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2017-12-19 08:20周阳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3期
关键词:经理层董事会商业银行

周阳生

摘要:公司治理就是公司投资者为实现控制并获得良好收益的前提下,利用多种途径对公司运行模式所作出的各种激励约束机制的总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报酬率和股东收益率较低、经营管理风险较大,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失效。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公司治理降低风险以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健康安全持续运转。

关键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控制

引言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管理者尤其认识到良好的银行治理结构对商业银行安全经营以及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商业银行想要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其公司治理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金融行业进行了渐变式的改革,尤其是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成为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当前,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先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欠发达、风险管控水平有待提高。此外,为了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我国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准入窗口,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受到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市场份额被压缩,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之路迫在眉睫,而且改革必须由内到外从银行治理角度出发。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安全经营,控制其风险则是银行治理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基础分析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在企业产权清晰的情况下,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关于权利责任分工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总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受到冲击,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问题。基于对银行公司治理研究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银行公司治理理论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和充实。

商业银行治理理论是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发展基础而展开进行的,因此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理论的具体应用。随着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商业银行治理理论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为加强和深化。当前,关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经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控股股东的资产侵占问题。

(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识别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程度风险所体现出的承受能力,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的过程。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的组织机构,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风险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自身特点,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是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关于组织决策、激烈约束机制等的内部制度总和;外部公司治理是以外部竞争市场为主的制度,其中市场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和载体。

(一)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1)董事会治理与风险控制

董事会是公司制企业的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总体监督管理,是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益都由董事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情况所决定。根据统计可知,在1990-1991年中美国有超过90%的董事会成员存在消极怠工或玩忽职守的现象。在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中,董事会代表公司股东对经理人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成本。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经理人容易控制董事会等状况的存在从而增加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风险概率。

董事会的独立性问题是理论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是进行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根据在公司中是否有岗位的原则将董事会成员分为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内部董事也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外部董事则是独立于公司之外的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专家学者等。

(2)经理层治理与风险控制

经理层持有公司股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有着较大的影响。根据调查统计可知,经理层持股与商业银行的收益风险指数、公司风险是呈现正比例关系的,与银行系统风险没有存在关系。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经理层持股不仅会使银行选择更加冒风险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增加经理层对外部治理风险的抵抗力。同时,如果公司内部董事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就会导致商业银行股东与经理层的利益偏差加大,增加了银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員工的流动性,经常会采用长期激励机制。让经理人持有商业银行股份,就使得经理人成为股东。因此,经理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可能与董事会等形成内部控制,加大银行治理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外部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1)外部相关者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当商业银行面临破产风险时,银行较低的自有资本率使存款人大于股东的利益损失。一旦破产,不仅会使存款人遭受巨大损失,同时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程度,容易引发社会的并发症问题。此外,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机制对存款人有着副作用,不仅增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同时也削弱了银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与此同时,如果借款人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也可能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如果借款人和商业银行的联系并不密切,在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都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银行则会承担更高的风险。

(2)外部市场环境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日益加大,资本充足率持续降低,弱化了企业的风险约束机制,使得商业银行可能为了追求预期收益而过度追求高风险行业,从而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继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

法律环境也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经理层在商业银行投资的法治环境较好的国家中发挥中重要的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部分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机制。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随着金融市场逐步放开,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所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加大。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优化治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股权机构不合理、公司治理风险控制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仍待解决。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实际出发,并且吸收和总结先进模式的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一)促进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发展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产权清晰,形式多样,但是国有控股仍占比例较大。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往往发挥着一言堂的作用,没有有效的机制能够控制大股东的行为。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促进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发展,清晰界定各股东的作用,确保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防范和控制政府股东利用特权行为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进一步规范政府股东的干预行为,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商业银行的管理控制模式。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引进经验丰富的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多元化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以控制其風险。

(二)构建符合商业银行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银行更关注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短期的利益激励,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商业银行治理层和管理层可能发生过度冒险行为,诱发严重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注重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精神刺激和激励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商业银行需要不断优化劳动用工制度,将员工工资与业绩、市场环境以及岗位等因素相结合,提高薪酬的透明度。其次,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再次,将管理层的薪酬制度与风险控制有效结合,防止出现只重薪酬而忽略风险管控的状况。

(三)加强内外部监管机制

由于当前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管职能弱化,应该根据岗位明确各自监管职责。董事主要关注经理的道德风险问题,监事会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为主要目标,通过强化监事会的作用从而转变岗位职能。

外部治理环境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隐含需要加强外部监管机制。首先,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关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以及扩大投资范围促进融资的顺利完成。其次,强化信息披露机制。涉及信息披露监管机制,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再次,防止过度监管和交叉监管的行为出现。

参考文献:

[1]唐秋锦.基于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研究[C].天津商业大学,2014.

[2]杜鹃.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研究[C].山西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经理层董事会商业银行
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探讨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关于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董事会监督下经理层行为选择研究
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再造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