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实践

2017-12-25 08:50卢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1期
关键词:设置数学课堂教学

◎卢华

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实践

◎卢华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数学教学课堂的提问尤为重要。学生在接受提问并解答的过程中会陷入思考,对数学问题的印象会加深,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有效的提问,能够增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使得课堂互动更加频繁,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在对初中教师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都了解提问在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课堂准备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欠缺。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枯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吸引力,无法使得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在课堂提问上没有做到实效。

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在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基础上,在理论的基础上,发现提问在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找寻解决的办法,提出了很多初中课堂有效性提问的方法,展开了研究并且讨论。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面对课堂和学生的时候,要营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无论是什么课程,教师首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也要经常反思,总结经验。

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问方式不当。学生大部分回答都是机械性的,并没有真正思考之后回答,课堂交流和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形式,有效提问也是成功课堂所必须具备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学生只有用心思考,才能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会深入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回答。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将学生引进教师构造好的思路中去,这样会很大程度地制约学生提问问题的新思路,阻碍了学生探索知识的道路,对新式的提问教学起到了制约,虽然提问频率很高,有营养的提问却很少。

提问效果不佳。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提问很少,会使得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注意力没办法做到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学生参与课堂的参与度很低。学习是一个主观的主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力量,就会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得学习变得被动起来,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很吃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能动性,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但是还有很多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现象,大部分都是被动的回答,学生主动提问的几乎没有。而且课堂的大部分情况都是教师在讲台上问问题,学生集体回答,这样不免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对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产生不利影响,无法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答案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有很多教师在提问时,答案设置很单一,创新性严重不足。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新颖的问题可能会遭到教师的打断,只是一味追求单一的答案,片面强调单一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导致有着新颖解题思路的同学受到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偶然的创造性也在火花中被破灭了,还受到教师的否定。在现代的教学课堂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设置答案的时候多多思考,把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都算一下,便于学生的思维展开。如果遇到学生提出新答案的时候,不要一味敷衍,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周围的学生看到教师的态度也会更加勇敢展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会使得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也要跟着共同探讨,或许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起到很大的积极引导作用。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要把握几点原则

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课堂提问要选择最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这样会引起很多学生进行思考。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学生越是积极回答,就越证明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同时,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会使得周围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把题目设计成判断又可以把题目设计成简答和填空。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发散思维思考问题,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解锁很多新思路,这样会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得到加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丰富了课堂的学习形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探索,无疑不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

提问内容要明确恰当。课堂提问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设置好提问的内容以及范围,落实到教材。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思维,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回答。教师也要在提问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层面回答问题,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标。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要偏的问题,如果脱离学生的思路,会使得学生对提问产生厌倦的心理,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影响教学效果,就失去了提问本身的意义。因此,在提问内容上要明确恰当。

提问要设置适宜的情境。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引入规定的情境中去,设置适宜的情境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如果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件事情上面,就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去向,并最终解决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使得问题具有新鲜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问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尝试探索的乐趣,得到的答案也使得学生极具有成就感。学生自己得到的研究成果也会更加的珍惜,体验成功的喜悦之后,在今后的学习讨论中也发挥强大的作用。

课堂提问,被誉为数学课堂的灵魂。新课程呼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努力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提问能力,实现有效课堂,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善问能力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相关措施,进而鼓励和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在不断地善问中,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善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鸿塘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设置数学课堂教学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