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

2017-12-27 00:33邓世武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6期

邓世武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综合创伤急救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2月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选择综合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基本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宝贵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亦可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实际应用。

【关键词】综合创伤急救;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

1综合创伤急救的基本流程

1.1第一程序

患者受伤被送进医院后,必须第一时间送进急诊室中,进行相应的急救。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必要时别随意搬动患者,如果一定需要搬动的话,则搬动时要将患者稳妥固定于担架上,不可因搬动而增加患者的出血量与损伤程度导致二次伤害。搬动伤者的过程中必须得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肢体疼痛缺血等症状,发挥急诊室救治体系的作用,为伤者开辟绿色通道。

1.2第二程序

救治医师接触到伤病患者后,必须要即刻全面观察受伤患者的各项症状与基本生命体征,并马上给予对症治疗,假如需要则可即刻调动院内的各科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会诊,快速制定出适宜患者的急救方案。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昏迷,要即刻清理口腔与呼吸道中的残留异物,同时给予吸氧,务必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则要考虑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即刻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患者需要时即刻给药与补液;失血量太多的患者要即刻给予相应扩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止血和升压药物,以便将患者血压维持相对平稳,等患者各方面情况相对稳定后再将患者转进正常治疗程序中。

2建设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应对严重创伤的急救团队

2.1高、精、专的急救医疗团队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

急诊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扎实的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并能够积极运用当代最前端的创伤急救先进技术。院前急救能否取得比较好的成效,急救医务工作者的急救水平和质量对其有直接影响,正确诊断明确患者病情的时间越短,就越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急救时间,从而也就能大大的提升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成功率。因此,具备稳固扎实的创伤理论知识和相应技能,在急救救治现场能够临危不乱,沉着稳定的进行急救是急诊外科医务工作团队的必备条件之一。

2.2建立一个快速急救应急反应机制

要想建立一个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务团队的指挥在接到急救指令后,要迅速的与通讯部门、交通部门做好沟通和联系。其次,还需要与医院不同科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以能够在到达事故现场后及时的为创伤患者提供有力的初步治疗和伤情评估,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急救医务工作者的急救反应能力是衡量院前创伤救治的重要指标,对于那些伤势相对严重的创伤患者在伤后30min內进行相应急救,可以挽救19%-26%的患者生命,严重创伤后即刻死亡和初期死亡(伤后2-4h)在创伤的三个死亡峰段中所占相比重较大,因此稍微耽误片刻就会失去抢救最佳时机,因此能否在最佳抢救时机内对急救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由此可以体现出建立一体化的院前、院内急救机制能够大大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

2.3对伤情给予正确的评估

创伤评分是依照患者创伤后血液循环情况,呼吸的情况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运用数据的形式定量的对创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的一种简便方法。运用GCS进行评分有助于急诊外科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情况,主要被广泛的应用于颅脑创伤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在预测死亡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帮助。ISS评分,是检测创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工具之一。院前急救对于稳定创伤患者伤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的运用GCS和ISS进行伤情评估对医疗人员采用正确的治疗手段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外科严重创伤急救质量及成功率亦随之提高,但外科严重创伤临床救治的黄金宝贵一小时始终不变。急诊医学是交叉学科,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急救模式,确保患者病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对控制,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急救质量以及成功率。此次实验对照组选择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选择综合急救模式,包含第一程序中患者入院后的每个方面救治措施,第二程序的具体相应救治。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2.5%)高于对照组(72.5%)。

3总结

综上所述,选择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外科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亦可随之提高,值得临床广泛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