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

2017-12-27 10:14成继龙
考试周刊 2017年41期
关键词:话题理解沟通

成继龙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试图通过平等的主体、共鸣的话题、开放的情境、良好的沟通及深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有问”、“乐问”、“会问”、“再问”,以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践行新课改的理念。

关键词:主体;话题;情境;沟通;理解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是学生品质与能力的显露,它反映了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其思维的直觉、独立、批判、求异和概括的品质;体现了学生的洞察、辨析、类比、推广和抽象的能力。“问”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学实践证明,“问”已成为师生有效交流的重要载体,它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激情,能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能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探究。

一、 平等的主体,催生“问”之情

在人格层面上师生是平等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进入教学,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教师的“教学课”为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学习课”。这种缩短了师生之间“情感距离”的“学堂”上,催生出了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问”之情。这样的情境,同学们“敢问”,因为他们削除了胆怯和依赖的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同学不会耻笑,老师不会批评;这样的情境,能激励他们积极探索和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思维的潜能,逐步形成一种大胆果敢、质疑“敢问”的性格特征。

面对自己不了解或一时无法回答的“问”,可充分利用灵活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策略将“问”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为自己“解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从另一个角度讲,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也增大了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解问”的空间。

二、 共鸣的话题,拨动“问”之弦

话题是教学得以展开的切入点,是“有问”的基础。如果同学们对某一话题产生了共同的兴趣,找到了共鸣之处,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自主的思考,从而拨动“问”之弦。引起共鸣的话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挑战性,话题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能在认知目标达成和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解问”,并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2)适切性,话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且兼顾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3)真实性,话题是真实的,或是真实的提炼,能引发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伴随有观察、判断、选择等思维活动;(4)目标性,话题是受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引导的,或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存在的,应当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5)衍生性,话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同学们在“问”的基础上能产生“再问”,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在量变中达成质变。

共鸣的话题离不开我们教师的精心设计,在设计话题时,我们应着重思考:学生对这一话题感兴趣吗?怎样做他们才能感兴趣?他们会“问”吗?他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怎样做他们才会提出更多的“问”?……只有当我们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时,学生的“问”就会滔滔不绝。

三、 开放的情境,引发“问”之欲

一个相对开放的情境,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使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进而会有“问”的欲望和冲动。开放情境的创设有以下几个要求:(1)开放的情境要隐含着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内容,以诱发学生想“问”;(2)开放的情境源于丰富的背景资料,如果缺乏特定的背景资料,“问”只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背景资料可以是生活经验或者是特定的知识,可以是教师直接提供,也可以由同学们自主获取);(3)开放的情境赋予“问”某种不确定性,产生更多的生成性,使“问”内涵深刻,且能“问”中生“问”;(4)开放的情境受控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引,开放的情境就可能被随意地放大,“问”也就成了無的放矢。

开放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的巧妙预设,课前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情、学法,要在教材、学生、乡土的结合处,学生认知的起点和冲突处创设“问”的情境;课上通过情境的展播,使学生“学中问”、“问中学”;课后要以研究者的身份围绕着情境中“问”的实效性,展开教学反思。

四、 良好的沟通,铺设“问”之路

“问”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多向沟通,沟通越顺畅,越容易产生认知共振、思维同步和情感共鸣,“问”之路则越宽广。促进师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方法如下:(1)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在略高于学生水平的层面上,并尽可能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方面出发,激发学生的“问”;(2)教师要尽量给予所有学生对话的机会,尤其是要更多地与中等生及学困生对话,并注意捕捉他们在“问”中的闪光点,使他们“乐问”;(3)教师要善于求同存异,当学生中存在不同的观点时,教师要从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出发,引领“问”向纵深发展;(4)学生的“问”无论对与错,简单还是深刻,教师都要努力发掘其有效价值,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和评价。

要有良好的师生沟通,教师必须要善于倾听,只有认真倾听,我们才会明白学生知道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是如何想的。善于倾听的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因为只有敏感,在注意倾听时,才能捕捉到学生在多元互动中生成的“问”,才能引领他们建构高质量的“问”。

五、 深刻的理解,发掘“问”之源

知之深,才能感之切,只有当学生对话题有了深度的理解,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建构、思维的拓展及情感的培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会问”时,这时的“问”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实现学生对话题的深度理解,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如利用一些生活化、乡土化的情境、案例),诱发学生产生话题,并将话题引向深入;(2)可将话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话题,再依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由浅入深和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以便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话题的实质;(3)教师要抓住关键性的子话题,围绕着它与学生开展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的对话,以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4)教师要找准对话的最佳时机,当学生由无意向有意、抑制向兴奋、兴奋向升华转化时,就进入了深度理解的关键时刻;(5)教师要把握好对话的节奏,如果节奏过快,学生的思维之弦就会越绷越紧,对话也就容易成为学生的负担,“问”之源也行将枯竭。因此教师要做到张弛有度,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留下适当的空隙,让学生对话题有一定的思考之后再作出评判,以利“问”的生成。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潜心营造“问”的氛围,全力点燃“问”的火焰。“问”就会像彩带一样从课上延伸到课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真正实现了“要我问”到“我要问”的转化,造就出有创造力、发现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宏著.《基础教育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教学新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盛群力,马兰主译.《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现代教学理论与设计丛书》.浙江教育出版社.

[3]伍新春,康长运主编.《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译丛:合作学习》.北京师大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话题理解沟通
话题与主语研究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