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的临床观察

2017-12-18 06:50沈洪波苗国庆吕忠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苏醒丙泊酚宫腔镜

沈洪波,苗国庆,吕忠杰*

(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北京 100022)

宫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的临床观察

沈洪波,苗国庆,吕忠杰*

(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北京 100022)

目的对宫腔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术前6~8小时内,要求患者严禁进食,同时于术前30 min为其注射0.5 mg阿托品。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经静脉注入1 μg/kg瑞芬太尼和1.5 mg/kg丙泊酚,之后,借助微量泵经静脉持续泵入2~3 mg/(kg·min)药物,对照组经静脉注入1 μg/kg芬太尼和1.5 mg/kg丙泊酚,其他方法与观察组相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及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值差异较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5±2.2)min,苏醒时间为(8.1±2.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5±2.7)min,苏醒时间为(12.7±2.2)min。观察组上述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药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是临床上宫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剂,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瑞芬太尼;非住院;麻醉效果;安全性

大部分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麻醉药剂进行麻醉。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剂有瑞芬太尼、芬太尼等,其中瑞芬太尼凭借其药效快、持续时长短等优势,受到了众多麻醉医生的青睐[1-2]。尤其是当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这种辅助性麻醉药剂联合用药时,其效果更为显著。为探究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药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所发挥的作用,我院开展相关临床调查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7.2f5.3)岁,体重42~68 kg,平均体重为55.3 kg;对照组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38.1f4.9)岁,体重41~67 kg,平均体重54.5 kg。观察组手术类型涉及宫内异物取出术(1例)、子宫组织活检(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8例)、子宫息肉摘除术(6例)以及输卵管通液术(5例);对照组手术类型涉及宫内异物取出术(2例)、子宫组织活检(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7例)、子宫息肉摘除术(5例)以及输卵管通液术(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术前,为患者进行各项血、尿、大便等常规检查,另外进行病毒感染生化检查,排除乙肝、丙肝和梅毒、艾滋病等。要求患者严禁进食,同时于术前30 min为其注射0.5 mg阿托品。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经静脉注入1 μg/kg瑞芬太尼和1.5 mg/kg丙泊酚,之后,借助微量泵经静脉持续泵入2~3 mg/(kg·min)药物,对照组经静脉注入1 μg/kg芬太尼和1.5 mg/kg丙泊酚,其他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变化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值差异较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手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变化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手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变化情况( s)

用药前后观察组对照组SBP(mmHg)HR(次/min)SPO2(%)RR(次/min)SBP(mmHg)HR(次/min)SPO2(%)RR(次/min)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118.2f11.1 1.7.9f13.5 115.6f9.8 84.7f9.4 82.3f6.8 85.5f6.6 99.3f0.5 95.4f1.2 98.4f1.3 16.6f0.5 14.8f0.4 17.9f0.5 112.6f10.8 102.5f11.5 109.3f11.2 83.9f9.5 81.2f11.3 85.9f10.8 99.4f0.8 98.3f1.0 99.3f0.8 18.6f0.5 16.2f0.8 17.9f0.7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 s,mi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 s,min)

注:P<0.05

8.1f2.3 12.7f2.2组别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观察组对照组14.5f2.2 18.5f2.7

3 讨 论

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类药物,常被用于临床上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瑞芬太尼用药后,达到血脑屏障的时间仅需一分钟左右,且能够迅速水解。相关研究显示[3],瑞芬太尼停药后的3~5 min,其对心血管、呼吸等的抑制作用就会消散。可见,其起效之快,维持时间之短。另外,瑞芬太尼相较于其他麻醉药剂,其维持镇痛的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用药计量均在标准范围内且等量,但瑞芬太尼用药组(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肢体反应的情况明显优于芬太尼(对照组),这就为保证宫腔内操作的安全性又增添了一份保障。丙泊酚是一种适用于门诊患者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常被用作临床麻醉辅助性药物。本研究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药时发现,患者不仅在麻醉过程中状态更为平稳[4],其意识恢复时间较短,并且术后并发头晕、恶心等症状等情况较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10 min内及术后10 min的SBP、HR、SPO2、RR值差异较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5f2.2)min,苏醒时间为(8.1f2.3)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8.5f2.7)min,苏醒时间为(12.7f2.2)min,观察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药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是临床上宫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剂,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1] 谭雪梅,蒋静敏.不同用药方法在无痛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麻醉效果的对比观察[J].重庆医学,2016,(13):193-194.

[2] 王选刚.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4):118-119.

[3] 马庆杰,刘 娜.两种苏醒评分应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5,(10):144-146.

[4] 王 太,王 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6,(24):35-37.

R452

B

ISSN.2095-8242.2017.070.13675.02

吕忠杰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苏醒丙泊酚宫腔镜
植物人也能苏醒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