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语言的秘密,促文章“妙笔生花”

2017-12-12 15:05卢妍玉
考试周刊 2017年20期

卢妍玉

摘 要:该文以“第三学段”为重点,简述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发教师领悟《新课标》精神,按照《新课标》指明的方向,转变教学方式,聚焦“言语形式”, 破解语言表达的秘密,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范例,促学生文章“妙笔生花”。

关键词:破译语言秘密;领略语言之妙;赏析布局谋篇;揣摩材料安排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常发现这样的怪现象:有些学生即使到了五六年级,即使平时似乎也很喜欢看书,但是语言文字水平还是不佳。也有一些颇爱看书的学生,对人与事极有见地,但文章总显得粗糙、文句混乱、杂乱无章。究其原因,是在看书的过程中,关注的仅仅是表达的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却忽视了表达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写的,这便是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缺少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留心。学生出现这种怪现象,这得归罪于我们语文课堂了——长期以来,“读懂课文”一直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学习一篇篇课文似乎就是为了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件事。这样的阅读教学忽略了引导学生学习或破解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的等言语形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秘密未破解,不知如何用语文,必然造成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不佳。

五六年级应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文章“妙笔生花”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新课标的的目标和内容都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新课标的这一性质,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教学从这种意识出发,聚焦“言语形式”,破译语言的秘密,才能真正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才能突破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不佳的瓶颈。所谓破译语言的秘密,便是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引领学生沉下心来在读书中揣摩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剪裁、怎么修辞的。这样的要求在第一、二学段的“阅读”目标表述中已初见端倪,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逐渐提高。到了第三学段,除了“……体会其表达效果”的阅读要求外,更增加了“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要求。这就明确地要求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在带领学生领略语言之妙的同时,还需要带领学生赏析文章的布局谋篇,揣摩文章材料上安排的特殊意图,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作铺垫。这正是高年段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紧扣课标教学定能让学生的文章“妙笔生花”。下面我选取教学探索中的一些思考及部分教例,与同行们做一些交流。

一、 領略语言之妙,促文章略显文采

作文能力的组成因素是很多的,其中语言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的学生习作不令人满意,仔细一琢磨,主要是遣词造句太口语化。要么表意不够尽善尽美,要么把复杂的意思套在了一个句子结构里面,结果语意缠夹不清;或者是在该应用各种修辞的地方就轻易地放弃了,语句就显得寒碜了;或者一个较有一点思想性的句子没有文学性的语句的外壳来包装,使一个有创意的内核被平淡的句子所消融。为改变学生习作中的这种现象,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格外地关注文本表达方式,引领学生品读,欣赏文字之精妙,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言语表达技能,以突破语言平淡的瓶颈,使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上一个新台阶,促其文章略显文采。

孙双金在他的《情智语文的追求》一文中说:“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滋味,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滋味。” 说的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赏析。学会赏析课文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在“课标”第二学段已经明确地提出来,这是学生需要习得的能力。这个学段教师引领学生赏析的重点是“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其赏析的策略在低段“美美地读一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增加词语、去除词语、调换位置、改换词语”等手段,让学生切实感受课文原句描写之妙。到了第三学段,教材安排了许多经典名著作品,赏析的要求也该逐步提高。此时教师应把重心移到引导学生赏析经典名篇名著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工夫,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经典名篇名著的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感受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存盘言语养料,促其文章略显文采。如《猴王出世》这篇文章,作为《西游记》中的一段经典章节,其构思之精巧,情节之生动,人见人爱,特别是作品语言更是精彩,如“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句式排比迭出,语言短促精炼,有节奏,读起来俨然石猴嬉戏腾挪,快乐自由,真是妙趣横生。而最后一个分句就更有意思了,“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就像一幅对子,一只顽皮可爱的石猴跃然纸上。我们在细读这些连珠妙语的过程中,不能不被经典作品的语言所折服——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活泼跳跃。语言的跳跃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顽劣、活泼的性格特点,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经典语言。我们徜徉在这样的语言之中,穿梭于这样的故事情境之下,既能体验到语言的美感,又能获得情感的浸染,心灵仿佛经受了一场灵秀山野、自由奔放的洗礼,这便是经典语言带给我们的收益。然而对于阅读经验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言,是不可能有此等获益的,其中的语言美感对于他们来说是个秘密。这样的语言文字,炼成这样的石猴形象,唯有老师扶着学生,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关注言语形式中的奥秘,引导学生对语言细细把玩、对文本细细品读,才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精妙,享受到经典的净化,从而习得和积累言语形式,唤醒语文觉悟和语言感悟,形成语文素养。

像《猴王出世》作品中这样的经典语言,其他编进教材中的名著,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作品中也比比皆是。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坚持以选找课文中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学习名人大家的语言文字运用,久之,便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一些生活化的不规范不精练的语言转化为具有文学性的优美语言,促其文章略显文采。endprint

二、 赏析布局谋篇,促文章构思精巧

布局谋篇也是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其文章所写的很多内容,都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生活,平平淡淡写下来,新鲜感并不多,此时,就需在如何表现内容(即布局谋篇)这方面花点心思。学生习得布局谋篇这种语用能力,这需要教师凭借教材,选找在布局谋篇上有特点的课文多作一些有益的切合实际运用的赏析指导。

五六年级的课文,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或讲究前后呼应,或巧设悬念,或构思新奇,或结构严谨。精巧的谋篇布局是言语形式的综合体现,是最具语文性的内容之一,阅读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谈歌的《桥》这篇小小说,其谋篇布局就表现为独特的“设悬”式结构。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前面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无情的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而是设置了个悬念,让读者心中生出诸多的疑惑,直到小说结尾,洪水退去,悬念才揭示——老党支部书记,小伙子,原是一对父子。读到这里,谁的鼻子不蓦地一阵酸楚呢?悲壮!悲怆!人心俱震撼,天地亦动容!那么,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讲明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这种“设悬”式结构是小说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对于成熟的读者来说,是出乎意料又实属意料之中的情节安排,而对于阅读经验并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新鲜的,由此带来的特殊的情感震撼和冲击也就非同一般了——紧张,崇敬,疑惑,震撼……多种强烈的阅读体验交织于学生心中,足以让学生刻骨铭心。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结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设悬”式结构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其教学价值的不可替代性,是《桥》课堂阅读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关注点,是教师进行文本的教学解读时所无法绕开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重笔墨赏析的过程中,学生便能感受到小小说精巧的构思所产生的效果:这种“设悬”式结构的精巧构思,能使文章产生一种更加感人的效果,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尾,能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其谋篇布局也别具一格:一是倒叙开头,由果溯因——第一部分为果:鲁迅先生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爱戴;后面几个部分为因:用鲁迅先生的几则生活小事从不同侧面回答了鲁迅先生得到各阶层人民的爱戴的原因。二是空行标段,层次分明——四件事情各自成段,以空行标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行距明显加大,让人一目了然。三是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巧用首尾、对比、互补等多种照应,使文章结构紧凑。四是结尾总结,突出中心——结尾解答了开头的疑问,揭示了人物特点,点明了中心。再如《少年闰土》其谋篇布局则构思新奇,运用特写镜头的写法来写回忆式文章,并把这件事提到开头来写,使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像以上这样有精巧谋篇布局的文章在高年级教材中比比皆是,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语言的秘密”,需要老师帮助破解。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关注这些谋篇布局的特点,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赏析、学习和借鉴,让学生收获语文体验,进行方法迁移运用,逐渐学会表达。久之,其文章便能构思精巧,言之有序,作文能力便会迈上新台阶。

三、 揣摩材料安排,促文章“剪裁得体”

得体的剪裁更是作文能力的一块试金石。我们都知道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为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服务的。作者在写作之前一般都会掌握比较多的资料,这是文章的原料。但动起笔来只能围绕主题,讲最必要的话,援引最必须的事例和数据。什么话该说,什么話不说,什么话多说,什么话少说,都要认真剪裁,有所取舍。就像裁缝,拿到一块布,还只是原料,做成合体的衣裳就需要剪裁和缝制。初学写作的小学生,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写到一篇文章里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枝蔓横生,杂乱无章。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好教材中的“例子”,选找在材料安排上有特点的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选择文章材料的特殊用意,让学生体味之,仿效之。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一扬一抑,材料安排别具匠心。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以大量的笔墨,详尽地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宏伟壮观,只留一个自然段讲述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关照文题 “圆明园的毁灭”,好像显得重点不突出。文章写的是“毁灭”,为什么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要浓墨重彩介绍往日的辉煌呢?对于作者的材料组织,学生往往不会想太多,他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了。这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揣摩作者选择文章材料的特殊用意,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可以试着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夕阳西下时,作者漫步在园中充满昔日荣辱的小路上,穿过丛林花木,从那一石一木中想象着这座园林曾有的气势恢弘,无比骄傲。收回思绪,空旷的大地上,只剩下“大水法”和“远瀛观”的三两根石柱,昂着不屈的头颅,在夕阳下坚定地矗立着,叫人震撼。“美”得心醉,“毁”得心碎。引导想象后,学生不难发现作者写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就是为了与毁灭形成对比,越是对其“美”感到心醉,才越会对其“毁”感到心碎,文章这样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其实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材料安排传达出来的是作者的惋惜和悲痛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揣摩便会产生认知冲突,进而领悟作者选择材料的意图。

再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作为吴敬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六回的经典章节,其情节曲折、一波三折,对读者极具吸引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呢?作为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感悟严监生的守财奴形象外,还应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材料的。阅读时,可出示一段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将其与课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通过读读议议,让学生明白:此段描写严监生的“伸着两个指头”后,只写了赵氏一人猜,而且一猜就中。这样写,文章平铺直叙,缺乏曲折、生动的描写,不能吸引读者,读得很乏味。而课文先写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等三人猜,猜不中;最后写赵氏猜,才说中了。这样安排材料,情节曲折、一波三折,有悬念,就能吸引读者往下读了。可见,仅从猜严监生的“伸着两个指头”的这一细节,就可发现作者对材料的精心安排。

文章材料的精心安排,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依然是一个“语言的秘密”,因为它往往“潜伏”在文中,需仔细考量方能发现“庐山”真容,如果不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中去破解,去揣摩,怎能领略材料安排之妙,又怎能知晓作品主旨之博大呢?我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选找在材料安排上有特点的课文多作一些有益的切合实际运用的赏析训练,久之,学生便能举一而反三,把习得的语用能力迁移运用到习作中去,促其文章“剪裁得体”

总之,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得体的剪裁是一篇优秀文章的几个重要因素。“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师应认真领悟《新课标》精神,按照《新课标》指明的方向,转变教学方式。五六年级阅读教学应聚焦“言语形式”, 破解语言表达的秘密,引领学生领略语言之妙,赏析布局谋篇,揣摩材料安排,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范例,并在尝试运用语言过程中,跨越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台阶。久之,学生定能驾驭文字,促其文章“妙笔生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全席.探索“能力为重”[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6.

[3] 熊建峰. 阅读教学要关注表达技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