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概略研究现状对比及建议

2017-12-12 07:31冯安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储量矿产矿产资源

■ 张 亮/冯安生

(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6;2.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

国内外概略研究现状对比及建议

■ 张 亮/冯安生

(1.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6;2.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

概略研究作为可行性评价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基于国内外概略研究的定义、目的、基础,报告的编制主体,报告的客观性、深度和广度,结果的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重新定义矿产资源概略研究;制定和发布概略研究规范标准,指导我国矿产资源概略研究;制定和发布矿产资源定价指导性意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资格审查制度;加强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间的协作;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矿产资源法应体现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

概略研究;国内外对比;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0 引言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贯穿于整个矿产勘查开发利用过程,其中概略研究作为可行性评价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指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使矿产勘查工作与矿山建设紧密衔接,减少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投资的风险,提高矿产勘查和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都应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其中,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矿产勘查与评价的资金主要来自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世末纪勘查市场的动荡后,目前对概略研究已经逐步重视和规范,概略研究的成果也作为矿业市场投融资的重要参考。但是在我国,概略研究至今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国内外概略研究现状对比、我国概略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我国概略研究的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推动在今后地质工作中概略研究工作得到重视。

1 国外概略研究现状

本世纪以前,许多国家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报告标准及相关的规范中,并没有对概略研究给出明确的定义。概略研究也不需要独立评估(现在有了类似的要求),对概略研究的深度和讨论也不够充分。当时金融市场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矿业权评估监管十分薄弱,矿业资本市场与矿业权市场脱节,尤其是对初级勘查成果表达方式、研究方法管理不规范。但在经历了20世末纪勘查市场的动荡后,主要矿业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有关矿产资源/矿石储量估算和报告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章程、规范、指南。目前,国际矿业界、国际矿业资本市场普遍认同的标准、章程、规范、指南有:①加拿大采矿冶金协会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②澳大利西亚采矿与冶金协会(澳大利西亚矿石储量联合委员会)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JORC);③南非采矿冶金协会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SAMREC);④英国采矿冶金协会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IMMM);⑤美国采矿冶金协会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SEC工业指南。除出台一系列的标准、章程、规范、指南作为概略研究的工作基础外,国外还建立了资质证书制度(或者称之为称职人员或合资格人员制度)、行业自律和黑名单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矿产资源评估作价专门法规规范等一系列制度,对概略研究进行规范。

在研究内容和格式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都没有明确的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的格式要求,但是有约定俗成的内容和指标的选取方式,其研究目的是为开展下一阶段的预可行性研究提供充分的依据。概略研究内容通常由如下部分组成:前言、摘要、地质和矿产资源、采矿和选矿设计、冶金、尾矿处理、基础设施、环境、项目计划、投资估算、运行成本估算、经济效益分析、法律问题及风险评估。上述内容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完成,概略研究的经费投入约占除地质工作外项目测算总投资的0.2%,浮动范围为±30%~50%。

国外概略研究项目目前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发挥矿产勘查市场、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二是满足勘查成果使用和转化规范管理、严格监管的客观需要。概略研究的结果也是国外现代矿业市场投融资的重要参考。在概略研究进一步规范后,国际上重要的矿业资本市场如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TSXV)、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IM)、美国的NADQ以及南非的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JSX)等与国际矿业公司、矿业咨询公司的联系也进一步加强。矿产项目的经济评价,从概略研究开始,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到可行性研究,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解决相应的风险问题,此后勘查开发才能步入矿山设计和建设阶段、采矿经营阶段(参见图1)。

图1 矿产项目经济评价示意图

2 我国概略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发展历程

在我国矿产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发展历程中,更侧重于可行性研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和规范。但是,我国针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尤其是概略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规定比较粗糙,研究深度及广度还远不到位。

1999年之前,我国矿山勘查过程中对概略研究的要求较为宽泛,主要是根据勘查阶段要求做不同程度的技术经济评价,并且当时资源/储量划分方法还未与国际接轨,三轴体系尚未建立,概略研究的结果不作为资源/储量划分的依据。

1999—2002年,我国相继发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国家标准,两个标准对概略研究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并将可行性研究作为划分资源/储量的依据;以此为基础,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发布《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02D),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的编写提纲进行了大致规定,此后又相继发布了《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15)、《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等各矿种的勘查规范,在规范中均对技术经济评价有不同程度的描述。

2010年国家发布了《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GB/T 25283—2010),规范统一了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原则、方法,提高了对共(伴)生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推动在技术经济评价中对共伴生矿的综合利用与评价。

2.2 现状及问题

我国概略研究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现阶段主要应用在地质勘查中。国有地勘单位是矿产勘查与评价的主力军,财政类地质勘查项目是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履行职责的主要内容,由地勘单位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优点就是这些具有一手地质资料的单位更有条件编制出好的报告,但缺点是使得我国矿产勘查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可行性研究需由设计院或相应资质单位完成,地勘单位往往只能开展概略研究。当前大部分矿产勘查报告编写人员对矿产技术经济指标并不熟悉,其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概略研究的质量总体不高;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专业限制,在勘查报告的验收与资源/储量的评审、备案过程中,审查专家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我国在概略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是经验假定的,相对于国外30%~50%的概略研究精度误差,我国部分评价报告差距甚远。这导致了现阶段我国概略研究结果可信度低,在国际市场不被接受;在国内则可能是导致矿业权转让风险较高,“呆滞”矿产资源较多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说,我国在编制概略研究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为“七轻七重”:重地质,轻采选(地质工作往往更重视找到多少资源/储量,而忽视其可利用性);相对重选矿,轻采矿(实际选矿也研究不够透彻);相对重技术,轻经济(实际上技术也没有重视到位);相对重基础设施,轻环境法律;相对重形式,轻内容;重资料,轻现场;重集体,轻个人。这种观点可能并不全面,甚至偏颇,却是我们从国内200多份报告及国外数十份概略研究报告的整理中总结出来的。

3 国内外概略研究现状对比

本文在归纳总结了2000—2009年间国土资源部归档的270多份地质勘查报中的概略研究内容,同时收集了著名矿业组织公司概略研究的要求及做法(加拿大采矿冶金和石油协会矿地产评估专门委员会、加拿大安大略省职业工程师协会、加拿大NI43-101、PAH公司、SRK公司、AMC公司等),对比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我国概略研究在定义、研究目的、编制主体、客观性、深度和广度、结果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3.1 概略研究的定义不同

我国地质勘查规范中对概略研究的定义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这里首先假定了评价的对象是矿床。而矿床是地表或地壳里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用的矿物的集合体。这就存在一个先有矿床还是先有评价的悖论,因为矿床是经过技术经济和环境评价后才能确定的。其次,这个概念强调了矿床,实际上是强调了概略研究的时间节点,一定要在相当成熟的地质工作之后才能进行。这两方面都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是把矿产资源开发潜力的技术经济评价定义为概略研究。这里首先不是针对矿床但包括矿床,是资源,包括推测资源量,也就是说在地质早期就可以开展概略研究了。其次该定义是潜力评价,不同于我国定义的经济意义评价。因为潜力包含的范围更宽广,包括政策、环境、社会责任等非技术因素。

3.2 概略研究的目的不同

在概略研究方面,加拿大与澳大利亚两国的共同特点是把概略研究的目的确定为:开展下一阶段的预可行性研究有充分的依据。如要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则要进行必要的普查、详查或者勘探。他们的定义明确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者中,前者为后者开展工作的基础。国外概略研究报告中常见“建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可以证明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3908—2002)则表述为:概略研究“为矿床开发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进行详查阶段工作、制定长远规划或为工程建设规划的决策提供依据”。这种表述割裂了概略研究与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系统性。如果说,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者中,前者为后者提供依据的话,那么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者的关系也是一样的。

3.3 概略研究的基础不同

矿业发达国家的概略研究基础:澳大利亚为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JORC),加拿大为矿产项目披露标准(国家命令NI43-101),南非为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SAMREC),美国为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IMMM)和矿产资源/矿石储量报告章程(SEC工业指南)。这些章程对计算各级别资源/储量的工作基础、选冶试验、采矿等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我国概略研究的基础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以及以上述两个标准为基础的《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15)、《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0—2002)、《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1—2002)等各矿种的勘查规范,在进行概略研究时地质工作都做到了普查以上的工作程度。虽然国内外都对概略研究的基础有所要求,但国内规范与国外的规范要求差距较大,国外资源/储量评价通常面向市场,这也就决定了研究基础的不同,市场经济国家的规范彼此互相承认,而我国的评价结果则不被认同。

3.4 概略研究报告的编制主体不同

国外概略研究报告一般是由符合资格的人员编写,编写人可以邀请其它称职的人员提供资料或者编写相关章节。同时,也可以由咨询公司编写,但由编写人和单位共同负责。

我国尚没有在相关方面建立资质证书制度,概略研究报告一般是由地勘单位编写,责任由编写单位承担。

3.5 报告的客观性不同

由于国外概略研究报告是由独立的符合资格人员或者咨询机构编写的,因此报告本身的独立性客观实在。国外矿业技术经济咨询公司有的已经发展为跨国公司,如SRK、AMC等咨询公司,在中国、澳大利亚、巴西、英国等都设有办事处。

我国的概略研究报告由承担地质勘查工作的地质单位编写,矿产地的经济意义自然也靠他们评价。从好的方面说,这些具有一手地质资料的单位更有条件编制出好的报告,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客观独立性是不存在了。不仅如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专业分工细化,概略研究报告势必要求编写者对采矿、选矿、机械、环保、经济等方面都相当精通,我国当前仅仅是由地质人员编写,这显然是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背道而驰。

3.6 概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在本文统计的2002-2009年间的274篇国土资源部归档的地质勘查报告中,概略研究章节平均篇幅为6页,最少只有一页几行字,最多有三十几页,大部分报告的篇幅都集中在2~10页之间(图2),通常是以质普查、详查甚至勘探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以独立“章”出现。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概略研究的整体篇幅甚至达不到国外概略研究的摘要篇幅,概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自然也难以与国外相比。从我们对比国内外概略研究的内容看,我国概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仅相当于国外技术经济评价(概念模型、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确定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模型这一阶段。比如采矿,我国在概略研究时通常只是介绍一下矿床的水工环条件,而未有再进一步的研究;国外在概略研究阶段初期就已经对采用的采矿方法、生产计划、成本等有了初步的假设和估算,露采矿山对于边坡、排土场,地下矿井的开采系统、采场大小、岩体支护等都要假设或类比说明。在经济估算上,我国概略研究往往只是粗略进行静态的总的价值估算,而国外除进行静态估算(综合考虑基建、运营成本、消耗等因素)外,还进行简单内部收益率和税前净现值分析,并进行简单的风险识别,力求经济估算的准确。虽然说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不必然决定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但是从统计学意义上讲,研究深度更深、资料更全面的报告其准确性的概率可能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概略研究很有提升的必要。

图2 2002—2009年间国土资源部归档勘查报告中的概略研究篇幅范围

3.7 概略研究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同

国外有明确的矿产资源评估作价规范,而我国还没有建立。

我国概略研究依附在地质报告中,通常是其中的一章,因此概略研究报告不存在独立性,对概略研究报告无从单独评价。在储量评审时虽然有时候会有从事综合利用的储量评估师参加,但多数时间是由地质专业的评估师完成的。

国外的概略研究报告是独立的,并不是地质报告的一部分,需要单独审核。国外矿业投融资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中,对相关研究报告的披露也有明确规范;而我国由于投融资市场对矿产勘查还没有放开,所以概略研究报告不存在单独公开的问题,但是应当预作准备。

基于以上不同,我国的储量规范和概略研究结果不能被西方国家直接接受,必须由国际咨询公司按照他们的规范重新编制。

4 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探讨我们发现,我国矿产资源概略研究虽然得到了一定进展,但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推动我国矿产项目概略研究健康有序发展,使矿产勘查开发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以下建议。

4.1 重新定义矿产资源概略研究

概略研究的定义直接关系到概略研究的内容、做法和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概略研究,建议将《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中对其的定义修改为:是对矿产地(矿业权地或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通常是在收集分析该矿产地(矿业权地或矿床)矿产资源在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已取得的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根据矿床规模、矿产质量和开发利用技术条件,结合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等,以我国类似矿山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或按扩大指标对矿床做出技术经济评价。

4.2 制定和发布概略研究规范标准

当前概略研究的不规范,导致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各地矿产资源评价方式的不同使得在一个国家内部对同一个矿产地也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这是不正常的。因此,需要明确概略研究的内容和做法。

结合国际上的做法,建议尽快制定一套适合我国矿业勘查的概略研究规范,其内容应包含:概略研究报告应当基本查明矿产地资源的物质组成和提供必要的矿石质量评价,对矿产的开采方式和选矿方法进行有依据的探讨研究,对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对矿产品的产品方案和尾矿处置进行分析和探讨,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对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进行介绍,考虑价格变动时评价结果的变化,同时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和评估。

4.3 制定和发布矿产资源定价指导性意见矿产资源的定价需要统一的指导意见,这样才能进行横向比较,促进矿产资源的投融资市场的发展,推动地质勘查事业改革。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的实践。

4.4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各阶段的成果要有完善的发布方式,需要建立统一的发布平台,使大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这样才能促进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涉及到证券市场的信息发布要规范、约束。

4.5 建立资格审查制度

对概略研究的参与人员应当明确资格要求。建议报告编制负责人应有至少5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报告编写单位应对编写人员相关资格、履历、专业技术背景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单位资质和个人资质之间要相互制约,逐步建立注册地质师制度和矿产资源估价师制度。

4.6 加强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间的协作

国外在进行概略研究工作时,经常需要多家单位协作完成,各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研究工作。例如,澳大利亚Scotgold资源有限公司Cononish金矿概略研究主要由AMC公司、GBM矿产工程咨询公司和Dalgleish合伙公司3家单位合作完成,AMC公司主要负责综合评论、地质、采矿、财务估算等方面工作,GBM矿产工程咨询公司主要负责冶金和选矿方面工作,Dalgleish合伙公司则主要负责规划和环境方面工作,三家公司在业主Scotgold资源有限公司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Cononish金矿概略研究工作。建议我国在进行概略研究工作时,报告编制由地质、采矿、选矿(冶金)、经济等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概略研究报告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4.7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修订应与国际通行规则(如JORC、CIM、SME等章程)接轨,在适用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同时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4.8 矿产资源法应体现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

矿产资源法修改稿中,应当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勘查各阶段应当按照规范进行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提高勘查、保护和开发水平。

[1] 袁怀雨,刘保顺,李克庆,等.矿产经济学:原理、方法、技术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 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S].

[3] 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S].

[4] GB/T 25283—2010,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S].

[5] 马冰,冯安生.市场经济国家的矿产资源概略性评价[J].国土资源情报,2011(2):36-39.

Comparison and Sugges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ketch Research in China and Abroad

ZHANG Liang, FENG Ansheng
(1.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6; 2.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ational Non-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Zhengzhou 450006, China)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duct sketch research as the first step of feasi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finition, purpose, foundation of report preparation, objectivity, depth and breadth of repor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s follows: Firstly, we shouldrede fine the outline of mineral resources, formulate and release the research normative standards to guide the sketch stud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Secondly, we should formulate and issue guidance opinions on the pric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to establish a sou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nd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among different units and different specialties. Thirdly, we should act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urtherly on categorizing solid mineral resources and reserves; fourthly, the mineral resources law should reflect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eological work; orientatio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spatial layout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11-0010-05

2017-05-17;

2017-07-3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DD20160073)

张亮(1987—),男,山东省潍坊市人,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矿床地质及矿产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储量矿产矿产资源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十二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和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