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节录

2017-12-20 13:16张春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探究问题

【关键词】批注;问题;探究;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5-0076-03

【作者简介】张春华,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27)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师:当看到我这个陌生人站在讲台上,同学们会想些什么呢?

生: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会怎么上这堂课?

师:有好奇、有期待、有思考、会提问是优秀学习者的标志。我曾经在这里上过课,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有人说相信)。

师:2009年的9月,我就在这里上过一节阅读探究课。同学们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你没有亲身经历过。作家刘亮程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都会产生怀疑。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我们一边读文章,一边提问题,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看到《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个题目,你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呢?请思考后再说。

生: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证据”?今生今世有哪些“证据”?为什么要用“证据”这个词?

师:你一连提了三个问题,而且很有逻辑性,开了一个好头。谁接着提问?

生:我还想再提三个问题:“今生今世”为什么还需要证据来证明?“证据”有什么意义或者价值?作者借“证据”想表达怎样的主题?

师:你也提了三个问题,而且很有深度和难度。读出了问题就是走进文本的一个标志。我们就尝试来思考和解决他们的问题。什么是“证据”呢?能不能给“证据”下个定义?

(学生有的翻词典,有的小声讨论。)

师:谁来试着用学术化的语言给“证据”下个定义?

生:证据应该是一个法律方面的术语,它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

师:你从法律角度来定义的。一般的诉讼活动都是围绕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的。今生今世有哪些“证据”呢?请同学快速阅读,圈点评注,留下阅读的“证据”,证明你认真阅读过。

师:你找到了哪些“证据”?

生:第1、2、4、5、7、8段都有。他写到了院墙、树、圈棚、炉灶、草、土墙、房子、破墙圈、烟道、锅头、泥皮、烟垢、灰、划痕、木头、铁钉、大风、瘸腿男人、大榆树、榆木桩、月光、大红公鸡、黑狗、夕阳等很多具有乡村特点的事物。这些都是作者今生今世的“证据”。

师:你一下子找了这么多,都用笔进行了标注,很全面。这些“证据”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吗?

生:有的没有。我经历过的,例如毽子、自制的弹弓、上学趟过的小河、从上面摔下来过的枣树等。我想,每个人今生今世的證据是不同的。

师:为你有趣味的人生证据点赞。请同学读一读这几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具体?

(学生大声朗读。)

师:这几段作者写得很具体而且细腻,有什么意味呢?请你结合读的内容说一说。

生:这些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也是最为熟悉的、记忆深刻的“证据”。例如“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等。本来并没留意的生活中琐碎的一些小东西,突然让我产生一种震撼感。

师:震撼,并不一定是宏大场面,也可能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物,对吗?你的内心也很细腻,瞬间捕捉到这些被人忽视的内容。有没有同学围绕这些“证据”继续提问题的?

生:这些“证据”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证据”可以怎样分类?

生:作者对这些“证据”持什么态度?

生:为什么要用“证据”来证明?

师:好!又是一连串的问题,而且越来越深刻。有没有同学能回应他们的问题?

生:我想回答他的第一个问题:这些“证据”都是故乡的,是自己熟悉的,是“我”曾经拥有的,曾经陪伴“我”的,也是现在失去的。

生:作者对过去有点后悔,也有热爱和留恋,他用了“不懂得珍惜”,还三次写“不知道”,都是后悔的表现,真情就是热爱。

生:“砍倒”这个词具有粗暴的意味,说明之前很不珍惜,现在明白了,这些“证据”却消逝了。这个细节描写更能表现作者的愧疚和热爱。

师:他抓住了一连串的细节,“推倒”“砍掉”“拆毁”等动词,还关注到“我不懂得珍惜曾经拥有的”“我不知道向熟悉的东西告别”这类关键句来思考问题,品味感情,值得学习。你把这几句慢慢读一读。

该生读(略)。

师:要多从细节中,从字里行间找问题,找答案。作家总是想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藏起来,但又总留些蛛丝马迹;读者总是按图索骥,想发现作者的意图,或者生出自己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才有味道。还能找到一些吗?

生:第二段通过与“证据”对话的方式来表达,对“草”“墙”等都用“你”来称呼,很亲切,叮嘱它们要保重,无声的交流更感人。

师:虽然实实在在地经历过,但还是有点“怀疑”,第四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连续用了7个问句,突出“怀疑”之深,也写出了对故乡的“证据”的印象之深。类似蒙太奇的写法,把各种画面叠加在一起,很有张力。

师:当这些曾经拥有和熟悉的事物消逝的时候,作者有怎样的感慨呢?写下你的批注。

生:我批注第六段“这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证明?这些“证据”是否会像一粒土那样归于沉寂?

师:你也用了几个问题来表达你的思考。我想到了三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本来你活得无忧无虑的,被这三个问题一问,你感觉突然糊涂了,甚至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不安。作者的这些怀疑和追问想表达什么意思呢?endprint

生:我批注“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自己恐怕也无法证明,一切都在过往,过去了,也改变了,真实的也变成了虚幻。

师:那么,这些“证据”对于今天的生活有意义吗?

生:我们总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这些生存的“证据”对我们是否有用,过于功利化地看待拥有的一切,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曾经生活的证明。

师:你用“根”来表达,既形象又深刻,提醒我们不要以城市化进程破坏曾经生活的记忆。

生:作者要表现怀乡之情,表现一种深深的乡愁。当“家乡”被称作“故乡”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离开了生你养你的地方,意味着你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珍贵回忆。

师:你的这句话很有哲理,是自己想出来的吗?

生:是我从一篇文章里看到的。

师:读书贵在学以致用,成为今天成长的“证据”。你说到“乡愁”,与以前学过的怀乡散文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是一般的思乡情结。他从家园废失,谈到了精神家园、回家以及虚无的概念,这是一般单纯的思乡散文没有的。

师:刘亮程被称为“乡村哲学家”,有些话真的很有哲学意味。齐读最后两段,讨论一下,怎样理解他的这些话?

(学生朗读并讨论。)

师:作者对于曾经的“证据”的消逝有怎样的态度呢?

生:作者认为,曾经的“证据”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是我们的心灵归宿。也表达了自己对失去精神家园的遗憾和无奈。

师: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精神自我的存在。文章最后一段话,能读懂吗?请同学们一边提问,一边思考。

生:家园为什么会消逝?

生:我们如何捍卫家园乃至精神家园?

生:我要到哪里去寻找我的家园呢?

生:怎样才能找到我的家园呢?

生:我对回家的路的寻找会不会成为徒劳?

生:虚无之途是否就是毁灭之途?我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是否消极、悲观。

师:同学们的这些问題都触及了人类生活的终极命题,提问让我们对文本的思考更深刻。

师:纪伯伦曾说过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他还说过,“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你能理解吗?

生: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

生:我认为作者其实也知道,人要留住自己经历过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它们只能成为记忆或者精神财富,所以无奈和遗憾中也有达观的心态。

师:世界和人生的终极问题很难回答,不断追问,不断寻求证明,也许就是我们生存的意义,我突然想起刚刚学过的曹文轩的《前方》,能帮助你理解文章的结尾吗?

生:曹文轩的《前方》中说:“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类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达到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生:家园废失让人伤感,因为家园承载的不只是那块土地,那片房屋,那条熟悉的路,它还承载着我们走过的记忆,每一样事物甚至事件都寄托着丰富的感情,快乐、孤独、惊恐和激动。没有了家园,就让很多人失去心灵和精神的家园依托。

师:我帮助刚才的同学再问一遍:这样的“虚无之途”是否消极、悲观呢?

生:人类一直向前走,一直在离开家园,又在寻找精神家园。离家,其实又在回家的途中。当我们失去了家园的寄托时,所以作者说“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我觉得不是消极悲观的。

师:虚无还有另外的意思,虚无是宇宙中唯一一种不需要证明其存在而存在的一种存在。虚无是我们精神的理想王国,是人类思想的终极追寻和终极思考。虚无是宇宙万象之源泉,万物之归宿。虚无即是“说不得”,我却说了那么多。有人说:“一部哲学史就是一部问题史。”我们今天的阅读就是提出自己的问题,引发深度思考。问题永远在路上,我们也永远在路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珍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我很珍惜今天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因为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证据。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探究问题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