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中的应用

2017-12-07 16:11杨文权姜在民慕小倩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7年11期
关键词:植物学智能手机

杨文权+姜在民+慕小倩

摘 要:“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植物学实验和实习是“植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植物学实验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智能手机引入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中。通过在实验课中用手机拍照,在实习中制作电子标本,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植物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智能手机;植物学;实验和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009-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植保、园艺、农学、生技、林学等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植物学”课

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后续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而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实践性强,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习课程才能理解和掌握[3]。因此,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是学生掌握“植物学”课程知识的重要环节,对理解和巩固“植物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4]。

智能手机是随着电脑和通讯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移动终端设备,除能拨打电话和接发短信外,还具有上网、拍照、录像、阅读等多种功能,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5]。由于智能手机的种类较多,可选择的范围较大,所以学生几乎人手一部。加之现在校园网络的日益完善,致使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很高,无论是吃饭、上课还是走路都是机不离手,让许多教师很是担忧[6]。但是,由于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尝试将智能手机引入到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中来,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现状

(一)植物学解剖部分实验作业绘图费时

由于植物学实验只有32学时,包括植物解剖和植物分类两大部分内容,因此每次实验内容特别多。植物学解剖部分实验主要是观察植物的细胞、组织及根、茎、叶、花等器官的结构,并要把这些结构绘出。因为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但由于课时有限,每次实验需观察的切片非常多。以《根的结构》一节实验为例,通过此次实验要掌握根尖结构,单、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侧根和变态根共4部分内容,仅这一次实验要观察的切片就有十几张。同时,还要观察小麦刚萌发的幼根,萝卜、胡萝卜及根瘤的标本等。学生不仅要观察这些切片和标本,还要将其中一部分结构绘图作为作业,由于绘图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大部分学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等作业完成时,也该下课了,而其余的切片和标本只能走马观花。虽然教师和学生都很积极用心,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植物学分类部分实验材料有限

植物分类部分实验主要是以新鲜植物为标本,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叶、花等器官的外部形态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形态学术语,并对常见科的植物特征进行识别。由于植物学是基础课,所以每学期开设的班级很多。以我校为例,秋季开课班级相对较多,有30多个,相同的重复实验每周就有30多次,需要的实验材料相当多。一方面实验室教师有限,工作强度很大;另一方面如此多的实验材料也很难获得。因此,每次分类实验只能观察有限的植物材料,不光数量少,而且要观察的类型也不全。

(三)植物学实习对生态和植物资源破坏严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植物学实习基地位于宁陕县火地塘试验林场,该基地位于秦岭南坡,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是实习的理想场所。传统的植物学实习是每班学生分为3组,每天以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下外出采集植物标本。因为花、果是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所以学生都是尽量采集有花有果的植物,以利于鉴定。由于每年实习的学生很多,经过几年我们发现:一是前两批来的学生能采到开花的植物很多,但后两批就很少;二是每年都在同一时间段实习,一些在此时间段开花的植物被破坏后不能繁殖,导致一些本来稀少的植物越来越难看到。这种实习方式破坏了实习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与我们植物学实习的宗旨相违背。

(四)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的植物学实验和实习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很少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植物学实验,先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是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内容做,最后完成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学生不用思考,只是被动接受,甚至许多实验还未做都已经从实验指导书上知道了答案。而植物学实习采取的是学生采标本,教师讲标本,学生记标本,最后是教师考标本的模式。这种实验和实习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的宗旨相背。

(五)师生交流有限

植物学实验或实习都是每个教师带一个班,每班学生多数为30人,不能保证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每次实验或实习时,都有交流的机会,加之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带多个班级,所以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次数非常有限,学生的问题经常无法得到及时解答。

二、智能手机在植物學实验和实习中的改革尝试

(一)运用智能手机照相,节约课堂时间

植物学解剖实验中,通过显微镜目镜用手机对要观察的植物结构拍照,然后对着手机上的照片绘图,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像素都很高,因此照片很清晰。一方面,对着手机中的照片绘图要比从目镜中看完后绘图方便;另一方面,上实验课时可以先将实验课上的植物切片全照完,然后再仔细观察和绘图,如果课堂上没有看完或绘完,回去后还可以对着手机照片继续完成。

(二)改革分类实验模式

植物学分类实验中,为了解决实验材料少和类型不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在实验课前或课后,让学生将平时在校园周围能碰到的植物用手机拍照,收集实验材料,如让学生拍复叶类型、花序类型、雄蕊类型等,然后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分享交流,以弥补课堂实验材料类型不全的问题;二是针对实验课上因为数量少,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动手解剖的材料,如花冠类型,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的花冠类型自己寻找植物进行解剖,然后将花各部分结构按顺序排列,照相,最后进行共享,没有解剖的学生通过看这些解剖好的照片也能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整个过程全班学生都积极动手,每次基本都能收集全所学的实验材料。endprint

(三)在实习中采集电子标本

为了避免大量植物标本采集对实习基地生态和资源的破坏,从2015年起,我们将智能手机引入到植物学实习中来,对原有的实习方式进行了大的改革。即在植物学实习时,每组只采集和压制10份植物标本,学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方法即可,其余改为电子标本。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对植物进行拍照,每种植物从全株、叶、花、果等不同角度对植物信息进行收集,每种植物制作一份(包括不同部位)电子标本,然后进行检索,实习结束后每组上交一套电子标本。植物实习标本电子化后,大大减少了对实习基地植物资源的破坏,而且最后几批实习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得到了保障。

(四)作业形式多样化

智能手机在植物学实验中的引入,使得学生的作业形式多样化,可以交纸质实验报告,也可以交电子实验报告,即将植物学解剖部分照的照片,导入计算机后进行编辑和标注,上交电子实验报告。而在分类部分,不再是全班一样的标本,学生可以在学校周围,随机挑选植物进行照相,即使一个简单的“复叶类型”,交上来的作业也是各不相同。而对于花冠、花序或果实类型,除拍照外,还可以拍成视频,剪辑后上交。

(五)构建师生网络互动平台

由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和实习基地都已经是无线网络全覆盖,任课教师在实验或实习开始时,可以建立植物学实验或实习微信群、QQ群,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和老师在线随时互动,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前提醒学生预习,课后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完成的作业、解剖的花、不认识的植物在群中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丰富大家的植物学知识。

三、智能手机应用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智能手机应用到植物学实验和实习课程后,学生的实验和实习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由学生自主安排,根据自己的喜好解剖和拍摄植物,按照自己的方式剪辑,利用微信或QQ平台分享经验。在实习过程中,不仅互相之间比较拍摄的照片,每周还举办一次植物摄影大赛,分享摄影经验和技巧,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二)提高学习成绩

智能手机的引入,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往常见科的识别特征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这些专业术语的意思,主要是靠死记硬背,

但是,這种方式容易忘记而且容易张冠李戴。但智能手机引入后,在实验中要拍这个科植物的识别特征,必须首先要明白这些术语的意思,如锦葵科植物具有副萼、单体雄蕊,只有完全掌握了这些术语,才能拍正确,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植物分科部分15分左右的考试题发现,在实验中应用智能手机的班级平均分数较不用智能手机的班级多3—4分。

参考文献:

[1]刘朝辉.植物学课程建设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林业教育,2008,(5).

[2]黄燕芬.高校《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贵州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李孙文,赵昶灵,刘勇等.农业院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慕小倩,刘虎岐,杨文权.关于“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2).

[5]张莉,高静.智能手机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1).

[6]李晓亮.论智能手机时代的课堂变化及教学应对[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学智能手机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基于智能手机控制风扇运行的实现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