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甲酸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感染LEEP术后疗效观察

2017-12-06 01:27王悦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甲酸钠危型感染率

何 琳, 王悦菲, 高 丹, 虞 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妇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膦甲酸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感染LEEP术后疗效观察

何 琳, 王悦菲, 高 丹, 虞 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妇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膦甲酸钠; 宫颈癌前病变; 高危型HPV; 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根据疾病的轻重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个等级,其中高级别III级CIN是癌前病变,发生癌症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1-2]。高级别CIN首选宫颈LEEP锥切术,但LEEP术后宫颈中仍可能有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因此抗病毒治疗提高HPV转阴率成为LEEP术后一个重要治疗方向[3-5]。本研究对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行宫颈LEEP锥切术后静脉滴注膦甲酸钠注射液,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宫颈TCT筛查异常且检测HPV高危型阳性,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98例(排除宫颈浸润癌,并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年龄25~62岁,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体质量、性行为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月经干净后第3~7天予以宫颈LEEP锥切术。术前检查: 血常规、凝血机制、心电图、妇科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术前必须解尿,行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患者阴部,铺巾后,将宫颈暴露出来,将功能键设置至HF切割位置(输出功率25~40 W), 选用大的LEEP三角电极于宫颈3点处进刀、顺时针锥形切割,切割范围为碘不着色区外约5 mm、深度约20 mm; 再将功能键设置至RF凝固位置(输出功率45~50 W), 使用球形电极止血创面。采用甲醛溶液固定标记后的组织送病理检查。对照组术后无特殊处理、随访观察; 治疗组术后立即开始静脉滴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规格250 mL: 3 g, 正大天晴,国药准字号H20000441), 2次/d, 每次3 g, 连用7 d(用药期间及结束后监测肾功能)。

行宫颈LEEP术后的3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3个月后性生活需予以避孕工具。2组病例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个月)复查TCT及HPV的检测; 观察术后及静滴膦甲酸钠有无并发症发生,监测肾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转阴情况、TCT的变化。

2 结 果

LEEP术后出现宫颈创面脱痂导致阴道流血略多于月经量的患者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术后创面均较好愈合,未出现宫颈管黏连或是宫颈黏膜外翻的症状。治疗组2例患者静滴膦甲酸钠后出现轻度胃部不适,予调低静滴滴速等处理后好转。治疗组HPV持续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HPV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2。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指标[即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的TCT指标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HPV持续感染率比较[n(%)]

与治疗组比较, *P<0.05, **P<0.01。

3 讨 论

膦甲酸钠是一种无机焦磷酸盐的有机类似物,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细胞特异性DNA聚合酶的焦磷酸盐结合位点,而不影响其DNA聚合酶浓度,阻止了焦膦酸盐从三膦酸去氧核苷中分离及病毒DNA链的延长,从而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6-8]。因为膦甲酸钠不涉及胸腺嘧啶激酶依赖的磷酸化过程,故对碘苷、无环鸟苷等耐药株也有抑制作用,是广谱的非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9-11]。临床上膦甲酸钠用来治疗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还能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慢性乙肝病毒以及HIV的抗病毒治疗[12-13]。由于膦甲酸钠的14%~17%的血清蛋白结合率,故其主要经肾脏排出、在体内不代谢,最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肾功能损害[14]。故在临床用药期间充分水化(补液量>50 mL), 同时用药期间及结束后均要监测肾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停药。本研究中,治疗组50例中2例出现轻度胃部不适(予调低静滴滴速等处理后均好转),检测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证实了膦甲酸钠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HPV转阴率比较[n(%)]

与治疗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后TCT正常率(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比较[n(%)]

与治疗组比较, **P<0.01。

生育年龄妇女多数是一过性感染HPV[11], 但10%~15%的女性因为免疫力低下导致了HPV的持续感染,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作用下逐步发生发展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浸润癌,从高危型HPV感染到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平均时间 ( 12.0 ± 2.9) 年[15]。虽然HPV感染不能代表直接发展为宫颈癌,但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极高,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病的必要条件[16]。

宫颈癌前病变首选治疗方法是LEEP,但LEEP术后有病灶残留率的可能性。Bae等[20]报道HPV持续感染率(LEEP术后)高达35.1%。本研究治疗组LEEP术后即开始静脉滴注膦甲酸钠,结果提示膦甲酸钠治疗能降低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感染LEEP术后HPV持续感染率,提高HPV的转阴率及TCT的正常比例。

[1] Ferenczy A, Fravco E. Persist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and cervical neoplasia[J]. IancetOncol, 2002, 3 ( 1): 11-11.

[2] Spinillo A, Dal Bello B, Gardella B, et al. Multiple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high 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mong women with cytological diagnosis of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or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J]. GynecolOncol, 2009, 113 ( 1 ): 115-115.

[3] Mlynarczyk B B, Majewska A, Malejczyk M, et al. Antiviralmedication i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Part I: HSV, HPV[J]. Mini Rev Med Chem, 2013, 13(13): 1837-1837.

[4] 单玉珍, 马向东, 王建.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治中的意义[J].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5): 456-457.

[5] 李春红, 胡芝.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09): 1827-1829.

[6] Peter M, Stransky N, Couturier J, et al. Frequent genomic structural alterations at HPV insertion sites in cervical carcinoma[J]. J Patho1, 2010, 221(3): 320-320.

[7] 任念, 訾聃, 杨英捷. APC基因表达和甲基化与HPV感染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J]. 贵州医药, 2013, 37(5): 461-463.

[8] 訾聃, 任念, 杨英捷. APC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肿瘤杂志, 2015, 30(04): 320-324.

[9] 朱秋云, 郭颖. 宫保散及联合LEEP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并发HPV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5): 36-38.

[10] Kreimer A R, Katki H A, Schiffman M, et al. Viral determinant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persistence following loop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 treatment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3[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7, 16(1): 11-16.

[11] 贾芸. 宫保散联合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并发HPV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9): 3307-3309.

[12] 陈丽娟, 强萍, 陈萍, 等. 宫颈癌前病变伴HPV高危型感染患者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20): 4764-4766.

[13] 徐美玉. 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炎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1): 174-175.

[14] 王静, 周燕, 夏利花, 等. LEEP联合膦甲酸钠治疗高级别CIN伴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1): 21-24.

[15] 李丹丹, 解倩, 王悦, 等. 膦甲酸钠相关急性肾衰竭[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2, 14(5): 317-317.

[16] 陈君霞, 陶萍萍, 王运根, 等. 派特灵与膦甲酸钠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比较[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4, 41(2): 98-100.

2017-06-08

虞丰

R 711.74

A

1672-2353(2017)21-187-02

10.7619/jcmp.201721075

猜你喜欢
甲酸钠危型感染率
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探讨与改进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膦甲酸钠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甲酸钠酸化法生产甲酸工艺改进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