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2017-12-09 22:58
天津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珠三角示范区陶瓷

国内

■上海深化农村改革96%以上的村完成改制

上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市96%以上的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据了解,上海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已有1621个村完成了村级改革,占全市总村数的96.7%;有25个镇完成了镇级改革,占总镇数的20.5%。上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沪郊闵行区,11.68万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最新的人均分红达3764元,户均超过1.5万元。

农村改革的深化,已给上海农业、农民和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据上海市农委提供的最新情况,上海都市现代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到2016年底,全市累计发展家庭农场4243户,其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3990户,在沪郊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中,家庭农场的种植份额已占到44.67%。农业科创新机制正在形成,2016年年初一个甜瓜新品种成为全市首个通过公开平台转让的农科成果,2016年全年已有20余项农科成果在公开平台上完成了转化交易,累计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

■杭州市内资招商实现开门红三产项目占资金总额的91.81%

从杭州市经合办传来消息,2017年1月份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307个,到位资金162.08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32.84%。

国内招商不仅引进资金稳步提升,引进项目的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其中,1月份引进信息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3.57亿元,同比增长31.13%,占杭州市引进资金总额的20.71%,占比较2016年同期又有提高。引进三产项目263个,到位资金148.80亿元,占资金总额的91.81%。凸现了现代服务业占据主导快速发展的态势。

招商引资是杭州市2017年要重点打好的“六场硬仗”之一。杭州市经合办介绍,今年将围绕后G20及亚运会概念产业,根据区域优势定位,强化特色产业招引的考核,进一步突出招商重点。抓大放小,注重大项目引进;抓质稳量,注重实体经济、一号工程、总部经济、科技人才项目引进;抓主轻次,注重实物固投。并强化项目推进,排出全年推进的浙商回归和内资招商项目清单,完善项目全程化管理机制。

■推动珠三角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省长马兴瑞指出,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是全省稳增长的基本力量和压舱石。珠三角各市必须按照中央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等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要求,按照胡春华书记关于狠抓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坚持不懈推动优化发展,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重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找准关系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的系统性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实际问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使珠三角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广东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集中财力支持珠三角各市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定位,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培育新动能,高效推进“三旧”改造,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世界级城市群和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经济区,为广东发挥“双支撑”作用、实现“双中高”作出更大贡献。

■穗3年投20亿元扶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放宽市场准入

广东省作为国务院首批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试点的4个省市之一,为全国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明年我国将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近3年广州累计安排逾20亿元资金扶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并放宽场地限制,简化登记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为民营经济松绑。2016年,广州市《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十条工作措施》并安排了5亿元财政资金专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今后5年还将共安排10亿多元,用于补贴和扶持中小企业。除了财政的投入,近日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和广州市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共形成200亿元的资本额度,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支持。

■ 富士康和广州“联姻”将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富士康科技集团第 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项目3月1日在广州增城动土建设。该项目总投资额达610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单笔投资额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富士康此次投资将要在广州建立高清面板生产、智能电视制造及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数据显示,新型显示是支撑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广州市将全力推进富士康科技集团第 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乐金显示8.5代LCD和OLED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力争到2019年形成468.5万片/年的生产能力,致力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陕西开建

由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校区联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日前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正式启动。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的国家级项目,分为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服务四大板块,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学科建设23个研究院,具体包括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国家创新中心等跨领域、国家级的“科研大平台”,“Z箍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将在“创新港”诞生。

据介绍,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新增产业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空间60多万平方米、吸引至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每年新增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每年转化技术500件以上,为多个产业创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建成后的创新港将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科教改革和技术创新的示范区、创新创业与生态宜居的融合发展区,实现西部人才集聚的高地、中国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开放共享的自主创新成果供给源头三大发展目标。

同时,为充分承接西安交大科研成果,西咸新区在创新港南侧布局7平方公里产业承接区,以创新港为核心引擎,依托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致力于打造世界知名的科学研究园区、人才培养和集聚高地、国际化的产业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示范区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板。

■福建德化获评国家级出口陶瓷示范区自营出口企业已达400家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公告,授予福建德化县“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德化县成为继广东潮州之后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

德化是我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称。全县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2016年陶瓷产值199.5亿元,其中出口陶瓷137.64亿元,销往五大洲190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国陶瓷出口总量的9%。

从2013年以来,德化县政府全力推动国家级出口示范区创建,县内30家国家级示范区企业全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自营出口陶瓷企业数由254家发展到400家。企业自主品牌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级品牌拥有量居福建省山区县首位,形成了德化出口陶瓷品牌的集聚优势。2014年至2016年,德化陶瓷出口连续三年分别同比增长6.35%、2.97%、8.47%。

猜你喜欢
珠三角示范区陶瓷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珠三角企业营销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