机框架”的新闻文本中,“记者观点”“《没有别的爱》官方微博”作为消息来源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框架的文本。记者观点是指记者作为公众的代言人,站在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来评价“赵薇事件”。而《没有别的爱》官方微博主要公布的是片方采取了何种措施来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没有别的爱》片方为了搏回公众的好感,向公众发布道歉信并且撤换男主戴立忍。综合来看,这种消息来源偏向可以作为证明公关危机框架存在的证据。

(2)在“个人丑闻框架”的文本中,“戴立忍、水原希子”“娱乐界人士”“网友”作为消息来源的比例要高于其他框架的文本。“戴立忍、水原希子(微博)”提供的主要是其或真诚或虚伪的解释道歉,戴立忍就自己的“台独”身份向公众道歉并澄清自己的非“台独”身份;水原希子在微博上录视频向中国网友道歉。“网友”都是作为批评者的形象出现,对不符合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批判。而娱乐界人士则是以或支持或反对的形象出现。这三者被典型的丑闻叙事脉络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消息来源偏向可以作为个人丑闻框架存在的证据。

(3)在“社会责任框架”的文本中,“记者本身的观点”“《没有别的爱》官方微博”以及“政法界人士”作为消息来源的比例要高于其他框架的文本。记者主要讨论的是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政法界人士则主要对其删帖行为表示抗议,对公众人物的不适行为提出意见及建议。所以,这种消息来源的偏向基本上可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框架存在的证据。

3、关键字频次分析

笔者用wps中的“查找替换”工具,对上文选取的关键字在各框架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并将此结果除以各类文档的篇数,得到了个关键字在各文档中的“平均每篇频次”。

(1)在“公关危机框架”文本中,从该文本中提取的绝大多数关键字的平均每篇频次比这些词在其他文本中的值要高。平均频次较高的关键字依次是“舆论”、“撤换”、“宣传”和“删帖”等。这些词与上文界定的公关危机框架的含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可以作为证明该框架存在的证据。

(2)在“个人丑闻框架”文本中,从该文本中提取的绝大多数关键字的平均每篇频次比这些词在其他文本中的值要高。取值较高的关键字有“台独”、“声明”、“道歉、致歉”、“澄清”和“质疑”等。这些词语上文中界定的“个人丑闻框架”的内涵基本一致,因而可以作为判断该框架存在的证据。

(3)在“社会责任框架”文本中,从该文本中提取的绝大多数关键字的平均每篇频次基本上比这些词在其他文本中的值要高。取值较高的关键字有“抵制”、“国家”、“爱国”、“资本”和“影响”等,这些词基本上可以作为判断该框架存在的证据。同时也应该注意,“民族感情”、“政治立场”、“祖国统一”这些关键字的取值较小,因而使该框架内涵的表述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五、结论与不足

本研究对赵薇事件的報道,从消息来源分析、关键字频次分析辨识出三类媒介框架的存在,分别是“公关危机框架”“个人丑闻框架”和“社会责任框架”。公关危机框架是指《没有别的爱》片方(包括明星丑闻公关)遭遇公关危机并采取措施修复其形象的逻辑来阐述赵薇事件;个人丑闻框架是指媒介从个人(本文多指戴立忍、水原希子、赵薇)道德的角度来阐释赵薇事件;社会责任框架则是指媒介从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角度入手来描述与解释赵薇事件。

由于种种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对不同阶段赵薇事件报道德媒介框架变化的分析;又如从赵薇事件报道个案中抽象出一般性结论,在其他类似事件中并没有得到验证。以后的文章可以将在赵薇事件报道中得出的“媒介框架”进行再验证,看其他类似事件中是否存在。

【参考文献】

[1] 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1.

[2] Thomas Klnig, Frame Analysis: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1993.

[3] Entman, RobertM,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

[4] Pan Z and Kosicki G.M,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

[5]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4.

[6] 万小广.王石捐款事件报道的媒介框架分析[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0.12.

[7] 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理论与实例,台北:正中书局,1995.

【作者简介】

张雅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学理论.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
浅析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欧洲杯”有哪些新闻报道技术创新
新形势下区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方法探究
新时期农业新闻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