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导读,让学生素养更为丰富

2017-12-25 14:02许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12期
关键词:鲁侍萍常春藤祥林嫂

许霞

学者钱梦龙提出了语文导读法,认为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引导、辅导,在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改变学生被灌输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合理采用语文导读法,用匠心独具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文本意蕴有所领悟,素养更为丰富。

一、随意而谈,润物无声

在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在导读法中,教师要用随性而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加以指导。教师可以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决定探究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难点处时,教师则起到推动辅助的作用,对其进行引导启发。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的结局给人出乎意料、石破天惊的感觉,教师可以采用随意而谈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发现伏笔所在,并理解伏笔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贝尔曼所绘制的常春藤叶子真的不可能被识别出来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暗示了那不是真的常春藤叶。”这促使学生深入阅读,发现作者其实有所暗示。作者提出这是极老的常春藤,就连根都已经枯萎,而且又经历了寒风和暴雨,又怎么可能还有叶子幸免于难呢?教师再次故作轻松地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那么琼珊为什么无法发现这是假的常春藤呢?”学生发现琼珊天生率真且处于病重的状态。老画家救人的行为展现出人性的真善美,而他所救之人也生性善良。这便促使学生渐渐地向着文本的主题深入探究下去。

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随意,却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而定,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循脉而行,自然推进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先了解学情和教授的文本情况,对其进行重组,促使学生找到对话文本的最佳路径。若能准确找到文脉,则能循脉而行,在一个个难度自然推进的问题辅助下掌握文本内核。

在学习《祝福》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纲举目张,用一个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后不断地围绕这个主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然推进对文本的感知。如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祥林嫂因何而死?”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急于做出回答,而要在耐心品读和整理思考后再做出回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祥林嫂既然在外界难以生存,为何不回到自己的家中呢?她有什么不能回去的理由吗?”“祥林嫂既然很可怜,为何鲁镇上的居民还要如此对待她,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祥林嫂的死纯粹是因为他人的逼迫吗?她本人是否要为自己的死负责呢?”这些问题紧紧围绕主问题展开,犹如抽丝剥茧一般,让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文本内容。

叶圣陶提出,教师当然需要教授学生,但是更需要致力于“导”,所谓“导”,指的是要让学生逐步自求得到答案,“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在导读中用各种问题进行自然推进,能促使学生把握住文章线索,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三、依文而练,读写结合

在导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合理安排练习。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这种练习能夯实基础,让学生在灵活多变的练习中活学活用,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学习《雷雨(节选)》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了解,教师展开了“写写主人公形象”的课堂练习。教师提出:“在《雷雨(节选)》中主要展现了鲁侍萍、周朴园的对话,大家能否通过对话分析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说说他们的外貌打扮呢?尝试用笔写下来。”这个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开始描绘,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描绘了周朴园、鲁侍萍的形象特点。有的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开了想象,描绘了鲁侍萍的外貌:“那是一个中年妇女,虽然岁月已经在她的额头上刻下了不少皱纹,但是依然难以掩饰她年轻时的优雅和淡然。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虽然破旧,但是依然整洁。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只是背微微有些驼,似乎是被生活得重担压得直不起来。”

张志公提出,好的方法具有规律性,而教师则要善于利用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不能单纯地拘泥于模式。采用语文导读法进行教授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这一点,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僵硬方式,而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除了读写结合以外,指导议读、设问导读等也是很好的方法。

教师在采用语文导读法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并非迁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

(作者单位:江蘇宜兴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鲁侍萍常春藤祥林嫂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