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数学试题命题技巧

2017-12-27 02:50郑振养
考试周刊 2017年40期
关键词:试题命制核心素质数学试题

郑振养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试题的命题目的,需要考虑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好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试题的命题目的。命题者需要着重考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注意命题的针对性,提升试题的命题水平。

关键词:数学试题;核心素质;试题命制

对于一般初中模拟试题的命题,需要对中考试题有很好的认识,毕竟中考试题的命制是很多学术界前辈的杰作,从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命题者的深入研究,以学生的立场做命题者之事,这样就将无往而不胜。下来我们先看看中考命题的特点,再结合实际教学之经验,拟一套科学的命题方法。

一、 研究中考试题,为命制模拟试题打好基础

中考试题凝聚了命题专家的智慧,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这里面包含了深刻的基础知识与灵活多变的解题技巧,已经被公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试题。作为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命制模拟试题,中考试题的命题风格,试题的解答方法,试题的教学目的,以及未来发展之趋势,都可作为模拟试题的参考,甚至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都能作为命题者的一种思路,借鉴于中考试题,又不深陷于其中。

(一)中考试题的风格

纵观近十年的中考试题风格,越来越趋向于平和中求稳,又不断推陈出新。每一年的中考试题,看起来都变化不大,但是里面却又有细微变化。就是在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对能力方面有不断变化之要求,就是一个问题,既让你知道一隅,又能知道其他三隅,使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与结合性。这其实就是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功与灵活处理事物的能力,只有不断深入学习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灵活处理,才能应对复杂多样的中考试题。

(二) 中考试题的解答方法

中考试题作为最重要,最权威的考试试题,其解答方法都是灵活多变的,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模式。只有熟悉了中考试题的题型,并将其加工分类,不断总结题目解答方法,才能将问题最终解决。作为学生来说,不应只是跟着老师的步调解答问题,而是要自我探索与实践,就是不依赖于人,寻求自我的解决方法。解答方法的多样性也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能够举一反三。

(三) 中考试题的教学目的

对于中考试题,它的目的不光是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研究,更重要的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这是中考试题的教学目的,这是更深一层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乃是使人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中考试题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中考试题的发展过程中,试题会越来越趋向于灵活性,就是不再强调一个固定的解题模式与思维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机动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或许我们不够灵活,但是现实需要我们更加灵活与机动,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一格。如果我们不知灵活变通,那么将会失去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中考试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对我们的自身素质的考验。

二、 未来初中模拟试题的命制

从中考试题的命题里面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就是在未来的实际试题中,更加全面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在于对繁琐公式的考查,不在于使用蛮力,而重在启发心智,并且能够活学活用知识。现在我就结合中考试题的命题特点以及针对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特别制定出如下四条命题方案,来解決当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仅供参考。

(一)初中模拟试题题目不易过于笼统,要注重细节

就是在命制试题的时候,不要使试题过于笼统,让学生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因为数学试题一般都比较简明扼要,如果提出一个范围较广的题目,学生往往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最好就是要注意细节,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也是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让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所做之事,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观察细小事物的变化。

(二)注意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

在命制模拟试题的时候,要考虑到一点就是,学生的个人水平以及对于试题把握的能力都不一样,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张试卷上都能找到那个最本真的自己,这需要命题人的精心策划,就是平时要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天性,找出不同学生群体身上的共同特质,并且加以运用,就能命出比较理想的试题。对于模拟试题所设的题目不应过难,也不应过易,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有一句话叫做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掌握到了很深的知识,并且深入实际地调查,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系,才能命制出比较科学的试题。

(三)命题不在于繁琐,而在于突出新意

模拟试题的命制应该与中考试题一样,不在于繁琐的公式计算,而在于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能够顾及到学生的追求新意,而不是按部就班。这样的立意,乃是基于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为了繁杂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能力考查。命题的着重点在于思维能力上面,而不在于运算能力上面,不要舍本逐末了。现在看到一种现象,学生往往是为了一些复杂的公式运算而起早贪黑,确实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厌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于用巧而不是用力。

(四) 学会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数学学科的能力

一份理想的模拟试卷,在于对学生整体把握数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就是发挥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及把握整体的能力。这需要命题者对于试题整体的协调性以及思维阶梯式的把握。这不是简单的片段式的考查,而是整体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整体意识,认识整体重于局部的内涵。

总之,在模拟试题的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应当侧重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善于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且对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自如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命制出比较理想的模拟试题,使得学生的内在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为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义兵.美国的“21世纪技能”内涵解读—兼析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5).

[2] 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猜你喜欢
试题命制核心素质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试题从哪儿来
高考数学试题从哪儿来
高考数学试题从哪儿来
高考数学试题从哪儿来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居高临下不如用心其中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才核心素质剖析
加强试题实证意识 提高命制和解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