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2017-12-21 10:52唐华东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调动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唐华东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应高度重视。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应把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教师应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小学生年纪较小,没有学习动机,数学学科本身缺少趣味,内容比较抽象,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吃力。这一问题处理不好,则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数学教学目标,运用具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教师还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学语言具有亲和力

小学生的内心单纯,初入学校对教师的感情是尊敬与崇拜。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燃起学生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心,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应停留在教与学上,还应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在课堂上通过赞许的动作、表扬与微笑,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发自内心喜欢教师。进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十分重要,应结合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特点,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使学生喜欢上教师的教学语言,转变教学语言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数学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的教学时,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可以说:“同学们,开学已经有几天了,相信你们已经有新的朋友了,对不对?认识新的朋友你们高兴吗?你们可以告诉老师你们交了几位朋友吗?”学生回答:“当然可以。”纷纷举手想介绍自己的朋友,教师让学生按顺序介绍。介绍完后,教师又问学生:“那你们可以数一数自己有几位朋友吗?”以此导入认数这一教学内容。通过这些亲切的语言使学生内心愉悦,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使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近。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多,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实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可以调动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社会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应突破教材,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更多知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句话,这句话里必须包括一个自己学过的数字,学生想都不用想就举起了手,最终教师听到的话有“我过完生日就7岁了”、“我家里养了1只小狗”、“奶奶家有3只小猫”、“我有2支铅笔”等。学生说的每个句子都是生活中具体存在的,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

三、教学信息具有价值

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应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应结合教材,捕捉课堂中的教学信息,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教学时,教师教授5的乘法口诀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你们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学生陷入沉思,不到一分钟就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我每天要吃早餐、午餐、晚餐,一天要吃3顿饭,5天一共要吃15顿饭。”其他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教师立即制止他们,并说:“这位同学举的例子没错,一天三餐是必须吃的,5天大家都会吃15顿饭。其他同学应向这位同学学习,踊跃回答问题,还有同学想说吗?”又有些学生举手,教师让他们回答问题。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不应局限于数学课本,还应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对于数学没有具体的概念,大都认为数学就是数字与运算符号的结合,感觉数学十分枯燥。教师应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数学的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偏见。情境教学法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小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看待生活、看待数学,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将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中。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有形状的,我们见过非常多的形状,但是有些形状我们也说不出来。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可以说出来的形状,观察你们的课本。”学生看了一会教师告诉学生这叫长方形,并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长与宽的不同,让学生们自行讨论。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芳琴.利用数学“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揭示数学美的教学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

[2]刘玲玲.活动的课堂,快乐的数学[J]考试周刊,2012(67).

[3]王丽.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动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