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导航

2017-12-14 02:30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6期
关键词:多极化美苏两极

山东 赵 良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复习导航

山东 赵 良

一、从历史概念入手,梳理主干知识与相关重点难点

设计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特定历史概念;二是培养学生由点到线到面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一)历史概念解读

1.世界政治格局的概念: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二战前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情况:经历了由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变化。同雅尔塔体系一样,两者的建立也与战争有关(对拿破仑的战争、一战),但雅尔塔体系的结束则与战争无关,同时两者体现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政治格局。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包括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三个阶段。复习中,应重点掌握其演变的历史阶段特征,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经济格局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其演变与世界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对比、国家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外交传统、领导人意志等方面的关系。

(二)主干知识梳理

考点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②二战改变政治力量对比;③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④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⑤“冷战”加速两极格局的形成。

2.过程:“铁幕”演说的发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北约的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的成立。

3.全面认识两极格局下“冷战”的影响。①消极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古巴导弹危机等);阻碍全球化进程;造成部分国家分裂(德国、朝鲜、中国等);引发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②积极方面: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相互学习,促进世界整体发展;推动第三世界兴起,促进西欧、日本重新崛起;客观上推动科技的发展;对现代主义艺术(抽象派、摇滚乐等)影响深远。

考点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发展原因:①美苏实力相对衰落。经济危机、越南战争、与苏争霸、欧日挑战等对美冲击明显;与美争霸、体制弊端等加剧苏联困难。②新的力量冲击。欧、日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中国的振兴等。③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2.影响:促进自身发展壮大,冲击两极格局,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曲折原因:①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②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考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①美苏争霸,削弱美国,拖垮苏联;②经济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的影响;③第三世界的崛起。

(2)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影响:①造成世界局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②一超多强政治格局的出现;③多极化趋势加强。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①两极格局瓦解。②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2)表现: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

(3)影响: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利于世界和平。

(三)重点难点突破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的形成又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是两极格局中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①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面对两大阵营的对抗及西方阵营的敌视封锁,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②20世纪五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为处理与周边新兴国家的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兴起,推动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数量增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④20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⑤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此,我国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总之,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开展了独立自主的灵活外交。

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与经济格局演变的关系:①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经济分裂为美、苏为首的两大经济体系,以至于有人称战后初期的经济全球化只是“半球化”。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日本等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它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相辅相成、共同发展。③20世纪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趋势的再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二、从高考试题入手,明确考查重点与主要考查形式

设计目的:通过近五年新课标卷试题分析,引导学生熟悉高考考查方式及考查重点,进而把握复习中的重难点与方向问题。

2013—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本专题考查情况

规律总结:

1.从考查方式来看,题型上必修知识的考查都为选择题,选修部分有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材料题涉及本专题很多相关知识;依托材料包括非一手史料的图表与文字两类,且都围绕与二战后政治格局变化领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历史现象展开表述。

2.从考查知识看,一是直接考查与政治格局变化有关的知识,如2014年和2017年相继考查了两极格局瓦解后的欧洲一体化、美苏“冷战”、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常见知识;二是间接考查,即选择题个别选项涉及本单元部分知识,如2013年全国Ⅰ卷34题、Ⅱ卷35题。总体来说,本专题考查重点主要集中于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关系、“冷战”的表现及影响、欧洲一体化、对当今政治格局的认识等领域,从考点来说,考查主要集中于考点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3.从考查能力看,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反映”“体现出”“可看出”等要求体现了考查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4.友情提示: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与现实的关系密切,复习中可引导学生关注英国脱欧、半岛局势、北约东扩、中东问题、美俄关系等热点问题,并从现实国际关系中发现历史的影子。②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以及有关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都离不开其所处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因此,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中,只要涉及二战后的相关考查,一般会应用到本专题所学知识。

三、从高效训练入手,培养学科能力与良好答题习惯

设计目的:通过新情境新材料的原创试题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知识以及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1.(原创)二战后某西方政治家曾公开攻击苏联“扩张”,称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美国正高居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制止苏联的“侵略”。这一思想 ( )

A.影响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

B.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C.反映了美国要与英国共同主宰世界

D.成为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A【解析】本题考查“铁幕演说”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它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从而影响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故选A。C与史实明显不符,故排除;B与D标志都为杜鲁门主义。

2.(原创)对下图的合理解读是( )

A.欧洲全面“冷战”的结果

B.大国博弈的产物

C.两极格局确立的标志

D.美苏争霸的开始

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德国的分裂问题。材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德国正式分裂前,美、英、法、苏四大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问题,它体现了大国之间的博弈斗争,故选B。两极格局确立的标志为1955年华约的成立,故C不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欧洲的全面“冷战”以及美苏开始争霸等问题,故A、D不正确。

3.(原创)“除遏制苏联、抑制西欧共产党外,美国急需扩大国外市场……而且不少人认为,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繁荣,只是暂时的,因为它是建立在140多亿美元的出口贸易额之上,而这些出口的大部分都是输往美国最大的传统市场——欧洲。”材料主要揭示了美国 ( )

A.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原因

B.建立国际金融体系的目的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性

D.一战后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A【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原因。通过材料中的“遏制苏联、抑制西欧共产党”可直接排除选项D,再结合“出口欧洲”等可判断材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经济原因,故选A。再结合材料中的“出口贸易”等判定B不正确;同时材料也与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故不选C。

4.(原创)《美国通史》记载:从1954年开始,欧洲支付同盟成员国进行互惠结算时,就不再用美国的财政援助了。……在贸易方面,1948—1955年间美国的出口增长率只有23%,而西欧为93.9%,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他们所谓的“要贸易,不要援助”的道路。这些变化表明( )

A.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旧有的国际格局受到冲击

C.欧洲已经摆脱美国控制

D.欧洲一体化惠及西欧各国

B【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兴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通过材料中的美欧出口增长率的对比以及西欧国家的“要贸易,不要援助”可知,欧洲力量逐渐壮大,摆脱美国控制意愿日益明显,因此旧有政治格局受到冲击,故选B。C与史实明显不符,故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欧洲一体化惠及西欧各国等问题,故不选A、D。

5.(原创)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在国防和外交上严重受制于美国。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开始全面推行“新东方政策”,先后与波兰、民主德国等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主要反映了 ( )

A.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联合成果显著

C.欧洲地位大大提升

D.两德统一初见端倪

C【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地位上升冲击两极格局。“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明显与史实不符,故不选A;材料与欧洲联合及两德统一无关,故排除B、D ;“新东方政策”的推行使联邦德国与美国的关系从原来的“主从型”向“平等型”转变,而联邦德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是欧洲地位上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6.(原创)下图漫画主要表明了( )

A.欧盟吸引力的不断提升

B.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C.美国对欧控制日益放松

D.俄罗斯安全利益受到威胁

D【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北约东扩问题。漫画主要反映的是北约东扩问题,A选项与漫画主题明显不符,故排除;C选项也与史实不符,故不选;北约东扩也体现不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不选B;漫画中北约东扩,就象吃豆子游戏一样,一点点逼近俄罗斯,对俄罗斯的安全利益构成了威胁,故选D。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研中心)

猜你喜欢
多极化美苏两极
动物“萌主”在两极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地球的两极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研究
从导演角度谈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与多极化表达手法
从导演角度谈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与多极化表达手法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任意空间阵列多极化MIMO信道模型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