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017-12-15 11:34张茜楠江可佳
赢未来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对策思政教育高校

张茜楠 江可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作为新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以及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当下众多年轻人所青睐的社交工具,在生活领域、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已经将微博当作自己个性化生活的网络记录平台,热衷于与天涯海角的网友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那么针对这个现象,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就要切实关注学生们的微博社交动态,要合理地利用微博来向学生们导向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观,延伸思政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微博社交;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当下众多年轻人首选的社交工具,不仅如此微博平台也入驻了大多数官方,他们也将微博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因此,大部分大学生不仅将微博视为自己的社交媒体,也将微博当作获取信息的平台,可以这么说,微博的信息传播趋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状态,所以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科学地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工具,通过微博来向学生们导向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一、微博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微博信息的广泛传播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状态

大学生们虽然大部分都已经成年,处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较强,但是从思想整体性以及独立性而言,大部分大学生仍然处于一个飘忽不断的状态,他们的思想、人格尚未最终成型,在这个时期里,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价值观都会对他们的思想、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像。具体于微博而言,因为微博上的信息容量非常之大,信息传播也没有一个严格的限制,所以一些违法信息、消极信息、黄色信息乃至于反动信息都多多少少充斥于这个平台之中,而这就给大学生们的思想状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旦学生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缺乏科学的认知基础,那么他们的思想就极易被这些负面信息所影响。另一方面,高校里面虽然设置有思想教育体系,但是老师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关注学生们的行为动态,那些不健康的负面消息老师无法做到完全的隔绝,所以这些负面消息就犹如潜伏者的病毒,随时都可能对学生们产生思想认知上的伤害。根据报道过的新闻,前段时间内,微博里面出现一些反动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传递给部分在校大学生,出于猎奇的心态,那些大学生在浏览到这些消息之后将消息一分为二,不断地扩散,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微博复杂的信息来源对于大学生们的思想健康有着很不确定的直接影响。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被严重削弱

思政教育作为培植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以及政治认知状态的教育形式一直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老师能够通过思政教育来引导学生们的思想,帮助学生们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状态,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潜力,让学生们更加自信、自强。但是随着微博的兴起,学生们的兴趣都被微博所吸引,他们通过浏览微博上丰富多样的信息来不断扩充自我的认知,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信息来源的复杂性,所以学生们的认知在这一阶段中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而传统的思政教育相较于微博对于学生们的吸引度而言,又处于一个劣势,因此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在学生们的思想认知教育上的影响就受到了严重的削弱[1]。

二、微博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教学途径

(一)积极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政教学体系

在微博的大体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客观地分析微博的作用以及微博的影响力,要积极将微博的效应应用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之中,合理地构建一套思政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巩固思政教育的作用,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强有力的思政教育保障。那么在具体的教育中,老师要以学生们的主体需求作为教育的焦点,让教育顺应学生们的发展。老师还要充分要学生们接触到思政教育的资源,如新闻报纸、微博动态等,让这些新闻拉近学生与思政教育的距离,让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与学生们产生良好的沟通,这样就充分保障了思政教育的效率,才能够让学生们提升对思政学习的兴趣,进而逐渐扩充学生们的思政认知水平。

(二)充分利用微博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政辅导教育

北京地区的高校在思政辅导教育上非常出发,北京的大学生能够及时地接受辅导员的深层次思政教育,能够及时疏导内心、解答疑惑。而这一深层次思政辅导教育就是在保障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的深化思政政治引导,不仅如此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这一形式疏导学生们的内心状態,让他们保持正确的心理来学习与生活。那么以此为例,高校的老师在进行思政辅导教育时,就可以充分借鉴北京地区的思政教育模式,对学生们进行深层次的个性化思政引导,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来构建多元化的思政辅导平台,让学生们在微博的环境上也能够浏览到思政教育的资源,这样就强化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让思政教育在微博的环境下也能焕发生机,完成其特殊的教学使命[2]。

(三)打造思政教育下的微博媒体

针对微博传播的效应,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打造思政教育的微博媒体,通过微博媒体的运行来强化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延伸思政教育的范围。针对于此,高校应该积极组建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为思政教育微博媒体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优化媒体的内涵、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让思政教育媒体能够及时、广泛地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只有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微博化创新,才能够真正地让思政教育发挥其作用,让其在微博时代里也保持足够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三、结语

综上,微博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微博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微博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然后积极结合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充分利用微博媒体,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保证思政教育的特殊优势,让大学生们的思想认知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

参考文献:

[1]聂宗省. 探讨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C]// 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 2016.

[2]黄艳. 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29(5):73-77.

作者简介:

张茜楠,女,1991年12月6日—,汉族,吉林省吉林市,助教,硕士,人文素质教育,吉林医药学院;

江可佳,女,1992年8月10日—,满族,吉林市蛟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吉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对策思政教育高校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电视财经报道的现状及创新对策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