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中探究 思辨中成长

2017-12-16 11:47肖元莲
江西教育B 2017年11期
关键词:装盒五边形图形

肖元莲

中国教育科学院在吉林省珲春市组织的“益智课堂与思考能力培养”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兰州师范附属小学王龙老师执教的“四巧板”一课,从介绍“四巧板”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入手,给“四巧板”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讓学生从盒中取出四巧板进行第一次装盒,从第一次装盒的困难中引出问题,接着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和教师的引导,动手操作,探究出了四巧板的奥秘。教学中,王老师成功地将“学习器具”和“思维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在思辨中成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喜欢上了益智课堂。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 】 巧设装盒,开发学生思维潜能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四巧板”:“四巧板”源自中国,它的演变和发展源于民间智慧。中国古代称它为“调和板”,在日本叫“难解之谜”,西方叫它为“T字板”。

师:打开盒子,观察一共有几块四巧板,哪块对你印象最深,请举起来!

师:你能给每块四巧板起个名字吗?

生:小梯、大梯、大嘴巴、三角板。

(学生活动:装盒。)

师:为什么装不进去?

(学生感觉困惑。)

师:你能用手中的器具摆出学过的图形吗?

(学生上台展示多种摆法: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然后进行活动:第二次装盒。)

师:为什么这次装盒这么快?你是怎么想的?利用这两部分你还可以拼出哪些图形?你觉得玩四巧板有什么诀窍?

(教师采访学生:你认为在拼装的过程中谁最重要?大嘴巴最喜欢谁?)

【赏析】教师设计了两次装盒活动,第一次装盒是问题的引出,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接着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分析等活动,根据四巧板的特点给每块四巧板起名,方便研究。在拼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时,通过“一图多解”既让学生熟悉了器具,初步感受凹五边形的特殊,找到“大嘴巴”,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还让学生初步体验了“咬合”关系。第二次装盒时,学生速度快了许多,教师追问原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四巧板的认识,更凸显了他们思考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机融合。

【片段二 】 有效引导,促进学生深度探究

师:你能用手中的四巧板拼摆出图形“L”吗?

(学生应用五边形的“咬合”关系顺利摆出图形“L”并上台展示。)

教师小结摆图形“L”的思考过程,板书:观察—猜想(切割)—尝试(组合)—调整(翻转……)—成功,学生尝试拼摆“小船”,上台展示作品。)

师:要拼摆出小船,诀窍在哪里?

师(小结):“咬合”关系是拼摆小船的难点,五边形一定要与三角形“咬合”,拼摆才能成功。

(教师加深难度,学生尝试拼摆数字“1”。教师挑选成功作品与不成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处。)

师(小结):一种是利用“咬合”关系 ,另一种是让五边形的直角外露。

(教师让学生发现拼摆规律:拼摆图形时,确定五边形的位置是关键的一步。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直角外露”继续拼摆,学生尝试拼摆出?。)

师:你能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两部分吗?利用这两部分你还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

【赏析】教学中,教师精选素材,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装盒—拼摆图形L—拼摆小船—拼摆数字1—拼摆箭头”,五次拼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感性的拼摆到理性的思考,逐步上升为有目的的拼摆。在学生拼摆时,教师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充分营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分析、互动的氛围,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借助有代表性的图形,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拼摆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的灵动探索,完美地实现了从“动手操作”到“理性思考”的质的飞跃。

【片段三】 总结建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你觉得玩四巧板有什么诀窍?

生1:一定要确定五边形的位置。

生2:五边形可以与三角形“咬合”,也可以直角外露。

生3:要想成功摆出图形,观察是第一步。在尝试后,利用数学中的翻转、旋转、平移、切割等方法进行调整,才能成功拼摆。

……

【赏析】教师让学生总结玩四巧板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畅谈对几何图形的翻转、平移、旋转、切割、组合等方式的认识和应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四巧板的拼摆技巧,还是以四巧板为抓手,着重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建立学生对空间图形的探究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欣赏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时,笔者被他的以生为本、力求实现本真课堂的教学理念所折服。短短的40分钟他始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操作与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在思辨中成长。在学生拼摆成功或探索成功时给予笑声与掌声;在学生有质疑声时,给予适时点拨和评价。将益智器具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它能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游戏之美、数学之美、课堂之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仁山坪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装盒五边形图形
折纸体验馆
规范五边形重心定理
分图形
找图形
基于Durer五边形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
图形配对
GDZ-180型连续式自动装盒机
GDZ-180型连续式自动装盒机
GDZ-180型连续式自动装盒机
GDZ-180型连续式自动装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