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我效能的策略研究

2017-12-27 02:42伍斌谭莹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自信心健康成长

伍斌+谭莹莹

【摘要】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核心是自信心的培养。自我效能理论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前提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目前,对于越来越多涌入城市就读的务工人员子女来说,由于其特殊性,普遍表现出不自信,自我效能感缺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外部强化、促进积极的内部养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發展。

【关键词】自我效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自信心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47-0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理论,即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估,其核心是自信心的培养。自我效能理论体现在学校教育中,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差不多的前提下,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自我效能感与成就行为是相互促进的,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对流动人口学生的教育上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对于越来越多涌入城市就读的流动人口学生来说,由于其特殊性,普遍表现出不自信,自我效能感缺失,尤其需要教师营造积极的外部强化、促进积极的内部养成,培养流动人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随风潜入夜——营造积极的外部强化

积极的外部强化,即提供有关信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学生的点滴进步得到了外部的强化,能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1.发现“闪光点”,实现优势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我们十分重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实现优势迁移。用“放大镜”给学生找优点,用“扩音器”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使其思想和行为得到积极的正面强化,使学生本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同时创设平台使他的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其他人认同和评价,进而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并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优势,实现优势的迁移。

2.基于“小步子”,获得成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学生的这种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提高自我效能最重要的途径。成功教育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动机得到满足和强化,就能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

对流动人口学生,要根据实际,通过低起点、低标准、小步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过努力就能体验到某一方面的成功,让成功的体验促进学习动力的产生。

二、润物细无声——促进积极的内部养成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而一切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产生变化的根本。内部养成即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对调节人的行为、提高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1.搭建“脚手架”,制订合适目标。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来影响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养成,关键是使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目标过高,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目标过低,又不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的热情。确立的目标比较切近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利于学生的自我强化。要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就得帮助学生设定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目标系统,明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为学生积极的评价自我提供标准。

针对流动人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一步步实现阶段性目标,逐渐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2.导入“正能量”,引导科学归因。

归因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及其后果的原因进行推断。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失败,在受到失败和挫折时,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全面的分析,而只是片面地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那就会使自己的自我学习效能减弱。积极的归因能使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判断,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消极的归因则会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

流动人口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把学业的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从而产生自卑感,一蹶不振,因此,在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做出原因分析、进行自我归因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因,导入正能量,多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和稳定因素,如能力,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把失败归结到外部原因和不稳定因素,如努力不足等,引导学生相信努力将会带来成功,消除自卑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在引导归因分析时,教师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和言语评价,提供给学生适度的帮助和指导,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流动人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平等、尊重为前提,以给予流动人口学生更多关爱为切入口,把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信心、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

[2]刘城.《青少年心理:社会动机与学习》

[3]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自信心健康成长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