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分析

2017-12-12 00:22王郁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3期

王郁豪

【摘要】 目的 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特征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 总结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特征。结果 57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13例, X线检出13例(100.0%);病灶位于左肺下叶8例, X线检出7例(87.5%);病灶位于右肺上叶9例, X线检出9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中叶5例, X线检出4例(80.0%);病灶位于右肺下叶12例, X线检出11例(91.7%)。病灶位于左肺门3例, X线检出3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门6例, X线检出5例(83.3%), 病灶位于下纵隔1例, X线检出1例(100.0%)。X线片显示孤立性肿块位于肺门或纵隔12例, 模糊、紊乱纹理或条索状影与结节现于肺门外或下方7例, 小斑片状影位于肺下叶15例, 通过X线片能观察到厚壁大空洞3例, 双肺存在多发结节9例, 大片状阴影现于中、下肺叶或舌叶8例, 肺内肿块直径>4 cm 3例。结论 X线影像特征缺乏特异性的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诊断难度较大, 为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 建议医生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与生化检查联合X线片诊断不典型肺结核。

【关键词】 不典型肺结核;X线片;影像特征表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21

肺结核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属临床上的呼吸系统类疾病, 其传播途径多样, 传染能力强。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加剧, 空气质量下降, 气候特征改变, 人口流动性增大, 在此背景下我国肺结核发病率一路攀升。早期确诊与有效干预对肺结核疫情防治意义重大, X线仍是目前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 对于临床症状表现与X线影像特征表现典型的肺结核临床诊断并无多大难度, 单棘手的是临床症状无典型性, X线影像特征表现缺乏特异性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起来就比较困难[1-3]。作者从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特征表现着手, 总结不典型肺结核X线特征为提高临床诊断率积累相关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57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8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74岁, 平均年龄(41.6±12.3)岁;病程最短27 d, 最长3年, 平均病程(0.8±0.8)年。入组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均为阳性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

1. 2 方法 对本组患者X线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X线片所反映的不同患者病灶, 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性质。

1. 3 观察指标 计算X线对不同位置病灶的检出率, 观察本组患者病灶分布情况。

2 结果

2. 1 X线对不同位置病灶的检出情况 57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肺上叶13例, X线检出13例(100.0%);病灶位于左肺下叶8例, X线检出7例(87.5%);病灶位于右肺上葉9例, X线检出9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中叶5例, X线检出4例(80.0%);病灶位于右肺下叶12例, X线检出11例(91.7%)。病灶位于左肺门3例, X线检出3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门6例, X线检出5例(83.3%), 病灶位于下纵隔1例, X线检出1例(100.0%)。

2. 2 X线影像特征表现 通过X线片在肺门或纵隔发现孤立性肿块存在12例, X线提示9例患者双肺存在多发结节, 对15例患者X线片进行观察发现肺下叶有小斑片状影存在, 3例患者X线片反映厚壁大空洞, 7例患者的X线片影像表现为肺门外后下方见模糊、紊乱纹理或条索状影, 8例患者可见大片状阴影分布在中、下肺叶或舌叶部位, 3例患者肺内见肿块, 其直径>4 cm。

3 讨论

肺部感染肺结核杆菌后发生肉芽肿性慢性感染继发肺部病变即为肺结核, 双侧锁骨周围、肺门、肺下叶背段是肺结核好发的几个主要部位。肺结核发病率世界排名中, 我国位居第二, 在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 流动性人口不断增大的背景下, 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呈直线上升, 另一方面治疗不及时与不规范使得不典型肺结核比重明显增大, 这给我国肺结核防治增加了难度[4]。不典型肺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且X线表现无典型性, 临床诊断相对较困难。目前认为不典型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为干酪化淋巴结面向下叶支气管破裂引发不典型性血行感染[5]。不典型肺结核病程相对缓慢, 结核感染症状不明显, 患者可有乏力、胸部闷痛、消瘦、咯血、咳嗽、发热、盗汗等症状表现。多数患者在接受抗结核病毒治疗后2~7个月病灶明显吸收, 空洞在治疗达2个月左右时逐渐愈合, 仅少数能观察到纤维性病变或钙化。除此之外, 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白细胞分类正常, 计数略高[6, 7]。

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病灶多集中分布在右侧, 病灶形态与症状多样。早期患者肺单侧下叶薄壁形成较大空洞, 条索影遍布周围, 该类病灶多为播散灶。治疗不及时或药物控制疗效不理想是导致这种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 空洞形成的过程为结核菌向血管与支气管播散, 液化的局部病灶经支气管排出即形成空洞, 随后蔓延至周边, 致使细胞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临床在对肺结核X线进行鉴别诊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年龄>45岁, 病灶直径>4 cm合并胸膜粘连或放射状条索状影、分叶是周围型肺癌可疑因素;②侧位X线检查明确肿大淋巴结体积、数量、形态进而判定是否为支气管非淋巴结核;③单纯依据肺内无原发病灶, 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影像表现无法确证原发性肺结核, 有此影像表现的患者也有可能为恶性淋巴瘤, 故而临床诊断需提高警惕, 仔细鉴别;④鉴别诊断多伴有非特异性感染的阻塞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肺不张与中下肺叶结核患者早期渗出性病灶, 若抗炎治疗效果欠佳怀疑存在结核[8-10]。

综上所述, 生理病理过程相对复杂的不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表现无特异性, X线影像特征表现缺乏典型性, 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临床单纯以X线检查为依据进行诊断准确性难以保障,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漏诊, 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联合X线检查进行诊断是比较可靠的一种诊断方法, 除此之外还需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为实现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早发现、早治疗, 建议面对中青年群体及同肺结核患者有接触史的高危人群大力开展不典型肺结核疾病知识宣传与早期筛查。

参考文献

[1] 杨修明, 龙昭武. 49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及误诊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0):1367-1368.

[2] 王晓霞, 梁晓燕. 21例不典型肺结核X线表现分析和鉴别诊断.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2(35):185-187.

[3] 黄宁, 李丽霞, 左金宝, 等. 6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表现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3):105-106.

[4] 杨文军. 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2):11-12.

[5] 方志杰, 胡洪斌. 非典型性肺结核X线、CT诊断与病理分析. 中外医疗, 2012, 31(10):166.

[6] 张大勇.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3(6):68.

[7] 郝润松, 韩庆森, 亓进友. 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胸部X线及CT表现特征分析.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2, 2(3): 218-220.

[8] 刘靖元, 林焕兴, 邓章莉.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检查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1):123.

[9] 沈振宁.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比较.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2, 22(10):4166.

[10] 李振明. 36例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 吉林医学, 2012, 33(24):5300.

[收稿日期:2017-06-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