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给内行看的空天作战大片

2017-12-26 00:57红蜻默虹
兵器 2017年12期
关键词:萨姆雷达导弹

红蜻+默虹

最近,一部“不可错过的中国现代空战电影史开端之作”和“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空战电影”——《空天猎》上映了。细细品来,感触颇多。

国产空战电影专业化的第一步

这部片子自上映之前起,就遭到了少数网络水军的蓄意诋毁中伤,定义为“烂片”。但诸多爱好者,或者以爱好者身份出现的业内人士,对该片的内容却给出了“一边倒”的好评。片中的道具和武器装备并非仅仅为了炫耀,而是从实战出发,按真正打仗要求配置的,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以往国产军事影片经常暴露出一大弊病:压根不懂军事的导演,在专业领域肆意妄为,甚至仅仅为了“好看”和“噱头”而胡乱引入一些完全不符合实际的装备、服饰和情节。

但要从启蒙票房的绝对主力、本片真正想要打动和影响的主要对象——对航空、空军几乎一无所知的普罗大众来说,该片的效果其实并不理想。客观而论,《空天猎》是一部适合军迷和业内人士关起门来自娱自乐的小众片子,并不适合常人。究其原因,是了解和熟悉空战基本知识的门槛更高。要想具备看懂影片军事顾问们的心血,非十年之功不能及也。

该片上映后,空军多位获过“金头盔”和“金飞镖”的飞行员和参谋人员、装备技术人员也慕名观影,共同的感触是:“这部片子是拍给内行看的,要能打动老百姓,得每人配一个我们这样的人当解说员!”这席话,既是对电影军事素养的肯定,也是对编导的批评。

《空天猎》能摆脱传统空战片“个人英雄主义+特技飞行片”的套路,对敌我装备、战场环境、战术运用、协同配合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体现,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体现空军建设理念、展现现代化空中作战的严谨、科学、专业方面,大处着眼,细节着手,也算是国产空战电影在专业化领域迈出可喜的第一步,值得肯定。

战术详解之一精密算计的“棉花糖”战术

二战及以前的空战格斗,更多凭借飞行员个人经验和飞行技能。而现代空战是一门科学,制胜机理来自对敌我装备性能深入了解,精确到米、秒的计算,以及结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技战术结合。“决胜米秒间”,就看那最关键几秒钟的选择。影片开场歼11与F-15J的2对2 那段“棉花糖”战术就是典型精心算计的战术,不是飞行员一时兴起,乱扭一气。

和平时期东海对峙,双方战机一般相互识别查证为主。F-15J双机这样一上来就咬尾锁定是罕见的。被6点钟锁定怎么办?当然是立刻摆脱。F-15J也是战果显赫的名机,对手飞行员都是定期去美国培训的精英,没那么容易甩掉。歼11B双机在先被咬尾的情况下,无论机动性,还是飞行员技术,其实都没有压倒性优势。该如何摆脱呢?精心设计的“棉花糖”战术,就要引导敌人一步步进圈套了:

第一步,钻云,使敌人失去目视接触,只能依赖机载雷达。

第二步,近距离格斗模式下,目标角速度变化率太快,机载雷达如果还工作在模式下,很容易丢失目标,对大过载轨迹剧烈变化目标也是如此。如果此时目视看不见,雷达也跟丢,那就完全“双盲”。所以一般会迅速切换到片中特意呈现的单目标跟踪模式。

第三步,巧妙利用敌跟踪模式性能缺陷。歼11B双机迅速缩小间距,密集编队。电影里在F-15雷达显示屏上果然变成一个目标。

第四步,歼11B长机迅速大角度爬升,此时对手雷达肯定也看到了其它回波信号,甚至还有箔条干扰信号。但只能抓一个目标,于是默认会按照“最合理的原目标轨迹”继续跟踪一直尽量保持原轨迹的歼11B僚机,爬升摆脱的长机就这样被F-15的先进雷达无视,诱敌成功!但这还只是成功了一半。

第五步,长机切回对方6点,时机很关键,否则自己也会陷入单目标的困境,火控只能锁定一架,另一架敌机依然可从容攻击僚机,无法迅速吓跑/击落对方双机。长机没有急于切到6点,而是控制了时机,最终保持了一定距离,一来使得目标角速度变化不太大,保证TWS模式(边跟踪边扫描)的多目标稳定跟踪;二来保持在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不可逃逸区内,而不是机炮最佳射程。因为机炮一次只能打1个目标。这样就可以快速分别锁定2架F-15J,让他们的告警器都响。如果再不行,那就是2枚格斗弹飞过去。这样即使对方强行攻击我僚机,也是2:1。但对方绝对不敢来第二波。因为对方也是经验丰富的资深飞行员,已经从这个电光石火间迅速设局,几乎无解的“棉花糖”中,对当面解放军飞行员实力已经“秒懂”!再来一波就该进靖国神社了!赶紧扔了副油箱逃窜吧。当然,这战术只在有云层的地方能用。所以片中有段反派跟僚机的对话“对手怎么会让你们飞到云里去呢?”

这就是“棉花糖”战术:背后是基于对敌我双方装备技战术性能,对战场环境充分利用,加上精密计算,双机娴熟配合。这绝不是耍帅特技飞行的结果,更不是炫酷乱飞一起,所以说现代空战是门严谨的科学。战时若能几秒钟做出如此配合,绝对世界一流空天猎手!

另外澄清一个误传,F-15格斗是可以带副油箱的。一则只有带着副油箱,才有足够留空时间巡逻,也才能和歼11长时间周旋。二来西方三代机对带副油箱的最大使用过载是没有限制的,只有紧急脱离和追求极致机动性时才投副油箱。尤其机身副油箱,挂着也仅仅因为重量阻力和转动惯量增加,稳定盘旋、滾转速率等性能会略有下降而已。片中精确展现了这一点,开始时对方不当回事,觉得带着副油箱也能调戏我机,过几秒钟就被镇住了,立马扔掉副油箱,使出浑身解数逃跑。endprint

战术详解2歼11被老“萨姆”打爆

这是片中颇具争议的一个片段。我军顶尖飞行员,被他们父亲辈的萨姆6地空导弹给打爆了,还露了红外诱饵对抗雷达制导导弹的“对牛弹琴”大bug。真是这样么?

首先,这个是一个非常难的任务。全世界飞行员其实都很不希望遇到这类紧急情况:“恐怖分子占领机场劫持人质,XX国将采取地面行动,命我部派战机肃清空域”。其中有三难。

敌情不明:恐怖分子多少,意图和下一步计划如何,他们控制了哪些武备,能熟练操作多少?估计XX国自己也在紧急摸排上报中,更何况透露的信息滞后、折扣。

交战规则限制很多:谁能打“第一枪”,地面威胁怎么办?直到片尾大突袭阶段,依然要面对好几条“外交禁令”。

事发突然,准备时间全无:恐怖分子给XX国政府36小时,估计几小时后就得出去“肃清空域”了。

这三大忌讳跟被偷袭,跟红外诱饵对雷达什么关系?现代空中行动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派什么战机,用什么挂载,各型弹药如何搭配,是空空还是空地,或者反辐射导弹,这个外挂构型本身就是难题。何况空地弹药还要考虑防区外打击、战场遮断、近距离空中支援等许多作战样式。不确定下来,连弹药参数都没法设定,精确制导弹药事先参数设置项随便就可以多达两位数。

定下弹药,就得由此反推机载任务计算机加载哪些数据(敌方战机类型,我机传感器、武器、通信参数,地形气象数据,挂载数据,航路规划预案等等)、电子对抗系统预装参数和对抗策略也得定下来,要针对哪些敌方传感器和武器,诱饵系统箔条干扰弹和红外诱饵弹该按什么比例装填,还有箔条干扰弹针对什么频段……任何一项设置都会对后续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当今美军一场空地行动的前期准备最短也要72小时。然而事关紧急,片中的歼11就这么在不知彼,不知交战规则情况下不得不冒险仓促升空了。当然,电影里也有假定:由于侦察情报的滞后,我方此时依然以为是恐怖分子控制机场,劫持人质,新闻里显示还击落一架政府军直升机。所以初步判定,首要任务是肃清空域,防止恐怖分子劫持飞机继续驾机升空作战或者逃跑,支援政府军地面行动,简单地说就是类似“禁飞区”任务。所以,出动留空时间长的歼11双机,当然是挂两中距弹+两近距弹+翼尖电子战吊舱的标配了,居高临下先发制人+顶级高手搭档的情况下,足以对付恐怖分子手里劫持的少量幻影2000。但万万没有想到,恐怖分子会控制萨姆6导弹系统,而且还能玩得转这套老旧的“高科技”。

对第一枚萨姆6的摆脱有没有毛病呢?萨姆6很难在能群峰之间花样尾追,这有点不合理,是为了追术视觉效果。片中歼11长机面对萨姆6,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俯冲加速,片中清楚看到歼11长机飞出了音爆;二是利用地形。歼11双机为躲避远程警戒雷达,下降高度准备突防,结果进入谷地遇到伏击,此时还是中低空,真高3000-4000米,速度又不快,正好落在萨姆6火力优势区,摆脱起来很困难。萨姆6的3M9M3导弹攻击迎头目标速度马赫数2.2/尾追马赫数1,按射程24千米,命中也就20多秒。歼11长机命令俯冲加速,而不是水平面机动,主要考虑:低空特技机动摆脱不了低空机动性也不错的萨姆6。俯冲加速,高度换能量,让萨姆6追击时间变长,难度加大。一旦萨姆6导弹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冲压构型空气阻力大,追击越来越吃力。尤其是在低空,空气密度大,阻力也相应增大,速度衰减比高空更快。

然后,歼11长机诱使萨姆6撞山,可能性也是有的。萨姆6是末端雷达半主动制导,导弹和目标都必须始终在制导雷达通视范围内。设伏地点是在一个谷地,四周环山,长机成功逃到了某个山峰附近,利用山峰地形遮挡,萨姆6制导雷达丢失目标,导弹失去引导自毁。所以,歼11长机的俯冲加速,和对地形的运用没毛病。

但是,对于第二枚萨姆6的规避动作不合格:为了救僚机,长机和僚机跃升,交叉机动。这种既损失速度,又离开地形掩护的行为,在萨姆6前无疑是自杀的固定靶。但姑且认为是为了救僚机+救剧情吧,电影中段需要一个低谷——战争是残酷的。

还有人会拿这段跟美国电影《深入敌后》里萨姆13追F-18“大黄蜂”那段比,觉得萨姆6追歼11时间太长,不真实。实际上,萨姆13射程只有5千米,在《深入敌后》里追了几分钟,按最高速度马赫数2+速度衰减折算,能跑出上百千米,是不是也很夸张?显然,这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设置的。

《空天猎》取景哈萨克斯坦,该国有20多套萨姆6。此次采用真车拍摄、实兵操作。操作手一步登車,纵身从狭窄舱口直落座位,带出内部操控台的细节。操作手娴熟地开机通电、加高压开天线、跟踪、锁定、发射,动作一气呵成,和实战几乎没有区别了。endprint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萨姆6是雷达半主动制导,需要照射雷达照射,片中只有一部照射雷达。其实苏联1978年列装的萨姆6改进型已采用间歇连续波照射,能同时引导6枚导弹同时对付2个目标了。

其实,萨姆6导弹武器系统虽老旧,实战中斩获颇多,三代机被打掉也属正常。1973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萨姆6敲掉以色列空军多架A-4、F-4。1981年西撒哈拉战争时,8套萨姆6导弹击落了2架摩洛哥皇家空军的幻影F1。1983年8月,利比亚2架图-22轰炸机被乍得军队缴获的萨姆6伏击,一架被击落。1988年南非边境战争,萨姆6击落南非气象气球后,后者也不敢直接派战机挑衅。1991年1月19日,一架美空军F-16(序列号87-228)在大规模空袭巴格达时,被萨姆6击落,飞行员被俘。1995年,波黑冲突期间,一架美军F-16再遭萨姆6击落,残骸与被击落的F-117一起陈列在博物馆。而这位跳伞后逃脱成功的飞行员,2016年已就任美国空军参谋长了。

◎红外和箔条干扰

军迷们对片中红外诱饵对付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场景,大呼“不专业”,其实是大部分军迷只看懂了一半。

实战中,当“照射雷达”告警响起时,飞行员都会当作既有雷达制导导弹,也不排除有红外制导导弹,毕竟后者征兆不明显。尤其对于中近程导弹来说,近年来各种雷达+红外双模制导的型号层出不穷。比如法国的陆基“米卡”,以色列的“斯派德”(红外的“怪蛇”4+雷达的“怪蛇”5+制导雷达+综合火控系统)。在处置时,绝对不能轻率地排除红外制导导弹来袭的可能性。因此,歼11被伏击瞬间,一定是红外+箔条等各种对抗手段一起用。

至于箔条弹看不见的问题,那是因为现代战机都是箔条+红外干扰弹按比例混装。如果一起投放,箔条弹打出的箔条云,在高速飞行时基本看不见,都被红外弹的焰火湮没了。

至于为何打了干扰弹还是没有效果,任何对抗手段的奏效都是有条件和概率的。此次被伏击,距离太近,无法形成面积足够的箔条云,且飞行轨迹上形成较大方位差,所以一直被导弹追着屁股跑。

战术详解3从突袭行动,看联合任务规划水平

比“体系”更重要的是提升“软实力”。很多影评提到《空天猎》展示了空军作战“体系”,其实不然。如果说只要花钱就能攒齐从无人机、预警机、加油机到主力战机的一整套“体系”,任何人都有机会做到。但本片其实更想展示的,是各类炫目武器背后,把这些装备串联为一个有机整体,发挥体系作战效能的核心——联合任务规划能力。当今美军也仅让4个北约成员国掌握的核心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个能力,才能在72-96小时内,根据任务、敌我情、环境,制定出精确的空地战术行动方案,并顺利组织实施,才称得上拥有真正的“体系作战能力”。本片则通过最后的突袭行动,间接呈现了影片军事顾问团队对这一核心技能理解和认识。

现代空中作战,尤其是进攻性空袭+敌占区战斗搜救,必须有精准快速的规划能力,原因有三。

一是实战中的空袭不是打靶,需要面对对方严阵以待的大大小小立体防空体系。当今世界是个像样的国家都有预警雷达、防空导弹、高炮、歼击机等手段,只有依靠先进的装备、精心的任务规划,才能像“银行金库里偷珠宝”一样,既达成空袭任务,又避免己方严重损失。

二是现代空袭行动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和先进飞机,要正常发挥效能,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和准备。

三是针对多变的敌情,一个任务从规划到实施完成尽量控制在96小时以内,否则作废。

美军的行动,通常分8个步骤规划:①领受上级任务;②选择配置空袭机队;③拟定初步计划;④联队审核批准计划;⑤制定详细行动计划,含目标分析、武器设计、防空火力压制、保障资源组织、确定T-0时刻与机场计划、战术技术与流程准备、战前任务模拟演练(T时刻:攻击行动打响的时刻,一般选第一架飞机飞临目标区上空,或第一枚弹药爆炸的时刻);⑥战前任务简报;⑦执行空袭行动;⑧毁伤效果评估/再来一轮!endprint

如果参照美军的行动思维,我们作为影片里的参谋,遵循紧凑而逻辑严密的时间线,来梳理一下:

1.行动目标有两个:解救中国人质,摧毁导弹发射井。

2.由于事先情报(其实是恐怖分子的误导)人质在导弹发射井当“人盾”,所以必须先救人,再摧毁导弹发射井。

3.经过白天的歼11遇袭事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恐怖分子提前杀害人质、发射导弹。所以营救行动必须秘密进行,只能特种部队潜入。

4.由于有预警雷达存在,用于特种部队空降的运20只能边境我方一侧空投,后续靠特种部队乘“山猫”全地形车地面机动潜入。

5.一旦救人成功,必须快速空中撤离,否则就会陷入重围。

6.用于空中撤离的直8高原升限不足,只能走山谷,進出都会被萨姆6伏击,必须事先敲掉。

7.为避免提前打草惊蛇,主攻机队必须在人质安全之后,恐怖分子发射导弹之前,这一短暂的时间窗口内完成摧毁导弹发射井任务,附带解决掉萨姆6,必须抵近突然袭击。

8.要对导弹发射井和山谷可能埋伏的萨姆6抵近袭击,必须用特殊战术:从山谷雷达盲区进入,利用两部雷达扫描时间差翻越山脊,目标附近拉起引诱萨姆6开机,一旦萨姆6照射,待机僚机近距离快速反辐射导弹攻击。

9.攻击苏联时期超强度加固核导弹发射井,必须是侵彻弹药,而且必须大速度、大落角,所以要飞抵附近,拉起后投弹。从增加炸弹着靶速度来说,最好是俯冲投弹。为确保能有效侵彻发射井护盖,必须高制导精度——这里要吐槽一下影片,为了剧情需要,选择了让特种部队出境、地面激光照射引导。这固然有利于识别伪装,但对于这类平面目标,地面照射的激光很可能会发生多径效应,影响寻的效果。最合理的办法,是特种部队地面侦察确认目标,由投弹飞机自行照射,或其他飞机照射。

10.长机如果能进入攻击区域,距离目标很近。但保护导弹发射井的萨姆6导弹也肯定不远,从开机到发射导弹的时间很短。僚机如果躲在防区外发射YJ-91压制,即使其速度很快,马赫数2-3,飞行90千米也要90秒。按照萨姆6导弹的20秒飞行时间,长机早死透了!必须近距离待机。

11.僚机肯定也是在XX国境内保持低空警戒雷达盲区盘旋待机。虽然没有第一时间翻山脊,但在长机拉起同时,僚机也开始爬升,并且跟随长机行动,从另一方向努力贴近萨姆 6,一旦其照射雷达开机,即锁定、发射YJ-91。力求在萨姆6导弹打到长机前,摧毁对方雷达车。当然,电影里还同时击毁了导弹发射车是不合理的。

12.长机挂2枚500千克侵彻炸弹,3具副油箱,1副光电吊舱,然后就只能挂2枚近距弹了(这也是后来对抗“幻影”的劣势之一)。僚机2枚YJ-91,3具副油箱,也只有2枚近距弹。

13.双机都是高海拔山地+大挂载,长机频繁大机动,僚机长时间山谷里低空盘旋,都非常耗油,所以片中要安排在边境上空提前空中加油。

能在白天遭伏击2.5小时后,就开始连夜策划、准备,精确计算、加载参数、武器准备,12小时内完成任务,这样的水平是相当高的。依据任务需要的各机型到达目标区的先后时间顺序,按照“飞的慢的先起飞、航行时间长的先出发,优先保障最高优先级任务区作业”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倒推出击顺序:

第一波:预警机先升空,建立空地态势。

第二波:特种部队搭载运-20出发,不能飞入对方国境内就高跳高开,利用滑翔伞,空降对方境内。再进行估计100千米的地面机动路程,预计消耗2.5-3小时。

第三波:此时影片安排硬塞进去的感情戏,因为战斗机快,可以后发先至。

第四波:救援直升机出发。直升机快不了,算好时间准时抵达,不能先到。

第五波:主角歼10双机出发,必须赶在直升机进入萨姆6威胁区之前敲掉萨姆和导弹发射井。

第六波:特种部队落地,首先建立通信干扰,所以影片中此后恐怖分子都是有线电话联络,此前的卫星电话等无线手段都没用了。

第七波:敲掉了萨姆6,无人机可以大摇大摆进来,近距离战场监视,才能发现机场人质的异动。

第八波:解救,然后直升机正好安抵,吊上全地形车、特战队员、人质,胜利大逃亡。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无人机发现人质在机场,不在导弹发射井。歼10长机在人质被处决的千钧一发之际赶到。其实,营救行动不应该出现此高风险桥段,但因剧情需要,所以本片花了大量时间来铺垫恐怖分子如何误导营救方,造成如此计划外纰漏。

此时歼10长机3个副油箱中的第一组2个机翼副油箱已经在前面扔掉,只剩下1个副油箱,故意在通场时扔掉,即让战友看见,意图很明显——我要飞超音速了!同时也为低空超音速做准备。

撤离中,恐怖分子重机枪皮卡车队支援,歼10用机炮扫射消灭。撤离后期,恐怖分子开出一辆装甲车,特种部队火力对付不了,歼10用剩下1枚侵彻炸弹+机载光电吊舱解决掉。

然后面对幻影2000时,对方4枚中距弹+满炮弹,歼10只剩2枚中距弹+炮弹也不足。不对等的PK,平局也是赢!endprint

空战片的剧情逻辑衔接要复杂得多,除了故事情节逻辑性,还要符合装备特点、战争规律。很多导演选择了淡化军事逻辑,如军迷们津津乐道的美国《顶枪》《绝密飞行》等经典空战片。而在《空天猎》中,刨去导演因商业需要塞进的前半部环节,从营救任务一开始,军事逻辑占了主导:行动规划步骤清晰,时间线发展合理,装备特点、技战术设定准确,逻辑上不仅没有大的毛病,甚至与剧情发展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精确到每个挂载武器对剧情的影响,的确花了工夫。

现代空中行动是一门缜密而严谨的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不是主角靠个人英雄主义和主角不死光环就能解决的。《空天猎》努力展示了这一过程,虽规模很小,但态度可嘉,对得住“现代空战电影”的名头。而且剧组花笔墨刻意表现了任务规划和任务时间线来看,已经不是“空军装备成就展”宣传片这么简单了,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空军孜孜不倦追求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发展道路,以及“体系对抗,联合规划”的建设思想,更令人欣喜。

战术详解4美军会怎么对付萨姆6设伏

首先,不考虑F-22,萨姆6不可能对付这样的隐身战机。假设只能用三代机,美军一般会有以下应对:

◎准备更充分

美军的情报数据库早就建立,而且战备意识更强。美国早就从埃及得到一套完整的萨姆6,在白沙靶场悄悄试验好几年,还把以色列请来共享,所以才有贝卡谷地之战的结局。因此,即使美军临时迎战,从对假想敌可能威胁判断,数据加载,计算机和挂载的针对性准备,对抗措施和预案准备,飞行员训练方面,也会更有针对性。

◎尽量防区外提前敲掉地空导弹

萨姆6射程不超过30千米,但其搜索雷达55-75千米就会开机,容易被远程航空信号侦察+合成孔径雷达扫描定位。早有TR-1+E-3+RC-135侦察监视定位“铁三角”,今有“全球鹰”/ MQ-9+E-3+E-8+RC-135+EA-18G“多维网络”,就是干这个的。在前期情报准备和更好的战场实时ISR条件下,提前防区外敲掉并非难事。

◎交战规则更放开

禁飞区任务不仅防止敌方战机升空,也要携带反辐射导弹甚至对地攻击武器,足以自卫,还能反击任何地对空威胁。如1998年12月,一个伊军萨姆6阵地向禁飞区联军飞机发射6-8枚导弹,美空军F-16随即用2枚“哈姆”反辐射弹+6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还以颜色。

◎能躲就躲

这是美军从二战以来多次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的经验。固定防空阵地好躲,机动设伏的地空导弹和小高炮难防。但它们都得依托公路机动,埋伏也不会离开公路太远。禁飞区巡逻在路径上要尽量避开这些危险区域,在高度上要保持中高空。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明令禁止飞行员在复杂地形区域多次穿越公路,即使因航路规划不得不穿越,也尽量避免与之平飞过长时间。

◎机载电子战更有效

即使被经验丰富的对手伏击了,得益于机载电子战设备准备更充分,信号与数据库比对,能识别出地空导弹型号,目标方位、距离,让飞行员更针对性采取对抗措施。

◎地形规避更娴熟

因为经常侵入他国领空,美军飞行员被地空导弹追是家常便饭,所以利用地形规避(山地遮挡、超低空盲区等)的时机、尺度把握地更准,更娴熟,很多参数甚至会自动计算,通过机载航电提示到头盔显示器里,更精确。

◎大面积箔条干扰弹+合理的规避动作

美军对付雷达制导导弹的利器是拖曳雷达诱饵,比如AN/ALE-50,科索沃战争期间,1架B-1B轰炸机在一次任务中先后遭南联盟10次攻击,凭借它的“神功护体”平安返回,美军飞行员俗话说“要像出门带钱包一样带拖曳诱饵!”

◎反辐射导弹反击

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虽然重量比片中YJ-91轻不了多少,但体积小,适配性更佳,很多战机都能携带。而且固体火箭发动机对发射姿态(俯仰、滚转、过载)要求低,甚至可以采取上仰投弹,像投篮一样在大仰角爬升中发射,然后载机迅速半滚下滑脱离,速度也够快,虽然比YJ-91慢,但也到了马赫数3,不比大多数中近程防空导弹慢,而且还有发射后不管的优势。遭到照射后,美机要么可以先打出1枚“哈姆”快速反击,先一步把萨姆6制导雷达车敲掉;要么至少也能迫使对方关机躲避,结果都是空中的萨姆6导弹失去照射信号变瞎子。

◎反辐射导弹提前“漫射”压制

还有一种更奢侈的打法,就是一旦进入高威胁空域,不管是否遭到照射,提前把一批“哈姆”导弹向着事先侦察确定的潜在辐射源位置打出去,即“先发射后锁定”的“预置模式”。导弹按预编程搜索-识别-分析-锁定-攻击,没有找到目标就自毁,这样比“防守反击”速度更快,载机更安全,当然结果是很烧钱。

◎电战机随行

在EA-6B或EA-18G面前,老式萨姆6开机必死。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南斯拉夫防空部队有22个萨姆6导弹连,采用机动、短暫/交替开机等战术,在北约近400枚“哈姆”导弹攻击下仅损失3部雷达,但结果是自己发射的477枚导弹也无一命中。相比之下,同期萨姆2和萨姆3导弹单位的损失高达66%-80%。

影片中所暴露出我军部分问题,其实根源就是:长期承担国土防空任务,没有出境需求,更没有对敌综合防空体系的压制需求。因此防御强,进攻弱;制空强,对地弱;本土强,境外弱;硬件强,情报弱。

武器装备的宣传大片

利用影视作品对武器装备进行包装宣传,原本是军事强国的习惯,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武器外贸出口不断增长,各大军工集团也逐步改变过去不重视宣传推广的习惯,抓住一切机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产品做广告。

《空天猎》正好赶上这场营销理念变革徐徐拉开的大幕,于是,兵器装备集团的各种轻型高机动车辆、单兵武器,都以外贸型的方式出现在片中。既是广告推介,又是对我军实际使用同类装备的一种掩护,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从片中这些地面装备表现看,非常出彩,如果单把后半部作战过程剪辑成5分钟的精选片段,用作公司的宣传片也不为过。这恐怕也是《空天猎》在落实军民融合发展理念方面,所作的非常良好的尝试和引领。其他后续拍摄的国产军事影片,估计会以此为示范、为模版,进一步润物细无声地加大对国产武器装备的宣传力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萨姆雷达导弹
找朋友
隐形飞机哪里躲
神奇的纸飞机(四)
穿越火线之巷战攻略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班上的“小雷达”
能分身的雷达
血液测试之后
发射导弹
蒙住雷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