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017-12-20 01:10李朝荣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培养方法

李朝荣

摘 要:当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之后,其学习的各个科目的难度都有所提升,尤其是语文这一具备极强人文色彩的学科,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之下,教师不仅需要使自己教授的教学内容被学生有效吸收,还要使学生的各种与学习相关的能力被提升,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无论是在生活之中还是在学习之中,学生都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对难度较高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语文课堂之中,同样需要借助合作的力量,本文根据对语文学科的了解,以中高年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对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教学;合作能力;培养方法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之中,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重心与其在高年级的学习重心有很大不同,在低年级的学习阶段,学会仅仅需要对字、词、拼音进行掌握即可,但是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对有些简单的语法进行掌握,最为困难的一项学习内容就是作文写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对新的知识进行接收,对于一些难度较高或者具有特殊的教学要求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新的语文知识,本文对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

1 合作学习内涵

对于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进行掌握之前,首先应当对合作学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

合作学习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所谓“合作”,这里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的合作互动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合作情感,不断推动学生合作行为,逐步使学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 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方法

对于合作学习活动的方法的基本内涵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能够提升学生具有的合作能力的方法进行了解,教师想要提升学生具有的合作能力,就必须要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以下教学活动来使学生在合作获取知识的过程之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2.1 明确学习任务

在进行正式的合作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使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明确,以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后的口语交际活动与习作为例,本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包括《鲸》《松鼠》以及《新型玻璃》几篇课文均是说明文,这种说明文与记叙文相比,学习难度并不高,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文体并不熟悉,虽然完成了课文讲授任务,但是学生可能对于这种文体的知识掌握还有可能存在问题,借助口语交际这类教学活动可以对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再给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主题是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师可以将教学目的进行确定,通过这个教学任务,来使学生在介绍商品的过程中,采取说明文的叙述方式,还能对常用的说明方法进行使用,教师的教学目的虽然不必直接告知学生,但是教师要有所明确,防止合作教学的课堂出现混乱的问题。

2.2 创建语文学习小组

明确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还需要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需要尽量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保证合作型课堂的愉悦度。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小组之中的成员进行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除了教师的合理引导外,小组长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由学习成绩好、主动性强、语文素养高、善于与人交流、有组织能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首先,要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指导组长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指导组长应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以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3 开展分工合作活动

完成分组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开展合作活动,为了保证每一位组员的能力都能够在学习中提升,教师需要保证分组的合理性,比如在对《新型玻璃》这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需要让学生将这篇相对复杂的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解释,由于课文篇幅过长,可以让每一位组员负责则一段,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整篇课文的说明方法进行汇总,由组长完成汇报,教师再进行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查找到的不同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样资源可以共享,起到了知识互补的作用,使得课堂的教学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分工合作的效率,在课堂上经常会以小组的形式来讲行评比,如:评比“学习型小组”,课堂汇报,常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可以为自己小组争得一分,一段时间后,得分高的小组就被评为“学习型小组”。

2.4 进行积极地交流与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汇报一般由合作小组的组长汇报,其他成员作补充,汇报时要说明本组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结果以及收获和感受。各组汇报、交流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同样称同组长发言,其他在员做补充,评使人昭昭地要公平、公式、客观,既肯定成绩、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小组汇报、交流、评价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小结和总体评价,指出各小组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和失,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又根据对合作学习的使用经驗,对能够使学生具有的合作能力进行提升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将教学实例加入其中,虽然教师需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些难度极高或者解决条件较为特殊的问题,教师需要使学生转换角度,开展合作活动,在合作的过程之中,学生能够共同对解决语文学习问题而努力,不仅使学生获取了实践经验,同时还能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教师要积极改变语文课堂的固有形态,创建合作型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赖秦江,张红霞,万东升,李敏谊.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视角看中美语文教材的差异——PISA测试结果的启示[J].基础教育,2014(05).

[2]王延凤.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鼓励性评价的问题及改进[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王子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培养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的研究
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