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7-12-18 06:5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血糖

陈 平

(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1)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陈 平

(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所管理辖区内2015年1~12月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进行编号,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依从性,使患者自发、自愿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逐渐实现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具有易于实施、投入小、获益大等优点。

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1]。一经确诊需要终身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据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居世界第二位[2]。健康教育是公认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5年1~12月对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未接受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得更为理想,其结果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所管理辖区内2015年1~12月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进行编号,奇数编号为对照组,偶数编号为观察组,各200例。其中,男226例,女174例,平均年龄(57.1f9.8)岁,平均病程4.6年,空腹血糖(9.1f3.5)mmol/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BMI、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

1.2.1 健康教育方式:采取医生、护士、患者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的方式。平时就诊时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科普宣传、个体化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和健康教育处方,每月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1次2小时的健康教育集中授课,每半年组织观察组的患者开展一次趣味运动会。

1.2.2 健康教育内容:①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法的重要进展之一,通过监测血糖,为患者和医师提供了动态数据,有利于指导医师及时调整其它治疗方法。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教育,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血糖仪,科学规范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②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其它各种治疗的基础和前提,可有效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β细胞,其它治疗都是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发挥作用。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教育,促使其遵医嘱进行饮食控制,做到每天摄入总热量在合理范围内,饮食搭配比例均衡,三餐分配比例合适。③运动指导。适度规律运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有益影响,可以消耗部分热量,减少体脂含量,提高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葡萄糖的代谢;降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改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减少产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通过对观察组进行运动教育,使观察组患者熟练掌握运动方式、次数、强度及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督导患者自觉长期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④用药指导。糖尿病需终生用药治疗,患者难以接受或坚持,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对观察组用药教育和督促,端正了患者的用药意识,做到按时、按量服用口服药物,规范、科学注射胰岛素。

1.3 观察项目

分别记录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3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健康教育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3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均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等症状。

表1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情况比较( s,mmol/L)

表1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情况比较( s,mmol/L)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P观察组9.6f1.86.1f1.1<0.01对照组9.2f1.98.6f1.2>0.05 P>0.1<0.05

一旦患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只要血糖控制达标,其期望寿命与正常人一样[3]。但是,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的情况,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残疾或过早死亡。

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已经把糖尿病健康教育列为糖尿病治疗的5项基本措施之一。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科学正确的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从表1~3可以看出,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可使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未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控制得更为理想。说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依从性,使患者自发、自愿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逐渐实现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具有易于实施、投入小、获益大等优点。

因此在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中应大力推广并开展健康教育。

表2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比较

表3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 s,%)

表3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比较( s,%)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P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意识关系密切的终身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血糖升高,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

[1] 嵇加佳,刘 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05):617-620.

[2] 梁杰安,杨政雄,赖振威.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4,(07):1504-1505.

[3] 宋 彦,李 青,王竹影,等.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35-38+42.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70.13747.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