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7-12-12 09:01杨靖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能力农村小学生海南省

杨靖

摘 要:本文以450名海南省农村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析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现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学生在自主阅读能力上的差异,并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个要素出发,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 问题提出

小学生正处于学龄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将促进他们在认知、思维、记忆、性格、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将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在学校和课堂中,其阅读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易产生阅读方面的障碍,且会因阅读基础差而对其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澄迈县共9所农村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了解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基本状况,并从学生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可资借鉴的策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2份,回收率96%。

二、 研究方法

选取海南省9所农村学校共450名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被试按年级不同,分为两组。

采用自編的问卷《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该问卷包含27道题,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阅读的态度(1~6)、阅读的方法策略(7~15)、阅读的现状(16~22)、阅读的影响因素(23~27)。其中前两个维度反映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除6、14、15题外,两个维度上的其余题目采用五点式计量法,按1~5分计分,总分为60分,得分越高,代表自主阅读能力越强。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的现状描述

在调查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发现,经常阅读和每天都读的学生比例为51.8%,认为课外阅读有较大收获和非常大收获的学生占58.6%。每天阅读时间小于2小时的学生比例为93.5%,仅有6.5%的学生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22.7%的学生每天的阅读量超过1小时。从每月读课外书的册数来看,每月读书小于或等于1本的学生比例为40%,每月读书数不超过3本的学生比例为68.6%,仅有31%的学生每月阅读在三本以上,能保证平均10天阅读一本书。此外,学生读课外书最多的时段集中在寒暑假或者双休日,两项占比分别为45.7%和25.2%。

如表2所示,在选择阅读书籍时,学生最喜欢充满幻想和新奇的书籍,其次是语言生动幽默的书籍,再次是富有启发意义的书籍,学生不太关注作者的影响力及情节的曲折性。

(二)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总体情况

表3结果显示,海南省农村小学生在自主阅读能力上的平均得分为37.6分,在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策略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18.50分和19.05分。得分越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越强的计分原则说明,海南省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低,有待提高。从学生阅读的态度角度进一步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发现31.6%的学生是为了丰富知识,结合访谈了解到,学生所指的知识为课本内的知识。19.9%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另有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选择阅读,此三项共占学生比例的59.6%。从学生阅读方法策略上进一步考察,发现学生使用最多的阅读方法是反复读,占比33.7%,而将精读、略读、快速浏览、反复读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学生比例仅为16.7%,且因受到课堂教学及学校资源匮乏的影响,74%的学生选择纸质读本。

(三)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差异性比较

1.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自主阅读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均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阅读上较为自主。

2.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学校有无图书馆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5所示,农村学校大部分均有图书馆,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学校是否有图书馆上存在显著差异,学校有图书馆对学生阅读态度的改善及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均有显著地影响。

3.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家庭是否有藏书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6所示,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家庭有无藏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三个维度上,家庭有藏书的均值均高于家庭无藏书的均值,说明家庭藏书对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4. 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父母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比较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与父亲相比,母亲的文化程度更易对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产生影响,父亲的文化程度仅在学生阅读的方法、策略上表现出了差异性,与初中、高中文凭相较,父亲的大学本科学历更易促进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提升。母亲的文化程度在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且表现出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越强的总体趋势。

四、 研究对策与建议

(一) 以学校为主导,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应当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主要场所。然而研究发现,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时间集中在寒暑假和双休日,进一步调查学生对于学校安排专门课外阅读时间的态度,发现74.9%的学生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这说明目前的农村学校还未能真正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具体而言,学校可通过开设阅读指导课、教授阅读方法策略、改进阅读教学、淡化应试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此外,研究表明图书馆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需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运用。对于部分农村学校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建设图书馆,补充图书馆资源,推荐优秀读物,从而改善学生阅读环境。

(二) 以家庭为助力,为学生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

研究表明,农村父母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上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71.3%的家长赞成学生读课外书籍。家庭的藏书量对于学生形成自觉的读书习惯具有促进作用,家长,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亦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农村地区家长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则较为缺失,仅有34.1%的家长会经常指导学生买书或读书。因此,一方面,家庭可以通过丰富藏书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另一方面,家长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阅读技能,从而影响孩子的阅读观念和态度,并在阅读方法、阅读内容上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 以学生为主体,改变阅读的态度和方式

学生是自主阅读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自觉性、已有的阅读习惯、阅读的目的、喜欢阅读的书籍内容、阅读的方式和阅读中的困难都是影响其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从阅读的目的来看,31.6%的学生是为了丰富知识,19.9%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去阅读的学生仅占18%,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未能摆脱考试升学的目的。因此,农村小学生需要改变阅读的态度,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在阅读方法上,应当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摆脱语文学习中反复读的单一模式,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4(04).

[2] 钟晓琴.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3] 梁碧莹.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新思考[J].广西教育,2012(33).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能力农村小学生海南省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关于提高学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开发利用英语报刊资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