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共建质量首善

2017-12-06 05:44武志军
中国品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市政府强国北京市

聚合力 共建质量首善

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石。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国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质量提升重在行动。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评选受理名单,其中包括,有关地方和行业的516家组织、119名个人,卫生医疗领域的8家医院组织,国防工业领域的49家组织、22名个人,武器装备领域的35家组织、16名个人。其中,北京共有13家组织、11名个人、3个一线班组入围参评名单。

近年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全力创建质量强国首善之区。2016年,北京市明确了“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的新目标。“我们根据重要部署和时代要求,赋予了质量首善之区建设的新内涵,提出全面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充分体现了首都持续引领全国质量发展、打造中国质量发展高地的责任担当。”北京市质监局局长赵长山说。

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就是要以质量提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革,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就是要全力提升质量公共安全,全面激发企业和全社会重视质量、提升质量的积极性,营造质量社会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就是要切实加强质量提升机制创新,持续夯实质量提升技术基础,引导各方面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北京市质量工作迈上新台阶。

事实上,自2012年国务院出台《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来,北京市政府每年召开常务专题研究北京市质量发展工作,明确年度计划、目标,确定各单位、部门年度质量工作具体任务,进一步强化质量发展意识,深化质量发展理念。

比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关于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就提出强化专利运用和质量导向,培育专利产业化示范单位,促进质量提升;《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则提出推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在印刷业推广质量管理体系等具体要求。

在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中,注重发挥标准和机制对质量的“硬约束”作用,是北京市一项重要的创新。

2013年年初,一个与标准化工作相关的议事协调新机构在北京市诞生了,这就是首都标准化委员会(首标委),它是北京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由北京市政府主管市长任主任,副秘书长和市质监局局长分别任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各委办局主管领导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北京市质监局。这是全国首个由政府设立的标准化协调机构,开创了首都标准化管理的新时代,也为北京市贯彻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新机制。

现在,首标委不仅吸纳了天津、河北两地的标准化主管部门作为成员,还加入了国务院各大部委作为成员,充分发挥标准对质量的提升作用。不仅如此,在贯彻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时,北京市同样借助了标准化的力量。2015年6月1日,京津冀首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发布,标志着三地通过实施统一标准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一步,开创了我国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制定发布的先河,更是建设质量强国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

作为质量首善之区,北京市一直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工作,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引领全市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突出打造“高精尖”质量竞争优势。2016年3月,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颁奖大会上揭晓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中,10个获奖单位(个人),有两个是由北京市推荐的,占据了20%的获奖份额,充分体现了北京市通过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质量基础所取得的成绩。

为推动“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建设和民族品牌的发展,促进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北京市政府设立了北京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该奖项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两年评选一届,代表了北京企业创新质量管理、打造自主品牌的质量发展方向。

设立质量和品牌方面奖励制度是迅速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快速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制度保障。北京市在推动品牌建设方面,大力支持该市企业积极参与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各类评选以及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区等各类区域品牌示范区的评选活动,通过各类评比表彰,弘扬先进,树立质量和品牌方面的标杆,推广交流优秀企业培育品牌的经验,带动全市各行各业重质量、创品牌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质量提升需要依靠创新来驱动,创新既是北京精神之一,也是落实首都城市定位的中心内容之一。“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非常流行的一句广告语,道出了中关村在自主创新方面对首都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目前,中关村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规范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中关村也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此外,北京市还成立了首都创新大联盟,建立首都科技平台,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北京模式”。

目前,北京市已经初步构建了“政府推动、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质量工作,共同促进质量发展,在首都形成了“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首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工作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质量正成为京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提出2017年质量品牌工作要点。从加强质量宏观管理、促进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质量技术基础保障能力、推进工业品牌培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北京工业品牌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树立北京质量品牌“金名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猜你喜欢
北京市政府强国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