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患信任的医学职业精神认知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六家医疗机构的调查研究*

2017-12-21 08:53孙咏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医学

孙咏莉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北京 100069,yonglisun.11@163.com)

影响医患信任的医学职业精神认知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六家医疗机构的调查研究*

孙咏莉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北京 100069,yonglisun.11@163.com)

通过从医学技术、医德、医疗职业责任和医疗公平四个层面来剖析《新世纪的医学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所确立的医学职业精神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明确的专业责任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医方和患方对医学职业精神要素认同的比例都比较高,其中,医方认同的比例均高于患方。说明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责任已经广泛被医务人员和大众认可并接受。

医学技术; 医患信任; 医疗职业责任; 医疗公平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诸多学者在其成因研究方面分析提出了很多影响因素。除政府、媒体和患方原因之外,医方因素,其中医学职业精神或称医师职业精神/专业精神(Medical Professionalism)式微为很多学者诟病 。2016年4月,本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等定量定性综合分析方法,在北京市分别选取了6所医疗机构,包括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各2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对象包括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医务工作者540人,患者616人,共1156人。问卷调查数据运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并在每位录入员的录入结果中随机抽取30.0%进行核查,以保证质量。随后运用SPSS19.0软件,对医者和患者调查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将从医患两个视角对医学职业精神的三个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现状进行分析和解读。

1 医学技术层面

2005年由包括中国在内的近40个国家120多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签署的《新世纪的医学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确立了医学职业精神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明确的专业责任 。三项基本原则即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十条职业责任包括:提高业务能力、对患者诚实、为患者保密、与患者保持适当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享有医疗、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科学知识、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对职责负有责任。由于《医师宣言》的号召力,这些原则和要求已逐渐得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成为国内外研究医学职业精神的共同起点。

在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务人员的三条基本原则和十项职业责任要求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提高医疗质量”均从医务人员角度说明了提高医学技术的重要性。患者就医最大的诉求是希望医务人员准确诊断自己的疾病,解除病痛。

1.1 提高业务能力

针对“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诊断”这一问题,医患之间的数据差距较大:认为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医务人员有88.11%,而患者的数据为75.95%。能否正确地诊断疾病,医务人员比患者的认可程度更高,见表1。

表1 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诊断

注:*表示卡方检验

1.2 提高医疗质量

人才是医疗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医疗质量最重要的环节。要提高医院医疗质量,首先要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由数据可知,患者最注重医生素质的方面,主要是“医疗技术”(51.71%),其次是“服务态度”(38.17%),再次是“沟通技巧”(6.69%)。可见,医生的诊疗技术为患者最为看重,其次是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

在医学技术层面,提高业务能力和提高医疗质量是医学职业精神强调的重要内容。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能够准确为患者诊断疾病,解除病痛,也是患者评价医疗服务的最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可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医务人员的认同比例(88.11%)高于患者(75.95%)。

2 医德层面

2.1 对患者诚实

在医患关系的特定环境中,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医方完全掌握技术和资源,而患方则处于一种被动、依赖的地位,医疗行为的双方在医患关系中具有不平等性。因为患者不了解医学,而患病的又恰恰是患者自身,患者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真实的疾病信息这一愿望就显得尤为迫切。在访谈中,患者也表示,希望医生能将病情真实地告知。

2.2 为患者保密

对于“为患者保密,保护患者隐私”,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75.84%,患者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70.24%。由此数据可知,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认识到了保护患者隐私的重要性。医务人员比患者对保护隐私的重视程度更高。《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明确说明,“在治病过程中,凡我所见所闻,不论与行医业务是否有直接关系,凡我认为保密的事项坚决不予泄露。”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医学从业者内心的良知、唤醒职业者对患者具有保密的责任。这也是医学伦理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3 与患者保持适当关系

与患者保持适当关系,特别强调医务人员不能利用患者来获取个人的任何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或是其他个人目的。在问到“医务人员不收受红包或物品,不接受请客吃饭”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程度,69.33%的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65.07%的患者认为影响大,有26.66%的患者认为影响一般,有8.27%的患者认为影响较小或非常小。

表2 医务人员不收受红包或物品,不接受请客吃饭

注:*表示卡方检验

在医务人员和患者群体中,有三分之一的群体认同医患之间的情感关系交往。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4年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24小时内,须由经治医师和患者沟通并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但本次调查发现,收送红包的现象依然存在,只是更加隐蔽。仍有一些患者表示想通过红包来表达对医务人员的谢意,或者能够优先得到紧缺的医疗资源。

2.4 通过解决利益冲突而维护信任

如何解决医患以及医务人员与医药公司等相关营利性产业的利益冲突,也是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务人员的重要要求之一。70.82%的医务人员认可医院提供的各项服务需要价格合理,能够让患者接受,有64.62%的患者同意这一点。对此问题,医务人员的认同度比患者高。

我国实行医疗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医疗费用上涨迅速,社会负担和个人负担加重,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同时,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资金,九成以上来自于服务收费和药品销售加成,财政拨款仅占医院运营总成本补偿不到10.0%,使得公立医院,即使是三级公立医院,也不得不通过开 “大处方”、做 “大检查”等方式来维持医院的运转。一部分医生看重药品带来的经济利益,给患者开的药越来越贵,导致患者的花费越来越大,诊疗的功利性被强化。医患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了经济上的对立关系。因此,医院在价格及收费层面的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患信任。

3 医疗职业责任层面

3.1 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指医务人员有义务赞同科学的标准、促进研究、创新知识并保证知识的合理应用。在临床上,则强调医务人员能够将正确的疾病信息告知患者。在问及“医务人员能够通俗易懂地解释病情及患者关心的其他问题”,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的是85.84%,患者认为影响比例大的为74.14%。医务人员认为影响程度更高。

表3 医务人员能够通俗易懂地解释病情及患者关心的其他问题

注:*表示卡方检验

3.2 对职责负有责任

3.2.1 医院层面。

“医院能够做到救人为本”,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81.45%,患者认为影响比例大的为74.55%。对医院而言,大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为医院的发展理念应该是以救人为本。医院的宣传也应该聚焦于这个层面。

3.2.2 医务人员层面。

“患者就医时疾病诊治及时”,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78.67%,患者认为影响比例大的为68.15%。医务人员高于患者,由此可以看出,医务人员更加认可自己的职业责任。

表4 患者就医时疾病诊治及时(化验、检查、手术安排等)

注:*表示卡方检验

在医疗职业责任层面,不管是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播,还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医务人员的认同比例都相当高,说明医务人员已经将相关的医学职业精神理念内化于心,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要求。

4 医疗公平层面

4.1 促进享有医疗

不同病人来院就医,因为所持心态各不相同,所以对医院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医院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医务人员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71.56%,患者认为影响大的比例为51.16%。患者期待着新的医疗模式:更重视合作与反馈、更加透明、更加个体化。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结果,也能提高患者的幸福感。

表5 医院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注:*表示卡方检验

4.2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医学界必须在医疗卫生体系中促进公平,包括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80.0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改变我国目前这种城乡医疗资源不平等的现状,在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和特殊医疗保健需求上保证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成为历年来医改的重要目标。

[1] 吕兆丰,王晓燕,张建.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40-47.

[2] 杜治政,赵明杰,孔祥金,等.中国医师专业精神的病人一般观点——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3):2-9.

[3] 李曌懿,王志杰.当代我国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 31(6):54-55.

[4] Chandratilake M,McAleer S,Gibson J.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edical professionalism:a multi-region study[J].Med Educ,2012,46(3):257-66.

[5] 袁蕙芸,崔文彬,陈佩.上海部分医院医师职业精神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588-591.

[6] Chen J,Xu J,Zhang CM,et al.Medical Professionalism among Clinical Physicians in Two Tertiary Hospitals,China[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2,96:290-296.

[7] Roland,M.Rao,S.R.,Sibbald,B.,et al.Professional Values and Reported Behaviours of Doctors in the USA and UK: Quantitative Survey[J]. BMJ Quality & Safety,2011,20(6):515-521.

[8] 吕莹丽.浅析中国医患关系现状,培养医学生医患关系意识[J].才智,2013(3): 111.

[9] 任华玉,孙福川.GSK事件:以药养医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溃败[J].医学与哲学,2013,12(3A):14-17.

[10] 邵岑怡,袁蕙芸.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2017,24(4):588-591.

[11] 钟凤宏.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的调查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7,34(1A):1269-1271.

[12] 韦思明,戴玉英.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55-57.

AnalysisoftheCognitiveFactorsofMedicalProfessionalismAffectingDoctor-patientTrust:BasedonInvestigationsofSixMedicalInstitutionsinBeijing

SUNYongli

(SchoolofHealthManagementandEducation,CapitalMedicalUniversity/TheCapitalHealthManagementandPolicyResearchBase,Beijing100069,ChinaE-mail:yonglisun.11@163.co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hree basic principles of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established in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llennium:Physician Declar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 series of clear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from the medical technology, medical ethics, medical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medical equity four level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s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elements of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were relatively high, of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doctors was higher than patients. It indicated that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advocated by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had been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medical staff and the public.

Medical Technology; Doctor-patient Trust; Medical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Medical Equity

*本文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4ZXC021)&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1300-114017070207)项目资助

R195

A

1001-8565(2017)10-1243-05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10.12

2017-07-05〕

〔修回日期2017-09-02〕

〔编 辑 李丹霞〕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医学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