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是最高境界的学校教育

2017-12-20 07:28蔡瑞霞
速读·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校训学校德育学风

蔡瑞霞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是这所学校外在的文化形象和内在的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最高境界的学校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大体上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这三者的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对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形象和内在教育价值观的物化表现和物质基础。校园完善的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不仅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寓教于文、寓教于乐活动的阵地,使受教育者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并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更重要的是,校园内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景观及其空间布局会创造出一种文化环境、育人环境,使人心旷神治、赏心悦目。一方面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另一方面也约束人的不良行为,端正、优化校园气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德育工作要关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善于构建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校园建筑、景观及其空间关系,发挥校园物化环境“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育人功能。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师生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一所学校内在本质、个性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的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中。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就应当从以上诸方面入手。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的建设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德育工作。比如说“校训”,它是一所学校核心教育价值观的集中和理性的表达,反映了一所学校师生共同的教育追求和行为取向。例如淮南二十六中提出的校训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真”成为淮南二十六中师生共同的教育追求——办“真”教育,也成为淮南二十六中师生共同的行为取向——做“真”人。在长期的“办真教育、做真人”的不懈追求中,既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即学校德育不断推进、深化的过程。再比如说“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学生在一所学校的特定环境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风建设,就是学校自觉地建设或创造一种环境,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淮南二十六中提出来“专心、好学、勤奋、向上”的学风,致力于从心理状态和学习态度两方面引导建设良好的学风。认为学生健康、科学、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因、目标。努力、付出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二者的结合并长期坚持,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格和学习效果。优良学风的建设过程,实质是就是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发展和完善的過程,也是学校德育不断推进、深化的过程。如同校训、校风建设一样,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的校风、教风、人际关系的建设都从不同方面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影响,都是学校德育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运行机制和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备的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程序、流程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保障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校风。也就是说,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在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在于保障学校规章制度执行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因为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言行,而具有德育功能,而且因为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即人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因而直接就是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让学校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创造一种“文化育人”的环境。“教育是以文化人的事业”。文化是教育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让校园中充满文化,让文化像空气一校,弥漫其中,形成“文化场”,时时、处处、事事影响人、滋养人、培育人,成为最高境界的德育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训学校德育学风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校训展示墙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