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2017-12-14 01:10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7年4期
关键词:国有经济公有制分配

安徽 钱 华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安徽 钱 华

【知识建构】

【疑难突破】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不同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②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区别意义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续表

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异同

项目 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地位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吸纳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联系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区别作用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较

比较 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地位不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重要分配方式含义不同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表现不同①国企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农村中家庭承包土地所得。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④村办企业、街道办企业职工工资所得①在私营、外资企业获得的劳动收入属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在私营、外资企业担任管理职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③在公有制经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靠资金、技术取得的收入属于按资金、技术要素分配意义不同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③一般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

4.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劳动作为商品而进行交换的一种分配形式前提基础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按照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区别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个人所有的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分配尺度 分配的尺度是劳动,即按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 分配的尺度实质上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相同点 都属于劳动收入,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5.维护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备考通鉴】

□考情回顾

近五年来,全国课标卷除2012年以一道选择题和一道论述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外,没有考查本专题知识的命题,试题多出现在地方卷中,如浙江、江苏、海南、天津、重庆、四川等地。地方卷一般结合时政热点等内容,综合考查本专题多项知识和能力,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五年来地方卷考查本专题知识的试题共有14道,其中选择题11道:浙江卷考查非公经济的市场竞争地位、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江苏卷考查所有制结构,海南、江苏卷考查财产性收入,四川、天津卷考查收入分配形式,广东、江苏卷考查收入分配公平;主观题3道:江苏、重庆卷考查收入分配公平, 浙江卷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命题预测

预计2018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会涉及本专题,将主要结合国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民生问题、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等热点,分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作用,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和举措等。

□真题借鉴

[高考真题](2016·浙江卷·25)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拿出615万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 ( )

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思路分析]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形式,它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一些特点,它既实行劳动联合,又实行资本联合,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劳动合作是基础。而材料中是将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获得分红,村民并不一定是这个公司的劳动者,所以不一定是股份合作制,A排除;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有多条,不是单一的,C错误;D不符合实际,夸大了按土地要素分配的地位;该村通过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发展了相关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B正确。

[思维阻点]一是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不准确。解答本题时,不少考生不能准确理解股份合作制的内涵,不了解其特点是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二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粗枝大叶,不准确不全面。解答本题时,有些考生看到了资本联合,就想当然地认为定有劳动联合,导致提取的信息不准确。

[规律方法]基础知识要筑牢,理清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基本原理的运用条件和范围;审读材料要细心,信息提取要全面准确,切忌主观随意性。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

猜你喜欢
国有经济公有制分配
国有经济改革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