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举措

2017-12-20 21:21徐婷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举措企业文化

徐婷

摘要: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培训中心明确了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需要,将这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依托两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力实施“四项工程”——“阳光工程、素质工程、健康工程、爱心工程”,有效的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凝聚员工的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培训中心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举措;沟通渠道;四项工程

一、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之初,笔者感到企业文化手册装帧精美,企业文化词句漂亮;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就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几乎落实不到实际行动上,几乎融入不到工作岗位上,其结果就是好像是一纸空文,无法接地气。

实际上,企业需要员工忠诚、主动、有执行力,既能共富贵也能共患难,总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员工除功利要求之外,需要愉快、尊重、自豪和温暖的感受。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需要是一个双向即:互相忠诚、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达到积极健康、活泼和谐。这就是我们企业文化所期待的状态,能做到这样,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企业文化落地首要应明确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需要有哪些,了解员工的精神状态,把握企业的期望;其次要将这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就有效的实行了企业文化的落地,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氛围,助推企业发展。例如:近年培训中心新入职90后的员工,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工资、甚至人性化的关怀,都可能很难让90后员工产生应有的忠诚度;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可能需要更多的应用文化激励,使企业的需求与员工的需求有效的融合,讲求双向性,即有共同的目标诉求、共同的价值观、相互忠诚,才能提升他们的忠诚度。

二、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1.依托有效沟通渠道

如果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有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良好沟通,彼此能够相互了解,那么员工自然就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二者之间也自然会产生感情,将有效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建立各种各样有效的沟通渠道,使企业与员工达成精神层面的充分交流,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企业有效的沟通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借助正式组织形成的沟通渠道,例如借助党、团、工会、职代会和部门、班组等组织,另一种是借助企业内的非正式组织形成的沟通渠道,例如:培训中心的员工自发的形成了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兵乓球协会、女子瑜伽协会等各种协会社团组织。

培训中心以这两种沟通渠道,使公司的战略、价值观等等得到有效地贯彻;使员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能得到合理的解答和较为满意的回应;特别是非正式组织形成的沟通渠道,把人们从固有工作的轨道中解脱出来,消除常规工作的紧张与拘束,使人在工作之余,能将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有调节和充电的功用,而且还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大力实施“四项工程”

依托有效的沟通渠道,培训中心大力实施“四项工程”——“阳光工程、素质工程、健康工程、爱心工程”,凝聚员工的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培训中心的快速发展。

一是实施阳光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民主管理纲要》,着力构建“决策重民意、管理纳民智、公开顺民心”的工作格局。工会紧密结合中心的改革发展实际,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对于员工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热点、焦点问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确保了员工代表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正确履行员工民主权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心发展。

工会利用实地察看、调查了解、交流沟通等多种形式,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员工群众意见和建议、诉求,收集各部门班组提案、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活动等,汇聚员工智慧,反映员工心声。例如:员工普遍反映办公楼冬季不热,夏季不凉的问题,领导班子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应对,改善了办公条件,装了空调、更换门窗、敷设保温墙,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落实到了实处。

二是实施素质工程。紧紧围绕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坚持“全员学习、全员转型、全员提升”理念,紧紧依托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室,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创效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工作室也为专业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引领员工发挥创新潜能。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练什么;贯穿生疏--熟练—精通”的练兵思路,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员工培训,特别是为青年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青年员工的岗位技能,开展挂岗锻炼、师带徒等一系列有规划的培养活动,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满足培训发展的需要。

开展大力弘扬先进典型集中宣传活动,宣传美的榜样,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先进事迹,让美的力量扩展、升华。例如:开展选树高天山同志等国网最美人活动,开展优秀青年培训师挂牌。着眼发现选树培训中心那些默默奉献、立足在岗位、成就在岗位的先进典型,展现他们忠诚奉献的朴实情怀和敬业精神,带动中心上下做实事、求实效、建实功。

三是实施健康工程。切实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大力倡导“积极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开展员工健康食堂的创建工作,推进“绿色”餐桌的健康理念,从科学营养的角度为员工合理搭配膳食例如:午餐、晚餐增加水果、酸奶、粗粮等。普及员工医疗保健知识,开展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实施健康托管等,提高员工身体健康水平。

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例如:开展南山徒步、职工羽毛球、兵乓球等健康有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员工文体活动,不断改善员工工作情绪、增强自信心,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導员工坚持健身锻炼、培养文艺爱好、参与读书活动,做好员工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创新,又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彰显国家电网公司品牌。

四是实施暖心工程。人既是“经济理性”人,也是“情感””人,当管理和物质激励手段不能完全奏效的时候,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员工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中心通过一些细节动作进行文化激励。例如:给予特殊人群更多人性化的关怀。例如:开展走访退休老同志、家庭困难职工、生病住院职工等,慰问节日期间家在内地新入职的员工,开展在岗员工逢生日赠送礼物活动等,切实关心职工生活,传递组织关爱,引导员工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实施企业文化落地的成效

依托沟通渠道,培训中心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加大文体人才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利用培训中心的体能中心,不断丰富和完善各类文体协会组织,努力构建“各俱所长、百花齐放、融容和谐”的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局面;加大员工培训,促使培训中心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员工团队合作意识的,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了企业、员工健康发展,实现了企业文化落地,同时也实现了培训质量的改善,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忠良.企业文化建设刍议(A).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95

[2]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举措企业文化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职业院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