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2017-12-23 17:18黄宏枫
市场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混业银行业务投行

黄宏枫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黄宏枫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处于较快时期,但在商业银行内部的资产与收入占比中仍然存在较大不足,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连年增长,但仍然因组织结构、混业经营、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存在较大劣势。随着市场的发展、政策的规范化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未来投资银行的发展需要商业银行在集团化、混业化、科学化、专业化、品牌化以及风险防控体系化方面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解决策略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经覆盖了所有投资银行业务。同时,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束缚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快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将是我国金融业迈向综合化经营的一大步。

一、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经历了一段较为无序混乱的特殊时期,1997 年,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发展得到了较大限制,2001 年后逐步解绑,各种有利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政策逐步出现,投资银行业务获得了许可,招商银行在当年成立其投资银行部门——商人银行部,全力推进投资银行业务。2002 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国内第一个投资银行部,下设重组并购处、股本融资处、债务融资处、资产管理处、投资管理处等业务部门,开启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随着 2005 年各大商业银行的转制,投资银行业务逐步扩大到更多商业银行中,其中确定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这使商业银行通过基金公司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成为可能。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投行进入到商业银行领域,我国商业银行也随着这一趋势加快了投行业务的开拓。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既非严格的分业经营,又非严格的混业经营,处于分业到混业的过渡阶段。

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一)分业经营制度束缚发展

分业经营对于产品的创新与功能的多元化都较为不利,在此经营模式下,监管部门也不能提供更为有效的沟通协调服务,在产品创新上一旦涉及到监管部门较多时,往往审批效率较低,风险的存在也使管理出现漏洞,产品创新时面临的成本和风险都大为增加,影响了投行业务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如美国的花旗集团具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对全球的业务进行整合,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定位于资金融通,而忽视非金融服务职能,忽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提供,集团化、混业化经营严重不足,无法有效整合传统信贷业务与投行业务,不能扩展业务范围,提升抗风险能力。

(二)业务发展同质化竞争削弱

随着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受到了极大冲击,发生了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收购了有着 94年历史的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等一系列危机,促使了独立的投行模式最终向混业经营不断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存在业务创新上的不足,混业经营存在较大发展障碍,由于信贷业务的优势与成熟度,投行业务存在一定的发展阻碍。各大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仍然存在较大同质化问题,服务内容与产品结构的雷同性较大,信贷业务仍然是各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的重点,与信贷业务存在很大的竞争性与同质性。融资时要考量的各个要素资金来源与借助平台有较大的不同,而其他因素如融资主体、融资期限、增信模式、融资用途以及还款等都基本相同。业务的同质性使得投行业务失去了竞争性,并且操作链条反而有超越信贷业务的趋势,推高了融资成本,银行内部也认识到投行业务的效率、价值以及客户体验等都存在较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业务营销无法提升竞争力,投行业务面临较大的创新困境,投行业务认同度较低。

(三)风险管理存在标准划分问题

首先,在组织体制上风险隔离性不足,商业银行各个业务主体之间仍然无法实现独立与风险自负。其次,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不足,当前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管理仍然是基于信贷风险而建立的,一些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直接融资方面的业务风险较大,急需完成各个业务之间风险管理的协调与统一。最后,商业银行内部在传统业务和投行业务之间风险意识上存在很大不同,传统业务会合理规避风险,而投行业务则可能通过控制、承担、创新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分散与化解,从中获取高收效,属于风险偏好者,如中国工商银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上,即存在信贷风险把控原则不一的现象,是否沿用传统信贷业务的风险标准,还是根据投行业务准入标准进行操作存在较大分歧,投行业务如何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同时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将是投行业务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较大困境。

三、工商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解决策略

(一)加快混业经营转向

为建设一流的金融服务机构,商业银行要加快对自身银行全能化的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保障银行的联动性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完善资源共享,加强投行与各大商业银行客户等资源的共享和联合营销,建立银行内法人客户的资源共享、统一视图以及联合营销和管理制度。加强银行各个研发部门的合作,强化研究成果的开放与共享机制,共同进行调查研究以及高端活动,提升银行内部的资源利用程度与效率,共同推动银行市场影响力的提高。强化对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信息的系统建设投入,加大对牌照类业务在证券投资与交易、客户和业务以及风险等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为提升混业经营的可能性,需要在监管方式上不断创新,一方面要把监管重心放在风险管理上,转变传统的分业管理理念,对于银行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以及资产负债比强化管理,另一方面针对混业经营创新监管方法,强化信息披露机制、会计审计独立性、宏观信息采集、分析以及发布等,打破各个业务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统一协调信息交流以及业务来往,提升监管力度和全面性。

(二)解决投资银行业务的性质与范围问题

投资银行业务要获得发展,必须解决业务性质、范围、内容等问题,准确定位投行业务本质。在融资的基础上,为投行业务增加“融智”特质,充分发挥投行业务在金融方案设计上的优势,组合利用集团内各种金融工具及组织机构,为融资客户提供完善的投融资方案、信息咨询以及资金安排等问题。这一方案设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整合银行内外各种业务和金融工具,如信贷、保险、证券、信托以及租赁等,即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其次是做好相关咨询与顾问服务,为客户提供整合性的方案设计、信息咨询以及资金安排等业务;最后要确保通过整合服务使融资客户真正达到融资目的,钱智双收。这一变革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投行业务的融资难度、缩短融资链条,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融资客户解决难题。通过服务,盘活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的转向,为企业化解财务风险,为企业提供合理合法的结构设计以及避税方法等。在做好方案设计与资金安排上,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真正帮助企业根据方案设计完成经营目标。因此,投行业务的执行是需要各种全方位人才支持的,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就需要财会类、管理类、金融类、法律类、税务类、投资类等各类专业人才,真正帮助企业实现融资目的,以投行业务的实效拉动客户量的增长。

(三)重点发展品牌类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仍然处于全面化阶段,一些业务随着市场的变化出现减少或增加,未来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要加快对银行内品牌业务以及牌照类业务的打造。做好当前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优势较大的项目。同时可以加快经纪类业务的发展,整合银行自身的经纪业务,建设一个集中化的交易平台,加快规模经营的发展。对于投资管理类等业务的发展需要做出一定的选择,可以对银行内一些子公司进行适当授权与业务选择的自由化支持,由这些子公司选择对口性较强的业务开展一些债券投资管理等业务,从而有效延伸债券承销业务。可以加强投入牌照类业务如并购类、股权融资、财务顾问、特定债权投资以及结构化融资等业务。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在客户选择上做到优质化。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初始要以这一原则选择客户的,因此能够在业务种类上获得更好的匹配度,便于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业务服务。其次,针对优势行业强化服务。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加强与同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在选择投行业务服务对象时,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与行业状况调查,结合政策走向,选择更有优势的行业。再次,提高融资方案的科学化,在融资金额、成本、措施以及期限上不断细化;在融资成本的制定上,做到风险与收效的相匹配,降低优质客户、优质行业以及优质项目的融资成本,提升风险收益;在融资条件上,加强对融资方的财务约束,确保融资方的经营过程中财务状况的相对安全性,保证融资安全度。最后,对融资方进行动态财务监控,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应急处理。将投资后与贷款后的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做好客户财务指标监控及信息披露,投资银行部对项目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投后管理处分析项目风险发生原因,风险管理处则针对项目风险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法律部门则对风险后的各种诉讼与法律风险进行把控,资金募集处则对客户进行解释与安抚,避免声誉风险,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缓释并化解风险。

四、结语

金融控股模式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优势,各大商业银行要加快经营模式的转换,提升投资银行业务的混业化优势,充分发挥银行内部的资源、资金、客户优势,以极强的规模优势加快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支持力度,转变风险理念、经营理念、营销理念,实现银行业务的真正混业经营,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1]穆晔峰.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李勇.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之道———工商银行的实践与探索[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05):28-32.

[3]史雪聃.国有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毛尤菲.国有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2,(03):74-77.

[5] 吕丰民.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14-14.

黄宏枫,男,浙江金华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学生。

F832.33

B

1008-4428(2017)06-97-02

猜你喜欢
混业银行业务投行
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从牙行至混业钱庄:民国清水江的木行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银行业务智能化趋势下网点服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浅析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