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浅析

2017-12-09 16:08重庆三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8期
关键词:理念管理教育

任 兵/重庆三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浅析

任 兵/重庆三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旨在对以人为本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一些理念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疑问为本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上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把以人为本理念纳入教育管理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管理;浅析

前言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题,以实践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但目前很多高校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学校作为教育管理的前沿阵地,更应该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进行研究,开展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简析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就是压球高校的管理者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通过规范管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及新科技理论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水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更多的是强调对学生本性、价值、 人格等方面的引导教育,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需要对学生进 行日常的观察,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加上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推动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2.以人为本的原则

2.1 尊重个性原则

高校教育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个性,明确学生的成长目标,通过对学生的潜力挖掘,发挥学生个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跟与技术体系的建立相比,确定明确的适合的教育目标显得更为重要。把以人为本,纳入到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而且可以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培养综合素质高、思考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全方位人才,所以,利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可以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2.2 创新理念原则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通过尊重个性原则,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更注重对学生的积极性的激发,在一位为本的教育观念中,高校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用过现代化教育来倡导学生个性化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设备,发挥学生内在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2.3 人文关怀原则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路,还要遵循人文关怀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具体来说,就是要求高校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人性的需要开展课程,在学生的情感方面给予更多的肯定,重视的情绪以及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还要对学生的情感认知、理智、情绪等方面进行了解,不断激发学生的各种内在潜能,还要激发人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人性关怀,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更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创新。

3.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3.1 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的时间较长,许多教师的思维模式固定,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所以从整体上看,以人为本教学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由于可参考的创新课程设计较少,很多高校不知该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导致许多教师创新意识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3.2 师资力量缺乏

在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水平。但是许多高校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及其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不重视等方面因素影响,学校聘请的老师水平、数量都相对有限。很多时候会聘请一些学历较低的老师,虽然他们可能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技巧上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很多学校甚至对以人为本的理念都不甚清楚,这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以人为本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实现。

3.3 教学内容单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往往只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简单的创新方式对知识要点进行讲解教授,而在生活中、课前课后的实践较少,而且大多教师也只是将教学作为一种任务,而没有当成一种生活艺术,这种教学方法的导入的内容比较简单,收效也不大。

4.如何提高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

4.1 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理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拓展,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信息时代,更应该加强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运用,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加强对现代化教育应用,具体来说,可以在教学过程开展讨论、表演、互动学习,来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传统理论教学形式,把传统的教学与现代化的技术进行融合创新,比如说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来提生课堂新鲜感,再通过理论与图片、音乐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感染力。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交流和学习,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微信群、QQ群等,让学生在群内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

4.2 加强户外拓展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课外活动教学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拓展户外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历史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历史讲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在理科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等。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各种人文思想的注入,思想联合实际,让以人为本深入人心。

4.3 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应该结合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对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具体来说要在评价过程中,加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效果分析,包括学习成绩、平时学习状况的检测,对学生个性及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高校应该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和创新教育方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

[1]郑永廷,孟源北.论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的紧密结合[J].高校理论战线,2010(10).

[2]张鹏.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3(18).

猜你喜欢
理念管理教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题解教育『三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