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7-12-20 15:53徐晓燕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研究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个行业竞争非常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目前各大学校的办学目标。因此下面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区分开创新和创业的意义,明确培养目标,进而通过改善培养方案和其他措施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我国经济发展想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要进行创新创业,当今时代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稳定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实践

一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不是玩笑,主要原因就是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当下各大企业非常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这样才能够切实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1、区分创新与创业,明确发展目标

我国鼓励大众创新,小众创业,很多政策都为大学生开放,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明白创新与创业的意义。创新教育是指能够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而创业教育是指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创新是指打破固有的思维,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推出个人的想法甚至创造一些成果,而创业是人们根据时代的特点加以自己的想法创立事业,所以二者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创新重视理念改进,创业重视行动,因此,学校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时应当首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理念,为学生日后的创业打下基础。[1]

2、开展学术创新活动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能够纸上谈兵,学校必须要付诸于行动,多开展学术创新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能够使人进步,学校应当展开竞赛模式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机器人大赛、工程建模等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进行中外学术交流,使学生吸收外国的一些先进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所以,学校应当建立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将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进行相关培训,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且为学生之后的创业发展做出规划[2]。

3、组织创新创业小组,开展创业项目

当代大学生毕业面临着创业和就业两个选择,对于创业而言,学生必须要进行很多次实践,总结失败的经验才有可能创业成功,所以,学校应当为这些学生提供便捷,以小组模式组织创业团队,并且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这些创业团队以大四学生为主体,大一大二学生为辅,创业团队提出创业项目后由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审查,确定创业项目具有可行性后再进行开展,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这种小组式创业能够为多个学生提供创业经验,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人多力量大,团队创业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的多,学生在探讨交流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学校需要降低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加强实践活动分值,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通常来讲本科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才进入实习阶段,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将实习时间提前,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创新创业提供动力。

5、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非常少,因此,学校应当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增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首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使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创新创业知识,对创新创业有初步了解,此后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选修课,主要针对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要结合创新实例,分析当下创业走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并且在课程结课时要求学生完成创业规划,教师为这些规划提出意见,保证学生的创业规划具有可行性,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作用

创新创业能够将国家与个人联系起来,通过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形成良性循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想要进一步提高只能通过创新创业,而当代大学生正是创新创业大军中的新鲜血液。创新创业非常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上广泛关注,如何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成为了政府迫在眉睫的事情,创业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增加,所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能够切实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国一直沿着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要深入贯穿四个全面中心思想,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我国人民的贫富差距虽然在不断缩小,但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很多人忙碌一辈子只能满足生活的最低需求,我国对于创新创业的需求正是人们的机会,而且互联网平台的崛起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便捷,降低了创业成本,所以人们可以更容易的经营创业。创新创业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将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心思想。

小結

新时代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重要的问题。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可以在高等教育过程当中得以体现。进一步扩大招生的范围,转变成为质量观、高等教育价值观以及目标人才培养观的多样化转变。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教育过程当中出现严重的教育变革问题和挑战,岁就需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应战新时代下多变的教育形式[3]。

参考文献:

[1]陈坚民.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1(1).

[2]许傲然 , 张柳 , 高阳 , 王刚 , 赵毅 .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 系的研究 [J]. 时代教育 ,2015(15):96.

[3]尹翔 , 郗芙蓉 .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J]. 中国高科技 ,2015(3):75-77.

作者简介:

徐晓燕(1985-11-07),学历:本科,籍贯:山东临沂,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张敬伟(1982.5.26),学历:本科,籍贯:山东莘县,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学,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李曼(1987-07-20),学历:本科,籍贯:山东滨州,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研究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
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新开展企业职工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