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利与弊

2017-12-12 10:40丁琪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监管微信

丁琪

摘 要: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以其强大而丰富的功能快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教育行业的角度来看,教育微信化也成了势不可挡的潮流,其中微信公众号更是教育微信化的“中流砥柱”。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教育行业;管理;监管

教育行业为什么需要微信——不得不论的现实原因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早已没什么新鲜的,如今的社会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我们挣脱了固定的设备、电线的限制,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网民早已超越一般的互联网网民,成为了上网主力军。与此同时,微信作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佼佼者,集文字、图片、视频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自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据统计,截至目前腾讯已拥有7亿微信用户。移动网络的发展势头如此,教育不跟上这时代的潮流,必然会渐趋落后。这也是新时代下的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所在。传统的教育下,要求学生老师面对面交流,学习信息由学校、老师发布,这便导致教育资讯的闭塞,家校沟通的不畅。而移动互联网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一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微信,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多层次、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微信,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种信息,给家长提供平台去了解学校。移动互联网成了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土壤,在新的时代下教育发展必须要在其中扎稳脚跟。

其次,教育面对的人群微信普及化。教育当中的主要角色是家长、学生和教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这些对象的联系。而据统计70%的手机用户开通了个人微信,其范围涵盖各年龄阶层的人群。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学生、老师都是微信用户,如此一来利用微信发展教育也是必由之路。工具的普及化才能造就影响的最大化,微信的用户之多,给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面对人群,这也是一种传播教育的新型方式。

再者,从另一个经济角度思考,学校顺应时代潮流,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微信账号,只要运营得当,微信给学校带来的就不仅是巨大的使用功能,它更将作为一种资产而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数量的增加,这份资产也就会不断增值。而微信这一沟通工具的特性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学校与学生等校内外关系的维护,使用朋友圈分享让学校更具影响力。

总的来说,在线教育在最近一两年已对成人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在线教育有充分认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能搬到线上的一定会搬到线上,所以要尽早考虑将线上线下结合,积累线上经验和资源。微信能够帮助教育行业各类机构快速、低成本进入到线上。所以综上因素考虑,教育行业的微信公众号势在必行。

教育行业为什么需要微信——不得不讲的营销趋势

提起教育人们似乎都会刻意避开各种盈利性质的培训机构,觉得教育特指学校教育,其实这大错特错。所谓教育,指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在这样广义的定义下培训机构虽以营利为目的,但绝对也是进行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当中,培训机构发展尤其火热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以理智的思维去认识它,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将之放在整个教育行业的领域去思考才是最有利于教育、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我这里所谈的教育是广义上的教育行业。

简而言之,从营销的角度而言,微信给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之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这些绝佳的优势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

教育行业为什么需要微信——不得不说的价值优势

首先,教育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发展都离不了系统科学的管理。伴随着微信的发展,随之崛起了无数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进行的是专业化的管理。这些管理包括订阅模式、推送模式、反馈设置和语音信息的处理。教育行业的微信管理平台管理教育资讯是以订阅号的形式传播给受众的。“订阅”这个动作,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这里获得比自己更专业、更全面的视角、观点,原始事实要经过整合再输出。这就是微信的内容价值,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推送模式的管理换言之也就是宣传方式的管理,首先微信通过其订阅号产生内容价值,而这种价值需要传播才能最大化。那么微信提供了推活动、推网站、推内容、推APP等多种方式,将单纯的文字表达的教育信息“活化”,也让受众不由自主地进行配合,转发或分享相关资讯,从而达到扩大用户,轻而易举免费地产生了超越报纸影响力的自有媒体。反馈设置的管理,通过订阅号用户获得相对专业的教育观点、教育资讯,然而这些资讯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人类,单向式的信息爆炸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微信管理平台提供了一种自动回复的功能,这也给教育领域的公众号带来了创意的发展空间。不是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信息都是符合大众爱好,适合集体推送的,那么微信管理平台便可以设置关键词由受众自行获取。这种自动回复功能实际上类似一种搜索引擎,筛选出目标内容,更加高效便捷。最后微信还有一个语音信息处理的巨大优势,语音信息是微信上一个强大的信息呈现功能。相比较于文字信息,一方面其简化了短时沟通的方式,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以录音的方式保留下来可供多次重复收听。另一方面,语音信息尤其适合互动,直接亲切,一问多答。以班级微信群为例,内容含量加大的信息可以直接用语音发布,简单而清晰;老师、家长、学生可以直接语言交流沟通,多方共同参与而产生较为民主的讨论结果。这些都是微信管理平台在处理教育资讯上的巨大优势。

从教育行业的微信运用与新浪微博的微教育对比来看,还有一个创新点在于“移动”二字。传统的微教育除了基本的传播教育信息的功能外,主要通过录播视频教学、直播互动教室来进行教育活动。的确这两种方式能有效弥补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但是这两种方式主要倾向于PC平台用户,这种微教育很大程度上要受空间、设备的影响。而正如上文所说,当今时代早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教育应当尽可能广泛地去面对受教育对象,而教育行业的微信运用让更多的人开启了移动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打破了空间的束缚,人们通过教育领域的订阅号,可以随时随地去接受教育信息,去学习、去思考。另外,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个影响教育不容忽视的现象——时间碎片化。所谓碎片化时间特点是这种类型的时间并不是长而完整的,而是不固定的、抽出来很零散的时间。现代社会忙碌而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深入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碎片时间的利用价值。而绝大多数人选择用手机进行网上购物或是手机游戏,但也有大部分人更愿意用这些时间来学习。微信便是很多人用来充实这种碎片化时间的应用。在这样零散的时间里,大部分人们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但这并不是说人们无法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学习。正如上文所说微信管理平台管理订阅号,人们从订阅号中获取资讯,而这种资讯便是根据人们碎片化时间的情况进行编辑处理的,既是能够吸引人们关注的教育问题,同时文章篇幅也适中,让人们能够较为完整地接受信息。虽然目前对碎片化时间利用褒贬不一,但是能够利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缝隙中去,又何尝不是一种极佳的普及教育,提升公民良好素质的方式呢?

将微信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确有着许多积极影响,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其产生有利因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认清这一点,科学合理地去运用微信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将微信应用于教育领域,旨在提供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受教育途径,提供途径之后并不就是完成了整个教育过程,还需要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指导和监督,而微信在这一方面的功能尚不健全,尤其是监督机制。教育者无法很好地通过微信软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进行很好的监督,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微信平臺本身也不能对学习者的学习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其次,网络诱惑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在教育领域中使用微信软件时处于网络连接的状态,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可能容易被网络中的各种诱惑所影响,而影响学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各种各样的趣事与诱惑,学习者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网络诱惑所吸引,特别是自制能力较差的学习者和较为枯燥无趣的学习过程。并且在软件运行的过程中,学习者很有可能会接收到与学习无关的信息,这或多或少会分散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在微信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实践中,软件目前尚不存在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和解决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正常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联网监管微信
微信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微信
微信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