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7-12-18 06:50周青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子宫出血

周青梅

(海南省定安县妇幼保健院,海南 定安 571200)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周青梅

(海南省定安县妇幼保健院,海南 定安 571200)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依据相应标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止血过程用时,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康复进程。

小剂量;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常也被称作围绝经期功血,其中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起始时间为卵巢相关功能出现衰退迹象,结束时间为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这段期间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其主要特征[1]。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月经发生次数相对频繁、每次月经经量过多、子宫出现不规则出血情形、子宫出现不规则过多出血情形等[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依据相应标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年龄41~56岁,平均年龄(46.28f2.19)岁,平均病程(3.8f1.3)个月;观察组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8.14f2.42)岁,平均病程(3.2f1.1)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戊酸雌二醇治疗,戊酸雌二醇应用剂量为4 mg,每隔7 h口服1次,同时依据患者的止血情况对戊酸雌二醇应用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治疗周期为20天。

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戊酸雌二醇应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米非司酮应用剂量为10 mg/次,口服,1次/d,治疗周期为半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保存在Excel文档中,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止血过程用时、血红蛋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 s)

组别例数止血过程用时(d)血红蛋白(g/L)血清性激素水平(mIU/mL)对照组3937.8f6.2106.2f10.38.2f1.2观察组3922.1f4.7117.4f12.26.4f2.4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一般将刮宫、性激素及子宫内膜切除等治疗方式作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症的主要诊治手段,不过其临床治疗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且极易对患者子宫造成严重性损害,同时可能致使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出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及影响[3]。米非司酮是一种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在患者机体内与孕酮受体产生作用并结合,具备妊娠药物的疗效,作用对象主要为卵巢,能够有效延迟排卵过程,同时使患者雌激素及孕激素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4]。戊酸雌二醇是一种对患者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具有提升作用的特效药物,对患者子宫内膜增生速率具有提升作用,进而实现止血功能[5]。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戊酸雌二醇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止血过程用时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缩短趋势;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趋势;观察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趋势。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止血过程用时的缩短,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康复进程。

[1] 董宪凤.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8):815-816,819.

[2] 周莉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7):55-56.

[3] 郭 静.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1853.

[4] 王 琳.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159.

[5] 吕文丽.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9):303-304.

R711.52

B

ISSN.2095-8242.2017.070.13800.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戊酸雌二醇子宫出血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介导17β-雌二醇抗血管平滑肌细胞氧化应激性衰老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