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假新闻及其危害

2017-12-20 10:14朗杰次尔
魅力中国 2017年46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影响

朗杰次尔

摘要:真实就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新闻战线承担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要使命。在现代社会媒体高度发达的形势下,新闻不仅对人们的思想、情绪、态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会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工作大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顽疾。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造假;影响

随着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在市场为土的背景下,新闻作为商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谁赢得消费者,谁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新闻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对新闻的内容和时效性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求快求奇的心理使新闻不可避免地患上假新闻这种病。

假新闻的成因这个问题,由于关系到假新闻的源头,进而关系到假新闻的最终遏制途径,向来是假新闻研究的重头戏,以致被人认为是不再有新意的课题。但是经过仔细的分析不难发现,众多学者对于假新闻成因的探讨,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现象上的,往往成为一种简单的罗列。

一、假新闻的定义及危害

(一)假新闻的定义

首先,从字面意义来看,新闻的定义不下几百种,但是得到大家广泛接受的是陆定一先生的“新闻的定义,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定义得到公认的新闻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用事实说话,新闻既然是事实,就必须具有真实性。而徐宝磺先生也曾说,“新闻者,确实者也,凡不确实者,均非真正新闻。”因此,真实是新闻的首要特性和最基本特征。“假”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新闻就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要求新闻的具体真实,就是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等;二是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要从事实总体上、从事实的内在联系中把握真实,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果达不到以上两个要求,就会造成新闻失实。根据失实程度的不同,轻者为失实报道,即在具体真实上有所误差,但总体来说没有违背总体真实;重者为假新闻,即狭义上的“假新闻”,尽管在具体事实上误差很小,但却违背了整体真实。同时,不管主观是否故意造假,因为主观想法难以考证,而且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因此,本论文中谈到的假新闻,均指广义上的假新闻范畴,即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报道。

在判断假新闻时,要注意假的“假新闻”。所谓实现新闻真实,是指在传播者真实再现新闻事实的前提下,收受者准确理解了新闻,并相信新闻是真实的。受众有自身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生信仰等,会影响其对新闻信息的筛选、理解和确信,因此可能将真实的新闻误读为假新闻。这种情况下的受众眼里的“假新闻”实际是被误读了的“真新闻”。

(二)假新闻的危害

近年来,假新闻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媒体,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题材广泛,几乎无所不及;花样翻新,可谓形形色色。

不管什么类型的虚假新闻,也不管是有意制造的还是无意传播的,对社会、对公众来说无疑是严重的伤害,对新闻界则是致命的毒瘤,其危害可归结为以下二个方面:

1.對公共利益的损害

主要是误导舆论,祸及公共利益。舆论作为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对涉及公共实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于即定的公共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形式之一。新闻媒介作为舆论的主要载体,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舆论代表、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新闻可以通过反映和传播社会舆论,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即马克思所说的“理智的力量”,这种力量对社会发挥强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1]因此,如果假新闻误导了舆论,也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内混淆视听,造成不稳定局面;对外被敌对势力利用,干扰和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工作大局,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关联事件蒙受损失

新闻总是和某一事件联系在一起,往往会对一个行业造成致命一击。“成也媒体,败也媒体”的例子屡见不鲜。

假新闻也会侵害到个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精神伤害,尤其是关于名人的失实报道。同时,受众也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即知情权。

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真实有关的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当有关信息涉及或影响到受众的生活和工作,并目_要求他们不得不作出决定的时候,凡是有意扣留这些信息,或者传播假的或歪曲失实的信息,就是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新闻失实会造成信息污染,干扰误导了受众,导致受众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损失。

3.对媒体本身的损害

首先,媒体公信力遭遇重创。所谓公信力,是传媒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传媒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马克思认为:“人民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虚假新闻会直接导致公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由此产生的深层损害和长远影响不可低估。传媒如果发布新闻信息的可信度极差,受众半信半疑,将信将疑,或根本不可信,那么,传媒就丧失了公信力,传媒的权威、信誊也荡然无存。

其次,媒介组织受到伤害。记者是媒体的最重要组成,造假的记者遭到惩处,尤其是那些曾经很优秀的记者,不仅对他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媒体不得不担负更大的成本。

假新闻的产生多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不顾公众利益的结果,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世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新闻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真真正正的做到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出发点,真正做到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社会使命。真正做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影响
雪中放牧新风景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与司法公正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