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举课堂意外与教学机智

2017-12-12 19:50谭军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

谭军

摘 要:课堂教学中遭遇“意外”在所难免。面对“意外”,教师如何凭借自己的慧眼,捕捉恰当的时机,运用教学机智,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关键词:课堂意外;教学机智;演绎精彩

当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时,课堂中遭遇“意外”也就在所难免。面对“意外”教师所采取的因势利导、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等教学技能可升华为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判断,妥善地处理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灵感和智慧。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简言之,就是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捕捉恰当的教学时机,运用教学机智,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呢?

一、 播撒浓浓师爱,传道授业解惑

教学机智源于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和尊重。只有用真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时,才会容忍学生的种种不和谐事件,才会以平静的心态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才会使教师传道有术,授业得方,解惑得法。

【案例扫描】教学“解决问题”时,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答:一个生产间要装配576台电脑。工人们每小时装配72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电脑没有安装?这是一道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答是:(576-72×5)=216(台)。

可是,一位学困生在黑板上把算式错误地列成了“576÷72”。(当时老师也很惊讶)

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一些同學窃窃私语:“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这位做错的孩子站在讲台前“手足无措”,满脸通红。

此时,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过身对那位窘迫的“学困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老师这样一说,全班同学都愣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启发下,这位“学困生”明白了:576÷72=8(小时),这一步求的是这个生产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台数是72×3=216(台)。这样得出了这道题的又一种解题策略:72×(576÷72-5)=216(台)。

老师还引导他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鼓励他选择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法。这位同学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座位上。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机智,想方设法把学生的错误想法,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功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学困生也不例外。教师要用生命呵护生命,要用爱心激励爱心,让每一位学生看到希望,让每一位学生学得轻松。这才是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也。

二、 提升专业知识,把握教学方向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作为教师,必须把握教学方向,为课堂保驾护航。

【案例扫描】二年级“可能性”

师:(出示一枚硬币)任意掷一次,结果会怎样?

生1: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正面朝下(反面)。

师:请你上来试一试。(生2掷,是正面)

师:谁再来掷一次?(生3掷,是正面)

师:谁还再来一次?(生4掷,是正面)

师:真的掷不到反面了吗?(又请了一位同学上来掷。生5掷,还是正面。此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有学生窃窃私语:“怎么会这样?”)

此时老师亲自来掷,结果老师掷第4次时才终于掷出反面朝上。

评课中,执教老师叹息掷硬币环节太不顺利,耗费了那么长的时间。看似不是老师的错,毕竟对于“可能掷出什么面”而言,的确无法左右每次掷出的结果。然而从“不顺利”的教学过程来看,又隐约感觉到老师对可能性知识的准备不充分。那么,怎样正确认识这一意外呢?掷硬币正反面属于随机事件,每次掷出正反面是事先无法确定的。有人连续掷10次甚至20、30次都是正面来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也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其实,已经生成了一个更利于学生感悟随机现象的宝贵资源。当连续3次掷出正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怎么会连续3次掷出来的都是正面呢?”使学生感悟到:每次掷出硬币的结果掷之前是无法确定的,连续多次掷出的正面也是有可能的。同时追问:“第4次会掷出什么样的结果呢?”使学生认识到掷出的结果并不确定。当学生掷出的依然是正面时,继续追问:“真的掷不出反面吗?”此时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掷一掷会都是正面朝上吗?让学生明确:只要不停地掷下去,一定会掷出反面。当反面终于出现时,教师反问:“你对可能性有了哪些认识?”

当然,专业的数学知识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基石,如果我们的课堂遭遇“意外”时,紧扣知识内涵来随机应变,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恰当引导,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在应有的方向上前行。

三、 调整教学思路,适应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有学生间、师生间互动交流才有价值。有时学生在交流想法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利用好这些信息,及时做出决策,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案例扫描】五年级的《2、5的倍数》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估计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因此在开课时我创设了“商场摇奖”这一情境,中奖号码是“交易顺序号是2的倍数的号码”。“同学们,你们猜猜可能哪些号码会中奖?”根据预设,学生可能会猜些简单的数,如2、4、8、16等,接下来进一步引导。可谁料,话音刚落,一位男生脱口而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特征的?”他得意地说是课前预习学会的……

我一愣,课前预设的悬念、激发求知欲等一系列话语从哪说起呢?这位学生不仅意思说对了,还概括得滴水不漏。怎么办?短暂调整思绪后,决定将计就计。组织全班学生任意列举个位是0、2、4、6、8的不同数位的数验证,做出正确地评价后,再引入如何研究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endprint

随着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超前了解到一些教材知识。老师不能抑制,只能客观地承认,正确地面对,并借此作为教学的可利用资源,弹性地安排教学进程,灵活地调换教学环节,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意见的价值所在,又鼓舞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四、 提升学生思维,回归数学本质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此过程中面对学生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想法。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意外生成的教育资源,及时给予引导、启发、巧妙的“纠正”。

【案例扫描】教学“一个农场要平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8公顷,30天可以完成任务。结果24天完成了任务,实际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用比例知识解答)”很多同学能抓住平整土地的工作总量一定这一条件列出算式24x=0.8×30,待一学生讲解后,我特意放大了嗓门,问:“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整齐的声音中却没有压住不一样。一位同学大胆的站了起来,很自豪的说:“24∶30=0.8∶x,我是用正比例知识解答的。”当大家对这位同学鼓掌时,平时在班里很少发言的另一位同学怯意地站了起来,老师还可以这样做:“1/24∶1/30=x∶0.8。”顿时,教室一片寂静。这时,教师也没有直接让这位同学说出他的想法,也没有肯定这位同学的答案,而是反问其他同学这样做可以吗?可以,说说你的想法。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冥思苦想,有的交流起来,不一会儿,一位同学站起身说:“老师,我觉得是对的,假设我们把平整土地的面积看作单位 ‘1,就是把它们的时间比24∶30转化成工作效率比()∶(),这样就能和后面的x∶0.8组成比例了。”多好的想法,把工程问题和比例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

案例中,一个由学生出其不意的回答所引发的探索活动,足见老师的智慧。他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说不,而是将问题踢回给学生,这样通过交流、探讨,使得学生思维得到提升,个性得以张扬,创造的火化得以萌发。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插曲不能是简单的眷顾,有所理会就行了。明智的老师应该充分分析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寻找学生奇思妙想的根源,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愤、悱”状态,紧扣学生所疑、所思、所议的热点,引领、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并给以学生充足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空间,回归数学的本质——实现学生思维的飞跃。

五、 享用课堂之误,收获意外精彩

新课程观念之一是能够容错——坦诚自己的失误,直面学生的错误。失误、错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插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改正。

【案例扫描】教学《圆的面积》时,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题:“街心花园中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壇的面积是多少?”还没等老师写完,有学生就喊:“老师,这道题不能做,它没告诉花坛是圆形。”“哦,”老师回过头看了看,原来自己漏写了“圆形”二字。真的不能做吗?刚才那位学生的话点醒梦中人。何不就此引导学生想想:既然花坛形状没有告诉,我们能自己设计一个吗?

有设计成圆形的3.14×18.842×3.142;有设计成正方形的18.84÷42; 有设计成半圆的3.14×18.843.14+22×12;有设计成……

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为只有添上“圆形”才能求出花坛的面积。如果教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即添上“圆形”,就不可能有如此精彩的生成:学生不仅求出了花坛的面积,更在计算比较中发现,周长一定时,圆面积最大。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渗透数学思考方法。

学生“错误”既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又是学生真实思维的反应。此时,教师应随机应变,点石成金。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讨论的态度,切忌讥笑、指责的语气,让学生平心静气地面对错误。将“错误”化为学习资源、化为教学智慧,巧妙地利用“错误”,收获意外的精彩。

可见,课堂教学机智作为一种独创性的艺术,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它不是天生的,更不能奢望于随心所欲的“灵机一动”,只有经过艰苦磨砺和潜心领悟才能厚积薄发。

“课堂犹如河流,它是流动的、发展的、向前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在此过程中,凭你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将教育机智升华为教育智慧去发现、创造美丽,使课堂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
“意外”or“精彩”: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机智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四种教学能力
英语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引发的灵感
随机应变,灵活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