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防贫济困的良方

2017-12-07 08:46向春华
中国社会保障 2017年9期
关键词:凤冈县病友工伤保险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工伤保险:防贫济困的良方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没有工伤保险,我不可能是现在的我”

从贵州省凤冈县城驱车约半小时,穿行葱葱郁郁的森林、曲折回环的山路,再徒步十余分钟,便到了龙泉镇柏梓村岩面山组刘明寨的家。刘明寨的家建在半山腰,依山面水,四周全是树林,木质结构的房屋房龄已有几十年,显得有些破旧,却是典型的贵州农家风格。对于房子,刘明寨说,最近准备整修一下,但暂不准备重建,不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主要看孩子未来发展情况再决定是在城里买房或做其他打算。

与刘明寨交流,记者很快便忘记他是一位经历两次工伤、全身大面积烧伤的3级伤残职工,时时感受着他乐观开朗、积极顽强的品格与精神。

刘明寨是凤冈县西部水泥有限公司职工,2011年7月7日在工作中不慎被入窑生料(温度约800℃)烫伤,经工伤认定后被鉴定为7级伤残,那年他才26岁。康复后回到工作岗位,2012年8月3日,刘明寨不幸在工作中再次被烫伤。这次的情况比上次严重很多,医院诊断全身水泥烫伤面积达89%。8月17日,刘明寨被认定为工伤,距离他受伤仅仅两周时间。对此,凤冈县人社局副局长龚祥昌解释说,由于治疗费用非常高,未认定工伤时需要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垫付,压力较大,加上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因此便启动快速认定程序。认定工伤后,治疗、康复费用直接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结算,不仅减轻了用人单位的负担,也使工伤职工可以安心治疗和康复。2014年9月,刘明寨被鉴定为3级伤残。

刘明寨的第一次工伤,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近3.5万元。第二次工伤,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3659.4元,初次核发伤残津贴每月为2214.2元,目前其每月伤残津贴为3034.2元;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22.73万元,康复费22.99万元。

刘明寨说,从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突然变成全残的残疾人,还是一个浑身疤痕的“怪人”,很多人都无法接受。“我受伤后昏迷了20多天,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开始还没觉得有多严重。看到柜子上有香蕉,想拿来吃,手却一点都动不了,只有撕裂的疼痛。这一瞬间,我知道我受伤了。我问照顾我的妻子‘严重吗’,妻子回答‘不严重,几天就好’。没曾想,‘几天’变成了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回忆当时的情景,刘明寨仍不免有淡淡的忧伤,但很快就恢复了他刚强的个性,“刚开始的十几天,非常煎熬,非常难过,说实话也有过不想活的念头。由于医院的电视节目只有动物世界,于是看了黄鳝、泥鳅的生活,这对我启发很大。我想,它们没有手、没有脚,不是也活得挺好吗?难道人还不如泥鳅?这时我就坚定了要站起来,要靠自己生活的信念。”康复的强烈愿望使刘明寨一顿能吃96个饺子或4斤猪蹄。

受伤后手指发生粘连,要手术分离,医生给他做动员工作,刘明寨对医生说“你放心,就当不是你的手”,医生笑着说“本来就不是我的手”。医生很年轻,对手术有点担心。刘明寨就劝医生:“你就当做个试验,我可以跟你们签协议,不要你们负责。”医生再次被他逗笑了,回答:“当然要签协议,否则我哪能给你做手术。”刘明寨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康复治疗中,心理医生跟他聊了两个小时,出去跟主任讲,不辅导他了,说“刘明寨来辅导我还差不多”。

刘明寨还说,病友之间的鼓励作用巨大,“我当时手臂僵硬,无法弯曲,无法自己吃饭。有个病友是70多岁的老奶奶,患胃癌7年多还好好地活着。她说,‘我现在喂你吃饭,你也努力自己活动。我都能好,你肯定能好。’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冲着老奶奶的这份坚强,我也应当变得更强大。”刘明寨告诉记者,康复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强制运动很疼痛,每天都不想起床,但是想着泥鳅、想着老奶奶、想着自己和家人未来的生活,他咬着牙坚持下来了。开始是病友帮助他,现在则是他帮助病友。有个工伤职工要跳楼,其他人都劝不下,他凌晨1点去把人家说服了。他现在一两个月还会跑趟医院,不是看病,而是拜访那里的病友,帮助医生做点思想工作。他住在半山腰,几天不下山,就有朋友登门来看他。特别是朋友有烦心事的时候,都愿意来看他,“看到我就笑了,那点烦心事都不是事。”

基本康复后的刘明寨面临很多问题。由于汗腺损害无法排汗,重体力活干不了,只能做轻活,种点蔬菜,接送孩子。刘明寨家有水田7亩、旱地10亩,由于没有劳动力,只种了4亩多水稻,其他主要种玉米。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也与妻子离了婚。

“一切总会成为历史,真正陪伴你的,是你的内心。我经历的很多事,都已经不是事。只要人活着,痛苦和不幸都会成为过去。”刘明寨说,他现在一点也不自卑,即便和美女朋友在大街上走也可以坦然面对异样的目光,也经常和朋友喝点酒。以后考虑做点生意或者帮助朋友管理项目。

而这一切,刘明寨认为都离不开工伤保险。“没有工伤保险,我的治疗可能没有这么及时和充分;没有工伤保险,我可能不会长期进行康复训练,也不可能恢复这么好;没有工伤保险,我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不会像现在这样开心地生活。总之,没有工伤保险,我不可能是现在的我,甚至已经不复存在;我父母和孩子的生活也必然是很糟糕的。”刘明寨坦言,他今年32岁,如果没有工伤保险,企业可以保障他一时的生活,但是难以保证他50年的生活,“依靠伤残津贴发不了财,但也不致于吃不起饭、供养不起孩子。人要看开一点,伤害已经发生,要面对伤害在现状下生活。”

贵州省遵义市社保局局长江勇表示,工伤保险的实施使工伤人员的医疗、康复和生活得以保障,使工伤职工及其家庭不至于因为工伤事故的发生而陷入贫穷和困境,并致力于恢复他们的生活信念和能力。以遵义市为例,2016年该市工伤保险基金支出2亿元,保障工伤人员1.6万余人,对于工伤人员及其家庭的防贫济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明寨家正房前的空地上开满了橘黄色小花,与黄瓜的藤蔓相伴,随着清风摇曳。刘明寨第二次工伤时女儿刚满1岁,现在已满6岁,今年9月即将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学生。看着女儿在院子里捕蜂捉蝶,欢快地玩耍,刘明寨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工伤保险5年来的呵护与保障,描绘出一幅和谐画面。

“有了工伤保险,企业避免了更多职工的失业与贫困”

院子里蔬菜、鲜花相映成趣,刘明寨心里充满了幸福

凤冈县西部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明非常认同工伤保险对于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防止其陷入贫困的重要意义,“我们公司生产一线的职工,主要是农民工,很多人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在工伤事故发生并丧失劳动能力后,工伤保险能够提供长久而稳定的医疗和收入保障,仅仅依靠单位则很难避免他们走向贫困。”杨启明认为,工伤保险不仅有助于解决工伤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贫困问题,对于单位的其他职工的贫困问题也具有间接的保障功能。

杨启明坦率地说:“工伤保险分散了用人单位的风险,减轻甚至完全化解了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赔偿风险和处置压力,尤其是随着工伤保险待遇的逐步提高,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乃至继续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对于企业的其他职工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企业的生产不能维持,最先受到冲击的便是在职职工,而职工的失业则是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凤冈县社保局提供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西部水泥公司现有参保人员294人,截至2017年7月,累计缴纳工伤保险费16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对其工伤职工累计支出待遇334万元,支缴率高达198%。

习水县社保局副局长袁振也表示,习水县属于煤炭大县,素有黔北煤海之称,事故发生率较高。该县煤矿企业工伤保险100%参保,2016年该县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818万元,支出4232万元,充分反映了工伤保险对于工伤职工及企业风险的应保尽保。

贵州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处长王梅指出,为了防止工伤职工及其家庭陷入贫困,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自2004年以来,贵州省先后6次提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特别是2014年和2016年,平均增幅达到20%,对于防贫济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凤冈县病友工伤保险
凤冈县关工委的“桑业”情怀
工伤保险缴费不实 待遇有争议怎么办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病友之声 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凤冈县召开2016年老干部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委会
“神经”病友
病友
凤冈县华莲家电关爱天桥中学留守儿童
凤冈县老干部慷慨解囊助学传递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