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的米粉

2017-12-06 10:19蒙子奇
西江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米粉店米浆拐弯

蒙子奇

月娘的米粉

蒙子奇

七仙滩坐落在河口镇的七仙巷外,月娘的米粉店就开在七仙巷的最尽头。河口镇的男人女人,不论老少,甚至附近三个乡镇的人,大都知道镇上的七仙巷,还有月娘的米粉店。

月娘今年四十二岁。三十二岁那年,她的男人在天没亮的时候,从她的娘家挑着一担亮晶晶的米粉回来,一脚踏了空,滚到六十多米深的山谷中,来不及多说一声,就进了天国。

月娘哭喊了三天三夜。

男人走了,到她家的媒婆少说也有一个排。一向笑容满面的月娘,虎着脸,别说去相亲了,连头也没点一下。时间长了,媒婆也就知难而退。如今,月娘生的那一对双胞胎兄妹已经大学毕业,都到了省城工作了,月娘没跟去省城享福,一门心思撑着她男人留下的米粉店。

这些年来,前来店中帮衬的食客,有好些人向她似明若暗地表达过心迹。那感觉不用挑明,都是过来人,有好几次,她差点掉了进去。月娘也动摇过,但最终她还是将自己的心思缓缓地放了下来。

月娘一门心思就是如何经营好米粉店。她千百次地对自己说:“这是男人留下的家业,我不能负了他。”看着食客鱼贯而入,客似云来,她就有满足感。

月娘的米粉店比丈夫在时还旺,每天做生意的、探亲友的、赶圩日的,人挤人,脚挨脚,你来我往的食客带旺了整条街。

这可真不简单。七仙巷本来就是一条远近闻名的米粉街,老字号的、外地来的,在这小巷扎成了堆。不是猛龙不过江,这些外地米粉店,也各有绝活,不是味道取胜,就是配料出奇。有的店子亮堂堂、新潮装修,有的店子古色古香、带几分文化气息,也有月娘的店这样小门小灶、带乡土气息的,食客的喜好各有千秋,人家图的是口味正,价格高一元低两角,都不打紧,要的是那说不出的味儿。

月娘的米粉店位置最偏,客人却最多。每年开花时节,七仙江的风一摆,微微的,附近九里香的香气就会飞过来,伴随月娘浅浅的笑,给小店添加了几分浪漫的气息。这样不大的一个门面,帮衬的新老顾客,一如三月里的上水鱼——川流不息。

因为开店,月娘要自己早早开摩托车到娘家八拐弯村去采购米粉。虽然八拐弯村一带如今修了水泥路,但是每次经过自家男人出事的山谷,月娘的心都会猛然一紧。

去八拐弯村的路那么险峻,月娘还要坚持天天到那采购米粉,那是她的法宝之一。八拐弯山高林密,那一眼从石缝里钻出来的泉水,清清澈澈,种出的稻米,煮出的米饭,既粘糯又爽口。那白花花的米饭还没有揭开锅,就能闻到一股股的香气,直扑心肺,再没有食欲的人也要多吃上几口。村中的米磨出的米浆也是又白又嫩,还有与众不同的清香。

月娘不管多忙,都不用电磨,硬是用一双手推动石磨忽前忽后地转,传统的手工磨米,使得米粉多了一种特别的味道。

月娘的眼光贼亮:大米颗粒不饱满的不要,生了虫子发了霉的不要,色泽不光滑不白净的不要。她将雪白雪白的大米泡了三四个时辰后,一勺勺地放在老石磨上一圈圈地磨成米浆,磨好的米浆倒进一口大铁锅里,用野草慢腾腾地煮开来,开锅了,立马熄掉火,将烧开的米浆用铁勺倒入竹制的大簸箕,均匀地摊成米粉皮,摊晾好了,一块块折叠起来,一刀刀地切开,大的就成了米粉块,小的就是米粉条。这门道看似简单,却最见工匠精神,十几道工序,一环套一环,考的是真功夫:米质影响味道,味道关乎食欲,米浆颗粒粗糙,客人咽不下去得骂娘;要是火候控制不到位,吃起来就没有那筋道儿,入口滑溜溜的感觉没有了,你的客人也就丢光了。由此可见,月娘为啥那么挑剔,那可关系到家传的手艺是死还是活呢。

月娘的米粉讲究配料:胡椒是请人从海南带回来的正宗货,红辣椒是月娘亲自在七仙滩菜地上种出来的“月娘椒”,连那小配菜葱、蒜、姜,也是自家菜园种植的原生态食材。还有那用五谷杂粮供养的土猪中取出的猪杂,那味道也是一等一的鲜。这样透着原始香味的土菜,谁会不喜欢呢?那么纯的香料,那么爽口的米粉,真是吃了还想吃哩。

还有月娘做的米粉汤,热辣辣的、暖烘烘的,香而不腻,一碗两碗米粉下了肚,精神就全上来了。不管你是大鱼大肉撑坏了的,还是伤风感冒的,或是喝酒过了头的,一碗米粉,半碗姜葱汤下肚,人就还了魂。

月娘还有一招外人掌握不了的门道,就是碰上那些贪杯上火、牙龈肿胀的客人,她从花盆中取下五六张野菜一样的叶片,取过一套特制的石臼舂几下,让客人往肿痛的地方一放,不到一刻钟,就消肿了呢。

月娘这人实在,不欺生,对待新老客人一样的热心肠。不论客多客少,不管活有多忙,她总是一张笑脸相迎,回头客络绎不绝。月娘也成了七仙巷和七仙滩的一张名片,店中总是人头涌动,有的客人还特意绕道一二十里山路,专门来品尝月娘做的米粉。他们说了,月娘做的汤,胜过解酒的药。

月娘的米粉,火辣辣的香。这特别的香气,穿过小巷、越过七仙滩,一直往外飘。又过了三年,月娘生的那对双胞胎兄妹先后成了亲,这一回她才省了心。后来,七仙巷的人传说,镇上一个因车祸丢了女人的干部,硬是用真情打开了月娘冰封多年的心。

从此,山乡小镇就多了一段记忆,七仙滩因为月娘香香滑滑的米粉,而酿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米粉店米浆拐弯
文字整容笔
“拐弯”的影子
诀别
人到老年,要学会“拐弯”
文字整容笔
老师的米粉店
守信
一条路的香樟
拐弯的路
北大硕士卖米粉:创业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