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7-12-18 06:50连林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颈椎病疗法有效率

连林立

(河南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连林立

(河南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颈椎病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牵引、理疗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评价治疗前、治疗后2周末及治疗后12周末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周末及12周末,两组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NDI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周末,两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观念和行为的不良认知,重建良好动作模式,符合生物力学失衡是产生颈椎病主要原因的认识,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功能,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颈椎病;生物力学;疗效

颈椎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普通体检人群颈椎病的患病率为68.11%,60岁以上为100%[1]。颈椎病不但带来患者的身体不适,还影响患者的心理,不利于康复[2]。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应用于精神心理疾病[3],近年来,在疼痛领域的治疗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院对30例颈椎病患者在进行康复理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3~71岁,病程0.5~20年。患病类型包括:颈型颈椎病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1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5例、脊髓型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15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排除标准:有手术指征者;合并有肿瘤、结核、严重内外科疾病或精神病、传染病者;合并有明显骨质疏松症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试验途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中途退出或失访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颈椎牵引、推拿、物理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主要方法为:认知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家庭环境,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与认知误区;认知重建。通过图片、幻灯、模型等使患者知晓颈椎病的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通过引导、鼓励、暗示等心理干预修正错误的自动思维或核心信念;通过颈椎操、八段锦及全身功能锻炼纠正错误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7]进行临床有效率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NDI评分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与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两组NDI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NDI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s,分)

注:对照组治疗后,*P<0.05;同组治疗前,##P<0.01

组别n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对照组3031.57f5.2715.63f6.03##22.07f6.53##观察组3031.20f5.5912.70f5.11##*16.40f6.13##**

2.2 治疗后疗效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的退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疼痛及活动障碍;颈椎病的迁延反复常常诱发患者的不良情绪,甚至形成各种心理问题。颈椎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7%和84%。颈椎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升高心理状况明显下降。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重视精神心理及不良生活方式在颈椎病中的影响。常规治疗手段多针对生物躯体因素,但忽视了心理及社会因素,造成该病治疗后疼痛及功能改善,但易反复发作等问题。现代研究也逐渐从单一关注椎间盘及骨性改变发展为关注骨性和软组织改变双重机制上来,认为造成颈椎病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力学失衡[10]。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能修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情绪,重建对现实的态度和信念,树立自信,提高生活能力,对抑郁焦虑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纠正重椎间盘轻肌肉筋膜等错误观点,使患者客观的认识和对待疼痛及目前的功能障碍。通过功能锻炼形成正确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干预的观察组2周末及12周末NDI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12周末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认知行为疗法比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颈椎病的症状及疼痛,更有利于颈椎病疗效的维持。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观念和行为的不良认知,重建良好动作模式,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功能,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张立明,陈和军,蔡玉新.乌鲁木齐市成人体检人群颈椎病患病率调查及X线评价[J].新疆医学,2015,45(7):923-925.

[2] 于海玲,许 影,杜 璇.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2):11-12.

[3] 汪 军,崔 晓,周翠侠,等.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9):834.

R749.7

B

ISSN.2095-8242.2017.070.13719.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颈椎病疗法有效率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