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7-12-11 11:08石冬喜
时代金融 2017年32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影响因素

【摘要】就业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本文在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就业质量的含义及其产生背景,同时对其各指标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评价体系

一、构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就业质量可以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导致这现象的原因是由多方面。要想提高毕业生当前的就业质量和水平,首先要清楚了解目前大学生真实的就业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去寻求相应的对策建议来有效地提高就业质量。国内己有部分学者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人们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越来越重视,但其发展仍不够完善。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科学、易操作、具有系统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适应学生、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部分大学生在自身就业和择业方面存在错误的观念,比如: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很好制定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据相关资料显示,有超过10%以上的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后三个月内就离职了,在六个月内离职所占的比率就更大了。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为依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就业质量的提高也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一方面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社会宏观调控的力度,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一定社会保障。

(二)适应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高职教育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具备高技能的人才为教学目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非常注重学生在就业质量上的要求。但在对高职院校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虚报学生就业率的行为。他们之所以会虚报数据,是由于一个学校的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在外的声誉以及学校的生源。

二、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評价指标不仅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传统道德文化意义上的要求,同时还要明确其所要表明的准确涵义。这是高职院校在构建其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和设计其指标系数时所要达到的标准,以至其测算方式和统计的方法标准化与规范化,才能更好有效地保证其评估方法和评价结果科学与准确。在进行科学分析影响就业质量的系统要素及其发展的评价指标时,操作性也需要同时兼顾。因此,我们应尽量从当年所统计出的年报中获取出就业质量评价中的指标体系所需要的数据,同时以达到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符合实际、便于统计的作用与效果。

(二)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不仅要达到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出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还要能够有效和准确反映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每个层面所出现的问题,以便于能够全面科学的对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而对于所设计的评价指标要有所侧重,能够相互分工、配合及相互补充这几点为出发点来设定所需要的指标系数,使得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与领域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得到全面的反映与体现。因此,我们应该把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做到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与分析,使得其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进行有机连接和联系,确保能全面系统的体现。

(三)独立性原则

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指标较多。这些评价指标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确定评价指标构成时要注意所选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所选择的指标要相互独立。

(四)代表性和差异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特征。指标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制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便于统计。

(五)主客观原则

我们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时,应在以定量和定性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其指标。而对于其中一些部分的或全部的定性化的主观指标,则需要将其转化为定量化的系数,再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价。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侧重于考虑主观性指标和客观性指标两个方面,把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起来,使得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才更具有真实性。

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就业率指标

就业率是直接反映就业质量的要素,现在基本上都是采用初次就业率评估。同等类型院校的相同专业之间的就业率也有所差异,则反映出了该类院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别,反映了社会对各专业人才需求的差异。因此,就业率同时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于岗位的不同需求以及职位的竞争能力。

(二)就业水平指标

就业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就业的对口率和就业岗位所提供的社会福利。在对就业水平指标进行衡量时,我们应注意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能够被视为专业对口是指只要毕业生所在的工作岗位是属于某一职业群,那么这个职业往往是有该职业群所对应的具体专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否能够享受到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判断当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这与高职毕业生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以及是否能够行使劳动者的权益而享受到应有的各种福利待遇和保险保障等,这几个方面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就业结构指标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反映出毕业生不同的就业情况,毕业生所就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分布。学生对经济因素的看重,使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其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比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大。从中也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越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就相对较好。endprint

(四)职业胜任指标

职业胜度指标,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是反映出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度和对职业的期待度等情况。在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能否按照企业的要求顺利完成上级所下达的工作任务,从而能够很好地胜任自己所在岗位的评价指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毕业生进行职业胜任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职业能力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对职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也能够被展现出来。同时,我们不仅仅只是对毕业生的就业做一个简单概括性的调查,更多的是侧重于在工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毕业生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自我感觉的程度以及心理的适应能力。还有毕业生在工作中能否处理好与同事、领导、客户关系的能力。

(五)满意度指标

满意度可以分为学生就业满意度、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学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度。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就业统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评价体系的主要对象,高职毕业生对职业岗位本身的深刻体会对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如上所述,设计成以下图表:

表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的方式

(一)问卷调查

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问卷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填式问卷,另一种是访问式问卷或调查表。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是根据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来设定的。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就业的企业单位、所在的主管部门以及毕业生本人等几个层面开展问卷调查,然后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出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需要的相关有效数据,最后得出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结果。

(二)毕业生就业调查跟踪

我们在每届毕业生中选取不少于当年毕业生总数60%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在每年五月份学生返校的时候把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表发给他们。之后我们会在学生毕业后第1年、第3年、第5年三个时期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最后按照评价体系来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三)企业走访

在了解毕业生具体工作单位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与我校有达成合作的企业以及吸纳毕业生较多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与毕业生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对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四)校友座谈

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毕业生校友会和比较密切的合作企业来校回访的契机,开展交流会。通过召开交流会,在与企业领导和毕业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详细了解到毕业生就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之后根据毕业生所反映的情况,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得出结果。

(五)网络评价

我们可以借助与利用现有的新媒体技术,例如电话、微信、QQ、互联网等,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信息库。通过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以保证调查对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根据评价对象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真实、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五、结语

本文在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和作者多年实际就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初步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总体的评价,最后得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来促进学校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学校为社会、企业培养与教育人才的意義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肖瑞冰.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2:20-21.

[2]韦传亮.构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13.

[3]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列,2017:150-151.

[4]杜栋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列精选[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11-214.

[5]马红英.建立新型高职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30.

[6]冯庆媛.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5):51-52.

[7]陈欢.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57-58.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自然类项目(项目编号:KY-ZR17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石冬喜,男,助理研究员,江苏苏州人,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